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选择谁作为会计主管
某公司欲招聘一名会计主管,月薪3 000元,其中有甲、乙、丙、丁四人来应聘,招聘考试题及四人答卷如下:请你根据甲、乙、丙、丁四人的答卷情况,选出你心目中的这名会计主管,并对其答卷进行简明扼要的点评。
A公司于2008年8月16日销售一批产品给B公司,收入100万元,成本7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A公司于2008年12月31日按10%的比例计提了10万元的坏账准备,A公司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率为25%,并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公积金。问在不考虑增值税与其他业务的情况下,A公司2008年末的未分配利润是多少?(要求写出详细的会计处理过程)
甲的会计处理:
(1)借:应收账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2)借:主营业务成本 70
贷:库存商品70
(3)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贷:坏账准备10
(4)利润总额=100-70-10=20
(5)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发生)
(6)应纳税所得额=20 10=30
(7)应交所得税=30×25%=7.5
(8)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发生额=10×25%=2.5
(9)所得税费用=7.5-2.5=5
(10)借:所得税费用5
递延所得税资产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5
(11)净利润=20-5=15
(12)盈余公积=15×10%=1.5
(13)未分配利润=15-1.5=13.5
乙的会计处理:
(1)借:应收账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2)借:主营业务成本70
贷:库存商品 70
(3)借:资产减值损失10
贷:坏账准备 10
(4)利润总额=100-70-10=20
(5)应纳税所得额=20
(6)应交所得税=20×25%=5
(7)所得税费用=5
(8)借:所得税费用 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
(9)净利润=20-5=15
(10)盈余公积=15×10%=1.5
(11)未分配利润=15-1.5=13.5
丙的会计处理:
(1)借:应收账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2)借:主营业务成本70
贷:库存商品 70
(3)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贷:坏账准备 10
(4)利润总额=100-70-10=20
(5)永久性差异=10(加差)
(6)应纳税所得额=20 10=30
(7)应交所得税=30×25%=7.5
(8)所得税费用=7.5
(9)借:所得税费用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5
(10)净利润=20-7.5=12.5
(11)盈余公积=12.5×10%=1.25
(12)未分配利润=12.5-1.25=11.25
丁的会计处理:
(1)借:应收账款 100
贷:营业收入100
(2)借:营业成本70
贷:库存商品 70
(3)借:管理费用10
贷:坏账准备10
(4)利润总额=100-70-10=20
(5)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5(发生)
(6)应纳税所得额=20 9.5=29.5
(7)应交所得税=29.5×25%=7.375
(8)递延税款借方发生额=9.5×25%=2.375
(9)所得税=7.375-2.375=5
(10)借:所得税 5
递延税款2.375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7.375
(11)净利润=20-5=15
(12)盈余公积=15×10%=1.5
(13)未分配利润=15-1.5=13.5
试卷点评:
从甲应聘者的答卷情况来看,甲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所学知识比较全面,对关键问题的处理恰到好处,其答题结果完全正确。甲在此应聘中脱颖而出,被该公司应聘为会计主管。
乙应聘者答卷的错误点是:误把利润总额当应纳税所得额使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没有作相应的纳税调整。
丙应聘者答卷的错误之处是分不清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误把暂时性差异作为永久性差异处理。
丁应聘者答卷的错误有三处:一是误将会计报表项目(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当作会计科目使用;二是原会计制度与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相互混淆;三是不了解新旧税法有关规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