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于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讲了医院会计制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谈了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医院 会计制度 问题 改革
一、医院会计制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现行会计制度没有突出医院的经济特性
我国公立卫生机构是非营利性单位,医院在任何时候都不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而是在注重社会整体效益的同时做到保本微利,维持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由国家投入资金。医院资金由预算资金和经营资金共同构成。前者为国家对医院低于成本收费的政策性补偿和主要固定资产的投入,后者为医院药品经营、制剂生产和其他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自有资金。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会计作为事业单位会计势必列入预算会计的范畴,其核算也必然要遵循事业单位相关的会计准则。但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式下,医院的资金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医院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要通过交换取得各种资源并进行成本核算。我国社会主义医院尽管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期望以最小成本来换取最大社会效益。这些活动又与企业活动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应看到,医院的收入高低很大程度是受到政府的价格控制,没有实行市场竞争和市场调节。医院获得政府的财政投入不是资本投入,政府对医院本身没有经济利益的期望,而是支持医院的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况且医院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获收入与所付支出配比产生的结果,亦往往和投入医院的资源不成比例,或高或低,时起时伏。所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改革医院会计制度时,既不能完全以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依据,也不能完全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准绳,而必须充分考虑医院的经济特性,以适应医院管理的需要。
(二)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问题
固定资产的拨付性,决定了医院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管理核算体制。为解决固定资产的更新与维护费用,除国家专款补助外,还在支出中按医疗收入、药品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一般修购基金。“一般修购费”按业务收入多少来提,多收多提,少收少提,根本没有考虑没备的价值和使用年限等因素,导致这部分固定资产的损耗没有得到真实反映,所提修购费并不等于实际消耗,从而影响了成本的真实性原则。对大型设备(万元以上的单台件设备)则按其原值提取一定比例的大型设备更新维护基金,其主要用途相当于折旧,但并不是按全部固定资产来计提,并且由于各项设备使用年限等因素不同,而规定一个比例计提更新维护基金欠科学。
(三)管理费用处理上的问题
管理费用全数分配到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和制剂支出的二级明细科目,与原来二级科目的直接支出数加在一起,形成各部门的业务支出数后填入月报表“业务收支明细表”。从这分配后的业务支出总数中,就看不清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了。直接费用是指能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和制剂支出科目的费用。如这些部门的人员工资、卫生材料、药品消耗等等。间接费用是指不能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和制剂支出,而需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这些业务支出科目间进行分配。管理费用是医院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用于行政、后勤部门为管理和组织业务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全院共同性开支的费用,是间接费用。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有助于考察和分析医院的管理水平。一股说来,管理水平越高:在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和制剂支出中,间接费用的比重越低。分清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能使每月的费用支出核算资料具有可比性;通过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升降率的比较,有助于考察分析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的费用或成本的支出情况,对医院加强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增收节支,寻求降低费用或成本的途径有重要意义。我通过对几家医院核算资料的分析,发现分配到二级明细科目的管理费用数较小,对成本或费用支出影响不大,对成本或费用的考察分析意义也不大,所以管理费用分配没有必要细分到二级明细科目。
二、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设想
(一)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医院的固定资产,无论从什么渠道形成,都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管理势在必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象企业那样建立一套内在的、有制约力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制度。
第一,在新的形势下,应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实物形态,不重视货币形态的管理意识,认真搞好清产核资及年度产权登记。产权登记工作是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以货币计量配合实物进行的一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这项工作要以年度为期限每年进行登记变更,年与年之间货币实物数字都有一定的内在的衔接关系。如果不重视货币管理,这项工作就无法进行,因此要做好清产核资、产权登记工作,管理者既有重视实物管理,又要重视货币管理。
第二,重视加强财务管理,建立一套严密有效、制约力强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好固定资产管理,财务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关键的一环。首先,财务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其次,要切实做好固定资产从购置报销、登记入帐、使用盘点全过程的监督核算。单位无论使用什么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在报销列支的同时都应同时记入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帐户,在上述基础上,要建立一套固定资产明细卡片,内容包括:名称、型号、价格、购置时间、资金渠道、使用部门及使用人等内容,定期与固定资产总帐核对,并与使用部门及使用人核对盘点并签字,以防流失。
第三,建立定期财产清查、盘点制度,确保固定资产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帐卡相符。财务部门应指定专人定期与物资管理部门进行清查、核对,确保固定资产实物形态与货币形态经常保持一致,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二)增加无形资产的核算
作为一种资产,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有共同点,其共同点表现在它们都是医院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都能在较长时期内为医院提供某种权力和额外的经济利益;它们都能够长期使用,都存在价值如何转移的问题。
无形资产的计价、摊销和减值是无形资产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如若处理不妥,会影响无形资产核算的质量,因此在进行无形资产核算之前,要搞清无形资产的计价、摊销和减值。
无形资产的计价。无形资产计价没有统一标准,只能根据各类无形资产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应按以下几种计价: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成本计价,即以购买行为发生时支付的全部费用总和作为取得该项资产的实际成本。自创的无形资产按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数计价。接受捐赠取得的无形资产按评估确认的价值计价。
无形资产的摊销。确定了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后,无形资产摊销的主要问题就是有效期限的确定。在确定有效期限时,应考虑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法律或合同条款所规定的最长有效年限、同业竞争和其它各种影响因素。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采用直线法。
无形资产的减值。医院应定期审查无形资产估计的有效期限是否恰当,以保证帐实相符。当帐实不符时,可适当地调整有效期限及每期的摊销额。如果无形资产的价值大部分己丧失,或持续地贬值,可将其损失归由当期。为了总括地核算无形资产的价值及其摊销情况,应设置“无形资产”总帐科目。该科目的借方登记取得的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对外投资转出无形资产的价值、转让无形资产的价值;借方余额表示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
(三)提取医院坏帐准备金
坏帐损失的处理方法不外乎直接核销法和备抵法两种。坏帐损失由于它的不可预期性和不均衡性,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帐中,势必导致当期业务收支结余的锐减。根据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医院在坏帐损失实际发生前即按一定方法计入各期损益帐中。因此,一般医院对坏帐损失的处理还是采用备抵法为宜。考虑到备抵法的帐务处理相对要麻烦一点,如果坏帐损失的发生次数和金额均较少,也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采用直接核销法。


参考文献:
[1]余进.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下的医院内部审计[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8/02 ,23-25
[2]宋丙午.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探讨[J].内蒙古统计,2008/02,34-37
[3]张聪.医院会计核算的几点建议[J].科技经济市场,2007/1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