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速公路收费会计核算制度
一、高速公路收费建立会计核算制度的意义
高速公路企业是加强高速公路管理改革的主体,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高速路收费经营为主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高速公路的会计核算是对整个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的过程,是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进行内部管理和调节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机制,在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的作用,因此,有效的建立高速公路收费的会计核算制度,是高速公路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高速公路收费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高速公路收费会计核算制度的建设发展较慢,有的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下高速公路发展的发展要求。例如,江西省高速公路是属于自主收支的单位,到目前为止已有10多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不少的管理和运营经验,总体说来,他们也有比较规范的高速公路收费会计核算制度,基本的高速公路收费会计核算制度管理都有章可循。
然而,随着这些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大多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原有的收费会计核算制度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制度中不少内容显得非常的陈旧,规划和设计也不够全面,操作性不强,甚至有不少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之间还缺乏有效的财务控制措施,更谈不少收费会计的核算制度建设了。
(二)高速公路收费会计核算制度的认知观念比较淡薄。由于我国很多省份和地方的省高速公路的养路费用已纳入预算的范畴,有的管理者觉得,一般情况只要在管理中经营好养护支出不超出之前的预算就已经可以了,不需要在管理上再增加所谓的会计核算制度,认为是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在有的高速公路管理处,一些管理者却认为,高速公路收费的会计核算制度,应有会计人员或会计管理部门进行开展,与一般的部门没有关系。
(三)高速公路收费会计核算制度在监管上力度不足。据调查,我国大多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基本能建立一系列有关会计业务的制度,也各有特色,然后,我们也发现,他们大多是自主制定制度,往往不按照有关规定来实施,监管上缺乏力度,会计核算制度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却缺乏实际的操作,形同虚设。
(四)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性格、气质、能力等要素的综合,就高速公路的会计工作人员来讲,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政策水平和和职业素质。我国有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建立比较早,最早的有1988年建立的。由于在早期建立企业的时候,工作人员的组成非常复杂,很多工作人员往往是半路出身,是是从其他的行业转过来的,而真正熟悉会计知识的人就更加稀缺,让不懂专业的人从事专业要求甚高的工种,这是违背了工作的基本宗旨,严重制约了高速公路收费会计核算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会计核算制度度创新路上的难题。
▲▲三、完善高速公路收费会计核算制度的建议
(一).建立长期执行的规章制度。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建立长期执行的规章制度,将有助于他们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建立长期执行的规章制度,加强会计核算制度建设,不能说就是一直不变,而是要坚持制度管理的长期化,而随着经营活动的发展变化,会计核算过程就要一定要做相应的改变,并要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结合单位自身特点,根据情况采取变化措施。
(二)要建立开拓创新的思路。高速公路收费的会计核算,本身也要求建立在效率和效益的基础上,不能简单的强调收支不超出预算即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敢于突破的创新思维,根据情况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管理升级的超前思路,要结合经营的实际,进行绩效评估,通过有效的高速公路收费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建设,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到至极。
(三)要提升企业的执行力。高速公路企业发展的好与坏,与该企业的执行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凡是效益较高的高速公路企业,他们不一定是在战略上花费更多时间和努力,但无一例外都表现出相当好的执行力。在高速公路收费的会计核算制度的执行上,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务必要克服以往重视非经常性发生的事务,加强责任管理和制度管理,借助外力来加强监管之力。
(四)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随着高速公路经营业的不断发展,先进管理理念的应用,对高速公路的会计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会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提高会计人才是事关高速公路收费发展的战略性工作。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应充分调度各种因素,充分发挥会计工作人员的作用,制定经营管理目标,设置年度考核体制,还要加强专门性的培训和培养,包括业务技能培养,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体系构建等等。
参考文献:
[1]洪俊中.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会计处理之我见.《财经界(学术版)》,2009;10
[2]贾元华,崔士伟,刘新建.关于贷款修建高速公路收费方案的研究.《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3
[3]胡骥,蒲之艳.收费道路最优费率制定研究.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4]宋翔.公路建设发展中BOT模式及特许经营问题与政府职能分析.长安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