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探析

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作为全球性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被很多人称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这足以说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已经成为一项不得不积极面对的任务了。环境污染大多来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企业应承担主要的环境责任,但传统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种末端治理的方式,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来取而代之。本文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探析企业如何能更好地管理环境成本。

一、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物的产品环境成本管理模式

传统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如图1)采用末端治理方式,即先污染后治理,大多数企业愿意采取这种管理模式,他们不愿在环境成本上花费太多,如果没有政府强制性的措施,他们不会主动去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因为企业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但他们考虑的只是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忽视了保护社会环境的责任。


这种传统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只考虑了生产环节的环境成本支出,而在其他环节都没有考虑环境成本。在产品设计阶段缺乏环保理念,在选取原材料时仅仅考虑使成本最低却没有考虑是否环保,在销售阶段缺乏环保方面的宣传和营销,对于产品最终废弃阶段所需的环境成本更是缺乏考虑。这种末端治理的方式并未改变其自身大量生产、消费和废弃的生产消费基础,它在原材料投入、生产、消费使用等产生环境负荷物质的源头阶段,并未控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给后期的废弃物处理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也没有实现环境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最优的双重目标。因此企业需要转变观念,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应把环境保护融入企业经营活动之中,从产品生命的全周期来管理环境成本,这对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只是一种风险,更是一种机会。

二、现代经济与环境协调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


与上述传统的模式相比较,现代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如图2)是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即从产品设计开始,直至最终废弃物处理阶段,对每个阶段的环境成本都予以仔细研究并使其达到最小化,采取的是主动性政策,它是全面、系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模式,立足于各个阶段的环境保护,把环境负荷尽可能地消灭至它的产生环节,属于事前控制,从长远角度考虑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下面按产品生命周期分五个阶段来阐述如何对环境成本进行管理。

第一,在产品设计阶段,以生态设计为导向。所谓生态设计是指利用生态学思想,在产品开发阶段综合考虑与产品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将保护环境、人类健康和安全意识有机地融入其中的设计方法。它是以预防环境污染为主,在源头就把环境污染降到最低,使设计出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只有微小污染,并使其零部件的材料能最大限度地再利用,尽量使资源消耗达到最小化,减少产品在使用中对环境的污染影响。

第二,在选择原材料时,在兼顾经济利益的同时尽量选用环保材料,并应遵循环境原则、质量原则和效益原则。所谓环境原则是指选用的材料应能降低资源消耗和能耗,减少“三废”排放,并尽可能高的再循环利用等;所谓质量原则就是指选用的材料应能满足生产使用性能和质量要求;所谓效益原则是指费用投入最小而利润最大。根据以上三个原则选择材料,能够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这一目标。

第三,在生产阶段,采用清洁生产的方式,联合国工业与环境规划中心在1989年首次对清洁生产作出定义: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这种生产采用既可满足人们需要,又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方法和措施,将废料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第四,在销售阶段,采取绿色销售的手段,对产品进行绿色宣传,倡导消费者尽量使用环保产品,并在产品运输过程中合理安排运输工具及路线,使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降到最小,从而可以树立绿色企业形象,强化员工的环保意识,为企业本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在回收利用阶段,虽产品已销售出去,但并不意味着它与企业已无关系,在销售时企业最好与消费者达成协议,对于可以回收继续使用的产品,企业以低价回收,并通过加工进而继续利用,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的处理,也应该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适当方式对其处置,尽量避免使其产生严重污染。

最终,产品各个阶段的环境成本都因采用现代的环境管理模式而得到优化,企业的环境成本总和也降到了最低,企业通过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管理谋求环保效果和效益最优化,提高了企业绿色形象的知名度,强化了公司员工的环保意识,与其他的管理手段结合起来,将有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进而达到企业和社会共同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应用现代环境成本管理模式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优化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既符合社会的环境要求,也使企业的环境成本支出达到最小化,使企业降低了很多重复的不必要的环境成本支出,这样就使得社会和企业都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实现了协调统一。

(二)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双重目标的实现

企业如果按照传统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发展,势必会与社会环境效益产生冲突和矛盾。企业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全然不顾对环境的污染,从短期来看企业也许会有一定的获利,但长远来看,企业污染环境却不保护环境,定会遭到环境的报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环境一经破坏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来修复的,且不会完全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早该被抛弃。所以企业如果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管理环境成本,在源头就注重对环境的保护,避免环境的污染,把污染尽可能地消灭在摇篮中,那么不仅对于企业长远的发展有很大好处,而且兼顾了社会环境效益的实现,从而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双重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历时十三天的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但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至少让更多的人去重视、关注和思考这个与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并且迟早会有个满意的解决方案出台。世界标准委员会颁布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各国企业在成本核算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强调将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企业必须承担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全部环境责任,相关的环境成本支出势必大幅增加。运用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可有效管理各个阶段的环境成本。同时,企业增加高科技和绿色产品的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终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用现代的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管理适应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