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加强公用业务费管理的实践

上海市青浦区会计学会第六课题组

近年来,我区针对镇(街道)、区行政事业单位公用业务费(特指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改善政府形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改事项,建立健全制度,使全区的公用业务费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一、整改前公用业务费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控制不严格,开支数较大。各镇(街道)、区行政机关对公用业务费支出控制不严,年初无计划,年中开支比较随意,年底公用业务费总额较大。有的将公用业务费转嫁给基层及基他单位,有的多头报支,有的甚至在区财政下拨的专项经费及其他经费中列史。
(二)标准不明确,核算不统一。在业务招待费上,有的只把餐费纳入核算;对招待所用的食品、香烟、水果等费用,有的单位纳入业务招待费核算,有的单位则没有纳入而另行核算。在会务费上,对部分小型会议所发生的食品、香烟、水果等费用是否纳入公用业务费核算,单位有各自的标准,有的纳入办公经费,有的纳入公用业务费。在外出考察费上,各单位组织职工外出旅游费用、差旅费等是否纳入考察费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在会计核算上,对发生的公用业务费没有统一纳入有关会计核算科目,有的将招待费支出全部列入会务费科目,有的将公用业务费直接在职工福利费、其他、其他业务费等科目中列支。
(三)审批不规范,监督不得力。部分单位没有实行一支笔审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其他领导等都可审批。原始凭证要素不全、名目不清,有的发票上没有写清具体的时间、用途,有的发票上签字手续不全,有的根本无人审批和监督。报支的时间没有具体的限制,有的发票隔几个月才报销,有的在饭店签单,到年底才统一结算报账。由于各单位对公用业务费开支的监督不严,造成许多不合理的开支蒙混过关。

二、加强公用业务费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健全监管机构,落实分级管理。区政府成立了由财政局、审计局和监察委组成的公用业务费监督管理联席会议,负责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公用业务费的限额核定和全区公用业务费使用的监督。各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公用业务费的管理机构,负责对本镇(街道)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公用业务费使用的限额核定和监督。同时,要求区级机关和各镇(街道)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公用业务费的管理使用情况负责,确保制度落实。
(二)明确范围内容,控制支出总量。区财政局明确:加强公用业务费管理的重点是镇(街道)、区级机关及所属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内容主要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赞三项。同时,2005年区联席会议对各单位公用业务费的支出实行总量控制;对各镇(街道)的公用业务费以2004年为基数,2005年要求降低10%;区行政机关以2004年自查数与决掉较高数为基数,按照连续三年每年下降不低于10%的总要求,由各预算单位编制支出预算,说明资金来源,用途用量和开支计算标准。报区联席会议审核,由区联席会议审定各单位年度公用业务费控制总额。各镇(街道)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合理核定本镇(街道)机关及所属单位的年度控制总额。年度控制总额一经确定,一般不予调整,各单位必须严格在控制总额的范围内开支,不得超支。
(三)严格报支程序,规范核算行为。区财政局明确:公用业务费支出必须实行一支笔审批,报支时限定在费用发生之曰起两周内,由经办人签署理由,经分管领导签字后,才可报销,不得签单(记账)和集中结算。同时,统一了公用业务费的会计核算口径,重申:公用业务费报支必须纳入相对应的“公用支出”日级科目核算。各镇(街道)的公用业务费开支纳入各镇(街道)单独设立的公用业务费专户进行核算,统一实行“阳光列支”,不得将“三项赞用”在其他科目中核算,严禁将本机关发生的“三项费用”转嫁到下属单位。
(四)强化监督制约,落实保障措施。为了确保公用业务费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建立了公用业务费开支情况定期申报和实行公开制度,要求各单位定期编制公用业务费开支报表,每季以一定方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各主管部门每半年将本部门及所属单位公用业务费的实际使用情况上报给联席会议,接受联席会议的监督。与此同时,由区监委牵头,财政、审计等有关职能部门不定期进行抽壹、抽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年底,区联席会议组织人员开展公用业务费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对执行不力、违反规定开支和严重超支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三、取得的初步效果

(一)强化了节俭意识。促进了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通过加强公用业务费管理,实行总量控制,提高了各单位在公用业务费开支过程中的节俭意识和自律意识。例如:单位有食堂的,公务接待原则上在食堂安排;召开会议力求精简高效,减少不必要的场租费用和食宿开支。我区区级机关事业单位2005年的“三项费用”开支通过严格控制总量,比2004年减少540万元,节减率达到了11.1%。
(二)规范了报支行为,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通过严格报支程序,从根本上杜绝了原存在的记账签单、集中结算以及多头报支、转嫁基层单位等不规范行为。同时。通过统一账户设置,强化了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保证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
(三)堵塞了管理漏洞,促进了政府的廉政建设。通过强化对公用业务费开支的监管,从源头上堵塞了漏洞,有效地避免了各种违规违法行为。同时,在各镇(街道)、区行政机关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加强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开支行为,进一步推动了政府的廉政建设,树立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提高了政府机关在群众中的威信。

四、进一步规范公用业务费管理的设想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为了建立公用业务费管理的长效机制,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思想认识。一是要引起各镇(街道)、区行政机关主要领导人对加强公用业务费管理工作的足够重视。二是要加强群众对各单位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三是要定期组织各单位经办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
(二)不断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公用业务费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实行跟踪监管。要善于发现问题、拓展新思路,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三)切实强化监督制约,确保制度落实。今后我区公用业务费管理的重点是“严格落实总量控制,规范开支行为”。为此,区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作,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合力;要在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区监委牵头,组缎财政、审计等有关职能部门,每季度开展公用业务费专项检查。每年还要组织突击性检查,特别要动态监控公用业务费发生数额较大的单位。对违反规定开支和严重超支的单位、要严厉批评并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各执行单位也要经常性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以确保各项制度的真正落实。

上海市青浦区会计学会第六课题组成员:许泉根、龚文荣、杨晓华、庄爱军、王正界。执笔:杨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