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作业成本管理在纺织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了我国纺织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应用范畴以及在应用中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纺织企业 应用

作业成本法就是以作业为中心,把生产一种产品所发生的所有作业,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及耗费的资源情况,将资源成本与作业量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成本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采用作业成本法无疑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成本信息。我国的大多数纺织企业,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必须进行大量固定资产投入,间接成本比例高,需要经常进行计划、管理和调整。因此,本文提出纺织企业应引入作业成本法进行有效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纺织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纺织企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使直接人工成本大幅度下降;二是市场需求的小批量、多样化带来了生产的多样化,费用和成本上升;三是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使产品的合理定价成为关键。产品成本结构的变动,使主要为人工成本计量和报告而设计的成本会计系统已不能精确反映产品的消耗,企业内外部来自成本计量和成本管理的压力,使作业成本法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随着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企业的生产特点由大规模、单一品种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技术工艺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生产的复杂化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的运用使得管理作业增多,而直接的生产活动相对减少,这一切使得生产的间接费用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纺织企业能否生存及获得发展的关键之一就在于能否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收益。在给定投资决策前提下,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成为企业能否获利的一项重要决定因素。谁成本控制得好,谁就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竞争优势。而成本控制的前提之一在于获得正确的成本信息,只有正确地掌握产品各类成本的构成及来源,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但在传统成本法下,企业各项间接性的成本大都以直接人工或机器小时等为标准分配到各产品中去,对于象纺织企业这样原材料和产品品种数量繁多、差异又大的企业而言,传统的成本分配方法非常不准确。它提供了产品成本的错误信息,使企业的成本控制无的放矢,难以真正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与此相反,作业成本法把企业的生产活动看成是由一系列的作业所组成的,它通过一定的成本动因将产品与实际所使用的作业联系在一起,而作业又再与所消耗的资源相联系,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掉一定的资源。这样核算出来的成本就能比较真实反映出企业的成本状况,从而为管理者提供较为真实的成本信息,有利于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为此,把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分析法引入到我国纺织企业管理中,将有效推动我国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

二、作业成本管理在纺织企业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作业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规划、企业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等其他管理要素需要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作业成本管理的作用。在纺织企业中,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也无外乎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作业成本管理在纺织企业生产管理决策方面的应用
由于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加精确地对成本进行分摊,通过对纺织产品的成本进行正确核算,管理层能够得到各种纺织产品生产线真正的收益率。对于收益率无法达到要求的产品线,可以考虑退出,将资源投入收益率较高的产品线,或者通过提高产品的价格、提高销量等各种措施提升产品的收益率。因而,能够为企业的预算制定、平衡分数卡、财务报表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全面支持企业的战略规划、预算编制与执行、绩效管理等。通过实施作业成本管理企业可以获得各项主要业务的成本数据,这些客观公正的数据可以用来作为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数据来源,从而有效地支持纺织企业进行绩效管理。
(二)作业成本管理在纺织企业中的资源配置功能
由于进行作业成本管理需要分析每项作业服务的产品及其耗用的资源,使企业能够识别出那些高成本、无附加值的作业与高成本、有附加值的作业。对于前者,可以停止该类作业,减少资源的浪费;而对于后者,则可以进行业务流程的深入分析与重组使作业的价值与成本相匹配。此外,通过作业成本管理,企业还能够清楚地掌握资源使用状况,更好地在企业内部调配资源及从外部获取资源。
(三)作业成本管理在纺织成品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在纺织产品的市场管理中,有些客户不但交易量大,而且需求量平稳,更重要的是其对产品的要求并不高,这些客户的管理成本自然就很低;而有些客户交易量虽然大,但需求量波动也比较大,对产品及服务要求苛刻,对销售工作也不配合,并经常会有一些鸡毛蒜皮的投诉行为,因此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物力对该类客户进行销售服务的维护工作,这些客户的成本自然就很高。因此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分析与实施,可以有效地帮助市场部门作出相应的决策:对收益贡献率高的客户可以适当增加成本去争取、维护,对于收益贡献率低的客户可以进行适当的取舍,改变工作方式、降低成本,直到使该类客户的收益贡献率达到应有的水平。

三、我国纺织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应注意的问题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较切合现代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环境的成本计算方法,纠正了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扭曲产品成本的现象,不论产量高低、制造工艺复杂与否,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较准确地反映产品与其所耗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接近于真实成本。在我国纺织企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生产环境和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情况下,更能为企业计划、控制和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信息,也优于管理会计早先提倡的变动成本法。我国的纺织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一)高层管理要对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中予以充分的支持。这种支持主要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时间,特别是资金的投入。高层管理者应认识到作业成本法不是一个短期的、静态的实践活动,它是一个变革性的过程,需要时间、努力和耐心。短期成本费用的削减不是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目标,成功实施作业成本管理需要清晰的目标,组织内外的紧密合作,以及一致的和长期的贯彻。管理者还要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为作业成本法的推行提供基础的保障,以利于作业成本法能够快速融入企业的管理系统中。
(二)实施作业成本法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任何一个成本系统并不是越准确就越好,关键还须考虑其成本。作业成本法增加了大量的作业分析确认、记录和计量,增加了成本动因的选择和 作业成本的分配工作,支付成本大增,作业成本库 的选择,可使成本——效益平衡。
(三)作业成本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如在作业 的确认、成本动因的选择和同质成本库的确认上,
不同的会计人员会有不同的结果。这种主观随意 性有时会带来与实际较大的偏差。
(四)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新的完全成本制度,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产品成本包括以前不能追溯的期间费用,计算出来的成本指标值比按传统 的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结果差异很大,实施时应注意与现行成本制度的衔接与融合。
(五)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是应该由企业的各个部门联合执行,不能仅仅由财务部门单独行动,否则容易被其他部门看作像其他无意义的财务或管理实务一样没有什么帮助。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作业成本法体系应与现存的会计系统整合。如果不做整合,而是作为与现存的会计系统平行的并与之相竞争,容易误解为是非正式的信息系统。同时,由于用两套成本数据,相关工作人员只得忙于调节二者的差异,这必然会削弱作业成本法的效果。
(六)实施作业成本法,应做好会计有关的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否则,假账真算,运用成本昂贵的作业成本法,无异于劳民伤财。

四、结束语
作业成本法虽然在我国纺织企业全面推行为时尚早,但在个别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水平较好的企业或企业中的某一部门可以先行实践,待条件成熟后,再全面实施。作业成本法虽然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但同时对环境也产生反作用。作业成本法在局部的应用,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从长期来看,会促进我国纺织工业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