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探讨
摘要:施工企业建设项目管理本质上就是依据这些成本信息来对工程项目活动进行控制。其中财务管理可以用来帮助项目经理计划、安排进度和资金,监督和控制企业本身的现金流量,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确定企业规模经济,以确保企业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财务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到现代施工企业的重视。本文就财务管理在施工企业建设项目具体应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财务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泡沫的加剧,进入2008年来,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开发出台了许多的政策,使得房地产市场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使得房地产行业的暴利在逐步消失。当前经济局势膨胀,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的泡沫,根据当前的情势,国家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有限制甚至压制房地产开发规模的态势,房地产市场也因此很有可能由巅峰转向下行趋势。由此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的几年内由于新开工项目数量的急剧下降,而施工单位数量却仍在逐年增加,这样的结果会直接导致施工企业竞争激烈化,施工企业为承接工程,只有相互之间压价,导致施工企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本。再如果加上施工企业本身的管理不完善,必然使相当多的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困境。从2008年的产值利润统计数字来看,施工企业平均产业利润率为2.6%,而国有施工企业平均产值利润率仅为1.7%,更不用说那些因管理不善而徘徊在亏损边缘或已经无法迷补亏损的施工企业。从这些数据来看,现在的建筑市场对我们的施工企业而言形势相当严峻。以上原因迫使我们施工企业应努力改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加强财务管理。
一、 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原理的原则
随着当前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财务管理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生产经营中和资本运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项目管理中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要首先坚持以下原则:
1.1 以资金管理为中心
资金是企业的命脉和血液,在建设管理中,工程建设资金的控制管理是相当重要的,合理的资金筹划、运用可以使工程项目加快进度、节约投资。特别是要注重现金流,有效控制资金的使用成本。对于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来说,利用其集团化公司的管理优势,实行资金的有效集中,结合现代化的办公条件,依托现代银行的网络资源,发挥出企业资金的最优效力。
1.2 实现财务管理与项目过程控制的有机结合
由于项目管理的特殊性,单从纯财务角度实施管理项目是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项目管理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控制只有与项目施工中的各个过程控制相结合,以项目过程控制为基础和手段,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各项目标。各项财务管理信息的披露同时又为项目过程控制的各个环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得我们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查缺补露,完善我们项目管理的过程控制。
1.3 以企业发展为目的原则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才能降本增效,才能提高收益、节约投资,最终是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企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它的社会价值,同时才能兼顾好它的社会责任。
1.4 以合同管理为基础
在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主要管理方法之一,因为签约各方对建设项目的实施、控制、管理等都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
1.5 把握风险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风险,比如业主资金不到位、社会风险、发包人不能充分履行义务等,都要全面分析,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全面规避风险。针对目前施工企业面临的普遍拖欠款现象,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对业主和情况进行分析归类,制定切实可行的清欠防欠机制。
二、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的措施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要成功运作项目,需要进行项目的前期跟踪,后期运作,中标后的施工和结算这三个阶段。整个过程管理,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一揽子控制、管理。财务管理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在此,我们主要从承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合同管理、物资供应管理、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工程建设成本管理、合同收益管理和投资控制管理着手,涉及到关于融资、资金、成本、收益等主要财务管理的问题。
2.1 项目可行性论证
由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特殊性,项目可行性论证是最先要考虑的事情,是否可行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前提保证。如何在像茫茫大海一样的市场中搜集信息,又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是件很坚苦的事情,也是在项目可行性论证中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再就是对有用信息的业主的财务状况要有一个详细的分析,从它的经营情况到主要资金来源,再分析出它的未来资金情况。从财务管理的角度都要有一套详实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因此,在项目调查中,不仅要调查建设方的资信,还要调查建设方的当前实力及项目建设资金是否能顺利到位;在项目论证中测算好项目收益前景。力求承揽到好的项目,为相关领导做出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依据。
2.2 合同管理
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合同管理,它是施工企业管理项目的重要依据,而财务管理是合同管理的一部分,主要是依据国家财经法规、财务会计制度等实施各种财务管理活动。因此,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是合同管理与财务管理理论的有机结合。可以说财务管理问题贯穿于合同管理的各个方面,合同谈判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履约保证金、工程建设资金、工程建设成本、物资采购、合同收益及质量保证金管理的约定上,合同履行中主要体现在对工程计量系数、质量保证金存放、施工企业建设管理承包的范围及动用履约保证金的利息上,这些问题处理和防范得当,可以保证施工企业稳步实行预期收益。
2.3 物资供应
施工企业是否能控制施工材料,是能否实现其物资供应收益的关键。施工企业进行材料供应,能通过材料的招、投标最大限度压低材料价格,为发包人节约成本,还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在合同谈判阶段就要争取进行材料统一采购,并将此写入合同中,对物资管理的职责进行确定;争取到材料统一采购权后,还要对物质管理供应的方式、关系、税收等进行策划,策划是否可行,是否合法,将直接影响后期收益是否能可靠的实现。
2.4 工程建设资金管理
财务管理的中心是资金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尤其重要,为了保证施工生产进度,防止工程资金拖欠、挪用现象的发生,顺利完成建设管理任务,按照招标文件的约定,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要确保工程建设资金来源畅通、科学合理的安排项目资金、并对项目资金进行过程监控和风险防范。
2.5 工程建设成本管理
在一般的建设项目管理中,建设单位会在合同中明确建设项目的合同总价,并由承建方包干使用。而工程建设成本由承包方进行管理,因此,承建方要想得到更多的收益,不仅要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节约开支,而且还要对工程建设成本进行全程控制,采取措施控制建设成本,避免因成本过大造成大额亏损。在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中,资金拨付控制必须与工程管理方法相结合,比如优化设计、变更设计等,才能发挥财务管理在建设成本管理中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控制工程款的支付是不够的,还应从组织物资集中采购、控制监督劳务合同的履行、实行资金集中结算、减少坏账损失等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项目管理成本。
2.6 投资风险控制
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投资控制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项目安全、质量、工期控制中一个重要控制因素,由于承建一个项目,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每承建一个项目,企业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运作,有的项目甚至要跟踪数年,投入巨大。因此,有效、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需要我们在过程中实行控制,把风险降到最小。施工企业要想做到利益最大化,就要掌握国家的大的财政政策、投资方向,透彻了解市场动向,明确国家的投资方向,有针对性的承揽工程,减小目标风险。
总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但只要我们遵从企业发展规律,从源头做起,以资金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科学的在项目管理中实行财务管理工作,就一定能顺利完成建设项目任务,确保企业利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沈晓晴.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财经纵横,2006,2:169.
[2] 李大薇.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和控制[J].上海轻工业,2004,5:48.
[3] 傅淼成.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问题探讨[J].建筑技术,2005,(3):231-233.
[4] 谢明.论建筑企业在新环境中的发展策略[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9):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