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的几个方面
?文/周剑平
会计监督,是《会计法》赋予会计工作一项重要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职能不仅存在,而且所履行的是符合现代管理需要的监督。会计作为一个控制信息系统,在减少信息不对称,以使所有者及债权人掌握信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一环。可以认为,没有现代会计在反映基础上所进行的监督,也就不可能有现代企业制度。
会计在现代企业中所监督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在反映基础上进行监督。公司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的大小最主要决定于公司各方面的经营管理活动情况。因此,要对企业会计系统的每个环节,尤其对公司的损益、利润指标及其资产公布指标等进行核算、分析,发挥会计监督企业活动的积极作用。
2.对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考核、监督与评价。建立起科学的企业经营者评估机制,评估指标数设计应注意规模评价与效益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相结合、短期效益评价与长期效益评价相结合。所取数据主要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等。
3. 对利益分配的执行进行监督。利益分配主要是处理好管理者的报酬问题。经理的业绩越好,各报酬形式对经理的价值越高。怎样有效地对企业的物质利益分配实行有效监督,特别是在我国证券市场还极不完善,股票价格与公司业绩并不高度相关等情况下,会计监督肩负着重任,有许多问题需要重点加以研究。
4. 对会计人员的自我监督。会计人员必须以独立、客观的观察为基础,在不受其他管理人员控制的前提下提供客观、公正的会计信息,才能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
但作为经营管理人员组成部分的会计人员,存在着动力激励和约束问题。由于利益驱动,会计人员总是会偏向于企业的利益。具体地说,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会计人员总会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方法,甚至采取不良手段。这就是当前会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的“症结”,要研究监督者如何接受监督的问题。从内容上来讲,既要包括会计人员行为的规范,又要有会计秩序与方法的规范;从方法手段来看,既要有法律与行政手段,又要有经济和道德的手段;从监督的主体来说,除了会计人员自我约束外,又要有政府的监督、社会的监督和企业内部的监督等等。(作者单位:桐庐公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