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安全观的建设
摘要: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恶化了我国企业的财务危机。财务危机是指企业财务活动处于失控状态或遭受严重挫折的危险与紧急状态,是企业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实质性削弱,企业趋于破产等困难处境的总称,是企业财务失衡,紧张和恶化的外在表现。由于财务危机本身存在一个由潜伏到发展到恶化以至最终爆发的阶段性特征,是一个动态过程。鉴于此,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预先防范财务危机,诊断、预测危机并有效处理财务危机的管理系统,以帮助企业避开和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危,这就是财务安全观。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安全观;财务危机
一个完善的企业财务安全管理机制,是成功企业的重要标志。只有企业掌握并灵活运用危机管理这一有力武器,加强对其内外环境的检测和研究,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对外适应能力,才能防范危机,预测危机,应付出现的危机并摆脱困境。但是在近年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产能过剩、竞争压力加剧、宏观调控及供需情况变化,使部分行业利润出现明显回落。同时全球行的金融危机也使我国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恶化。2008年年10月份我国工业企业亏损额及亏损面均创16年以来的新高。从上市公司方面来看,2008年下半年以来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已经连续5个季度出现下滑。从2009年第1季度国内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全年业绩难以出现太大改观。
1 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安全观的建立机制
我们认为,潜在的风险因素在不加以控制和管理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财务危机。因此在企业正常营运阶段对财务危机的防范就是要树立财务安全的意识。通过充分而周到的安全防范措施减少隐患,减少发生财务安全事件直接导致财务危机的机会。企业财务危机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和逐步发展的过程,而且其财务危机是有程度之分的,存在一个阶段性的特征。在企业正常运营阶段,财务状况良好,财务危机的特征基本不明显,甚至不会为人们所留意,也不会引起管理当局的充分重视。然而,事实上如果能够在财务危机征兆出现之前就对建立财务安全观加以防范和管理,未雨绸缪,财务危机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才能降到最低,管理当局才能最有效并最大程度的维护企业的利益和价值。
2 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安全观的建立措施
2.1 防止过度负债
负债筹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又能引发筹资风险。对企业来说,采用负债经营必须衡量由其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损失,既要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又要防范由于负债带来的财务危机。引发的财务危机主要体现在负债比例过高和负债结构不合理两个方面。负债比例过高,负债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并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负债结构不合理导致负债到期日过份集中、长短负债结构比例失调、出现不能按时偿还本息、利息负担过重甚至出现集中清偿给企业造成巨财务压力的情况。在企业财务安全观的建设中,我们认为,在当前情况下,企业为了防范财务危机必须采取适当措施,降低资产负债率。一般,降低负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第一,实行债转股。即债权转股权,是指将公司原有的债务转化为公司债权人对公司的投资。第二,进行债务重组,将公司债务以多种形式通过重组得以抵减或者偿还。第三,增加资本金并要求以现金投入。企业出资者出资额未投足者应尽快投入企业。这种措施可以直接增加其偿债能力。第四,借新债还旧债。当企业的财务信用良好时,企业若是暂时不能偿还到期债务,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举借新债偿还旧债,尤其是遇到利率下降时举新债还旧债,还可以相应的减轻企业的利息支出,从而减轻部分债务负担。
2.2 保持良好的财务信用
财务信用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理财的重要条件。良好的财务信用对企业筹资、信用结算、产品销售、原材料购进等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强企业的潜在筹资能力。反之,财务信用的缺失致使企业正常的经济运行受阻,长此以往将酿成信用危机,因此,要降低财务危机爆发的风险,必须关注信用,保持良好的财务信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与银行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我们知道,当前金融危机下,企业需要不时地向银行借款。当然,人们无法预测这些计划外借款的确切时间和数量。实际上,银行愿意向“不缺钱”的企业贷款。因此,同银行保持良好的信誉关系是明智的。当企业不需要借钱时,应当让银行了解自己的财务情况和现金流预测,以为自己今后的借款建立基础。一旦真正需要借款,便有可能按正常的条件借到所需数量的款项。企业与银行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企业信誉好,融资渠道比较畅通,即使发生暂时的财务困难,也可以争取银行的谅解,渡过难关;如果企业信誉差,与银行关系恶劣,融资渠道不畅,支付能力不高,就容易引发财务危机。
2.3 抓好企业日常管理
企业财务危机的爆发一般都直接伴随偿付困难等危机,但是,导致偿付困难、财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却是经营不善。因此,要从根本上防范财务危机,降低风险,就要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抓好企业经营的重要控制点,保证经营的正常和有序。这些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稳定生产供应。减少或者避免由于原材料供应地的政治、经济等情况变化,运输路线改变,原材料价格变动,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等而带来的供应方面的风险。(2)合理生产组织管理。减少由于产品方向不对、产品更新时期掌握不及时、生产质量不合格、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实验不成功、生产不合理等因素带来的生产方面的风险。(3)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科学成本管理的方法。加强成本管理可以保证成本费用的耗费与财务补偿的要求相结合并且强化成本控制的概念和思想,减少无效成本,使总成本在同行业中保持较低水平,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获利。
2.4 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
现金流量 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环节的循环和周转无不需要现金流量的支撑。金融危机给企业造成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是现金流量的不足。很多时候,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更是由于企业一时资金周转造成的。因此,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增加现金流量,对于建立企业财务安全观尤为重要。企业 要 加 强现金管理应该关注以下几点:首先,要加速应收账款的结算,定期对所持有的应收账款和客户进行全程的跟踪分析,以达到对所持有的应收账款进行口常监督。加强应收账款各管理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和监督,共同完成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其次,要强化存货管理,树立风险意识,考虑存货对资金的占用,加速其周转并促进其向资金的转化,加快产品的销售,最大限度地压缩产成品资金的占用。
总之,一个完善的企业财务安全观,是成功企业的重要标志。只有企业掌握并灵活运用危机管理这一有力武器,加强对其内外环境的检测和研究,才能防范危机,预测危机,应付金融危机并摆脱困境。
参考文献:
[1] 周首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型[J].会计研究,1996,(8),8-10.
[2] 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2):31-38.
[3] 张玲.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判别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3):49-51.
[4] 陈晓,陈怡鸿.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预测[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0,(3):55-72.
[5] 吴世农,卢贤义.我国贬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