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现代企业会计伦理探讨

摘要:现代企业中伴随着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重要性的增加,会计行为人控制信息制作与发布的伦理因素也在增加。如何规范会计行为人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行为结果,是企业会计伦理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 会计行为 会计伦理
一、现代企业会计的伦理属性
会计职业是社会分工及其发展的结果,它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具有极强的专门技能特点,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经济发达的世界里,会计已成为一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职业,可以说,当今世界的经济体系离开会计将无法生存。会计职业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会计职业本身的认识。由于会计职业活动的结果主要取决于会计行为人的行为,主观性很强。因此,会计职业本身也就具有了浓厚的伦理属性 。主要表现在:
(一),其职业职责是提供真实的价值信息。职业职责,即每一种职业所包含的一定的社会责任,那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为社会做出本职业应有的贡献。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责任,如医生以自己的医术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责;教师以其知识和人格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会计与其他职业不同,它是以为社会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履行会计核算和监督以及预测、分析、控制、决策为职业责任的。它所提供的价值信息以其相关性(即和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为核心,而相关的前提是该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因此,会计所提供的价值信息以其“真实性”为生命,而真实本身就是一个伦理概念,意味着和客观事实相符,不假。所以会计职业也就具有了真实性的伦理属性。
(二)会计职业作为一种中介性的活动,具有显著的伦理特性
现代会计是以现代企业为主体的,而现代企业存在金字塔式的多层级委托代理关系。会计处于现代企业体系中的中介环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计人员处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处于中介地位。在这种中介关系中,会计受托于企业的代理人——企业管理者,为管理者服务。会计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告企业的经营过程和结果,来反映企业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再次,会计还间接受托于企业外部委托者,如股东、债权人和国家有关机构。会计提供信息的行为实际上是企业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受托责任的连带责任,会计是企业与外界联系一个重要桥梁和中介。同时,一个单位的会计机构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客观,能否取信于委托者,需要对其进行鉴定。会计信息是由社会中介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进行鉴证的,由他们独立、公正地出具审计报告,并对审计报告承担法律责任。可见,作为会计职业重要部分的注册会计师业,其中介性特征更为明显。会计职业的中介性地位意味着会计职业在本质上具有一种协调作用,当各方意见发生分歧时,会计通常要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信息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作出判断,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包括协调组织内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协调组织与外部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会计职业技术性与职业社会性之间的关系等,协调各种关系的行为本身就是伦理行为。
(三),会计职业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
由于会计服务对象呈现多元化倾向,会计除保留传统的为会计主体内部服务以外,越来越多地为各种社会经济管理、决策机构提供服务,还有国家及各级政府决策部门的决策也更多地依赖于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如国家税收政策的制定,文化、教育、卫生、民政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政策的制定等,都需要依赖于会计信息,因此,会计就具有了公共性特征。会计行为不单是个体行为的选择,还关系到社会的其他方面。会计行为结果不仅仅影响到会计行为人所在的主体,而且还影响到社会整体、广大公众、其他群体和个体。当各方利益发生冲突、难以决择时,会计行为人就应该以职业道德的标准进行权衡,按照会计制度、准则的要求来操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公允、合法。
二、企业会计伦理缺失的后果--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对企业的危害
企业要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必然离不开管理,而管理离不开各方面的信息,尤其是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作为对企业过去一定时期经营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企业管理部门评价过去的成绩与不足的基本依据,也是企业对未来进行管理的根据。同时,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本身还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合理、有效地进行。如果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无法满足管理的需要,无法发挥会计应有的职能,还会导致企业错误的决策,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在以公平竞争为根本特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需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取胜,并以此树立社会信誉。会计行业是以其提供的真实会计信息来为信息使用人服务的。如果会计行业整体服务质量下滑,会计信息普遍失真,必然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对会计行业失去信任。会计行业也将失去服务的市场,这必然影响整个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社会的危害
由于会计活动及其活动结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会计领域不道德行为的危害不仅影响会计行业自身,还波及整个社会。前任总理朱镕基同志在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曾说“现在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人员造假账,出具虚假财务报告。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大量腐败现象,几乎都与财会人员做假账分不开。这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
可见,会计行业的不道德行为不仅破坏了会计行业自身的声誉,还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基于我国会计伦理缺失现状的严重现实和会计不道德行为的危害性,我们必须通过完善企业会计伦理建设来改变现状,规范会计行为,防止会计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约束力
(一)在会计教学中,注重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
在会计教学中贯穿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一方面可以使这些会计后备人才在学生时代就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从而树立起职业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尽早了解会计职业所面临的道德风险,提高运用道德标准判断是非的能力。同时,通过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起会计职业情感,使他们在今后的会计实践中,能够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维护会计职业的神圣与尊严。
(二)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和习惯
由于受工作环境的影响、经济利益的诱惑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更容易受到冲击和挑战。因此,在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业务能力的更新、补充和拓展的同时,更应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要通过不断的职业道德教育,把“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精神贯穿于会计实践工作中。同时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尊严感,使在职会计人员能够真正做到“爱岗敬业”。
(三)扩大会计考试的考核范围,巩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果
各类会计考试,包括注册会计师考试、各级会计职称考试等,均应加大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考核内容。考试是核定从业资格、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经,也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和手段。因此,在各类会计考试中应通过理论知识、案例分析等方式加大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考核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测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督促会计从业人员去努力学习会计职业道德。可见,通过考试可以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巩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果。
结语:完善企业会计伦理建设主要应通过加强会计伦理理论研究,以便为会计伦理实践提供指导。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便提高会计行为人的道德素质,为构建我国企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少华.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3:68--100.
[2]叶陈刚.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29.
[3]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6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