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中的运用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不确定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取的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甚至丧失偿债能力和股利支付能力的可能性。财务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企业资金支付能力下降、生产秩序紊乱、销售数量下降、利润额下降、资金周转困难,轻则影响企业发展,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则资金链中断,危及企业生存。因此,企业的管理者、所有者、债权人等各方均需要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由于现金流量表能说明企业从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中获得的现金数量,而现金又恰恰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几乎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与现金有关,企业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无利润甚至亏损,但不能没有现金,如果企业没有现金,将无法持续经营。日本著名八佰伴企业集团一夜之间的倒闭,究其原因就在于资金周转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借助现金流量表来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包括经营风险、融资风险和投资风险。

一、经营风险分析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方式的改变或经营决策的失误等所产生的风险。可以利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来分析企业的经营风险。

(一)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零

一般来说,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零,说明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比较强,具有“自我造血”的功能,有竞争实力。但不能因为大于零而忽视其潜在的风险,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企业的经营风险。

1.净现金流量大于零的程度。如果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零的程度很小,只能部分或几乎不能补偿当期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等非付现成本,则企业就难以抽出长期资金进行投资,难以得到战略上的发展,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零的现象就可能难以长期持续下去。

2.当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现金流入量。在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时,包括了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及前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和本期预收的款项。如果企业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少,而收到的前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现金较多,说明企业信用政策比较宽松,应收账款较多。如果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慢、回收时间长,甚至长期不能回收、大量拖欠,就会出现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一旦应收账款成为坏账,企业的收入就不能实现,反而成为损失。在具体分析时,可以借助于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比率指标。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反映企业在收付实现制下当期销售收入的资金回笼情况。如果该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账面上的收入得不到现金的支持,应收账款挂账较多,产生坏账损失的风险较高。

3.收到的税费返还。在现金流量表中,本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消费税、关税和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各种税费,体现企业在税收方面因政策优惠所获得的已缴税金的回流金额。该回流金额可能导致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零。在分析企业经营风险时,应关注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在未来可持续的时间和享受税收优惠的税收项目。如果本期税费返还金额较大,而该返还项目时间较短,甚至只是当期有返还,将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就可能小于零。

4.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本项目反映的是企业收到的罚款收入、经营租赁租金收入等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这些现金收入往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数额较大,在进行经营风险分析时,应予以剔除,再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否大于零。

(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于零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于零时,表明企业“收支平衡”。虽然没有亏损,但长期下去,既没有现金能够补偿非付现成本,又没有现金用于能够增加未来收益的长期投资。当企业简单再生产条件不再具备,需要对陈旧设备、落后生产线等进行改造时,会因无现金而无法维持简单再生产。此时,如果不能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资金困难,企业将无法继续生存。

(三)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小于零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小于零时,企业不仅不能长期发展,甚至短期内的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企业必须通过再融资或挤占本应投资的长期资金来满足流动资金的需求。企业如果自身资金积累消耗殆尽,又不能从外部筹集到资金,则将陷入财务危机。如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354.75万元,公司六届二十三次临时董事会便通过了“变更10 480万元募资投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时,公司初步预测2009年度净利润减少50%以上。

二、融资风险分析

企业融资渠道分为借入资金和所有者投资。依靠借入资金融资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在债务到期时能否及时还本付息,该风险可借助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依靠所有者投资融资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支付的股利或利润低,不能满足投资者预期收益,将来筹资面临困难,该风险可以借助支付能力进行分析。
(一)偿债能力

负债经营能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收益,增厚利润,但如果债务到期而没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就会产生融资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因此,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1.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当企业处于初创、成长阶段,或者企业遇到经营危机时,需要通过外部筹资来满足资金需求。因此,企业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一般会大于零。但并非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大于零就没有风险,这要看企业的筹资活动是否已经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是企业管理层以扩大投资和经营活动为目标的主动筹资行为,还是企业因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失控而不得已的筹资行为,如果是后者,那就有可能面临到期不能偿还本息的风险。

当然,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也有小于零的情况,主要是企业在本会计期间集中发生偿还债务、支付筹资费用、进行利润分配、偿还利息等业务所致。此时,需要分析企业在发生这些业务后,是否还有足够的现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是否能筹集到新的资金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如没有足够的现金又不能筹集到足够的现金,企业将面临经营风险,也将面临到期不能偿还剩余债务的风险。

2.现金比率。用企业期末的现金总额与企业的流动负债之比,来判断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由于流动负债期限不超过一年,很快就需要用现金来偿还,如果企业没有一定量的现金储备,在债务到期时就容易出现不能如期偿还的风险。一般说来,现金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则越低。通过分析,一般认为,现金比率低于30%,是企业偿债风险的预警信号,这时需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但在具体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时,还要看企业是否有人为操纵现金比率的行为。比如,有些企业在临近期末时临时借入短期借款,编制报表后就归还,就可以提高现金比率,但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并未消除。

例1,某公司2009年底货币资金为250万元,流动负债为1 000万元,现金比率为0.25 ,存在明显的偿债风险。如果公司为了提高现金比率,在期末临时借款100万元,货币资金和流动负债同时增加100万元,则现金比率为0.32,超过了偿债风险的预警信号。

3.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对于长期负债,一般是到期还本分期付息。因此,在分析企业借款融资风险时,有必要分析企业支付当期利息的能力。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现金利息支出,该指标正是反映企业用当期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支付当期利息的能力。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对利息偿付的保障程度越高,风险越低。

(二)支付能力

支付能力是指企业支付投资者股利或利润的能力,可以利用以下指标进行分析。

1.现金股利支付率或利润分配率。现金股利支付率(或利润分配率) = 现金股利或分配的利润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这一比率反映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现金股利(或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之间的关系,能体现支付股利的现金来源及其可靠程度。比率越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越强。

例2,甲公司2008年实现净利润100 000元,经营现金净流量6 250元,本期支付投资者利润25 000元,虽仅占净利润的25%(25 000 / 100 000),但却是经营现金净流量的4倍(25 000/6 250)。可见,经营活动提供的现金不足以支付投资者的利润,需要举债以支付利润分配额,满足投资者的收益目标,说明企业对投资者投资资金利用效果差。继续下去,将没有分配利润的实力,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收益目标,不但面临筹资困难的风险,还将面临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

2.每股现金流量。一般的投资者比较关注每股收益。但如果每股收益很高,却缺乏现金,企业将无法分配现金股利。因此,有必要分析企业的每股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说明每股股份可支配的现金流量越大,普通股股东获得现金股利回报的可能性越大,企业支付能力越强,反之,则会形成支付风险。

三、投资风险分析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在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投资风险时,主要分析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

(一)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或等于零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或等于零,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企业投资收益显著,尤其是短期投资回报收现能力较强;二是企业因为收益下滑,资金紧张,又难以从外部筹资,而不得不处置一些长期资产,以补偿日常经营活动的现金需求。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则应进一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看是否会在以后期间演化为财务危机。

(二)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小于零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小于零的情况也存在两种结论:一是企业投资收益较差,投资没有取得经济效益,并导致现金的净流出;二是企业可能当期有较大的对外投资,因为大额投资一般会形成长期资产,并影响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能力。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则应进一步分析企业投资的具体时间、项目等,如是投资初期,还没有产生收益,也就无所谓。如果投资已完成正处于收获期,但收益很低;或者是投资项目不佳,在当前环境下不能较好地带来收益,则投资可能遭受损失,甚至形成财务危机。
可见,企业只有具备充足的现金流量,才能够支撑企业的利润和收入,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才能满足投资者的收益目标。因此,人们应充分利用现金流量表去分析企业的现金状况,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 姚瑶.浅议运用现金流量信息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J].商业会计,2009(10).

[2] 郑海霞,陈文超.浅谈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DB/OL].论文天下论文网.

[3] 程德兴,马保童.论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02).

[4] 赵军红.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危害及早期信号[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6).

[5] 袁淳,吕兆德.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