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文/吴肖鹏
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现行的会计假设是与“实体企业”经济环境基本适应的,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成为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生存方式,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会计基本假设必然会有新的内涵、新的发展。
一、网络会计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冲击。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提出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的起源,要追溯到15世纪业主财产与企业投资的分离,由于这种分离,使经营组织独立化,要求会计不仅记录和反映业主财产的变化,而且要视组织为主体,反映其日常收支及经营成果,这就需要确定会计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由此产生。直到现今,传统的企业会计只核算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以信息高速公路为纽带的电子商务,使得交易、决策可瞬间完成,通过互联网可将世界各地千万个个体联系起来,形成“网上公司”一旦业务完成时,又可在几秒钟内解除这种联系。这种临时网络关系不是法律意义上完整的经济实体,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虚拟企业以高度发达的通信、信息技术为必要的物质基础支持,通过全球进行竞争,具有高度的弹性与灵活性,在网络空间中迅速重构和解散,导致会计主体多元化和不确定性。
网络会计如何正确、客观反映其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使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整、归集与合并,体现出一个更大范围、更高层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这是网络经济背景下会计假设应设法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会计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挑战。持续经营是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将无限地经营下去。许多会计的基本原则都与持续经营假设相关,如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权责发生制等都是基于该假设而提出,并与该假设配合和适应的。
在网络经济时代,这一假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网上实体”经营活动的“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的特点,决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已不能适应,而必须代之以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网络虚拟公司是一种临时性组织,从事的多是一次性交易,完成后即告解散,生命周期极短,缩短了会计的时间界限。网络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中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占有很大比例,企业在有续的时间上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稳定性,因此,它们的经营行为将无法用时间来衡量。
三、网络会计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和变化。会计分期是指可以将企业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个较短时期,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关财务状况。会计分期假设本身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之所以要计算期间损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主要是通过报表,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下个周期的生产经营。
网络经济时代,对于经营过程短暂的虚拟企业人为划分多个时间间隔已无必要。因为,在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建立以后,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披露可借助于“群体软件”共享的接口环境协同工作,所产生的信息存储于共享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实时访问,同各业务部门随时保持信息沟通,发挥会计的反映与控制职能。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也可随时登录企业网站读取网页上的信息发布,或根据授权通过防火墙身份检查,正当、合法地利用数据库中心游览所需数据。企业外部与内部信息使用者都可以实时获得最新的会计信息,不必等到会计期间结束,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
四、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和变化。货币作为会计计量的尺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没有货币的出现,货币计量假设也就无从谈起。在传统企业当中,资产可以用货币衡量,这就为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提供了依据。而在网络经济时代,大多数资源如人力资源成本无法用货币计量,“电子货币”、“网上银行”的层出不穷,使网络会计所使用的货币只是一串有特殊意义的数字,而不再是实际量化的货币。货币流通变为电流与数字运载着货币的形象价值在社会中流通。货币越来越抽象化,实际资产储备与货币总量之间的差距将继续扩大,最终将建立起一套完全独立于实际资产的、抽象的全球货币供应系统。这种全球一致的浮动的电子价值单位,是对货币计量假设的一种新的继承与发展。电子货币将成为未来企业记账的统一计量单位,将资金流与信息流合二为一,货币真正成为观念的产物。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