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重点扩大城市化的消费需求效应、降低消费时滞
1.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是农民城市化的保障和归属感需要,是城市化过程中要 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农民在城市若不能享受社会保障,将极大地抑制其消费,也使农民 城市化更为艰难.尽管,浙江省的社会保障事业走在了全国前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困有所济、弱有所助的和谐社会已初见端倪,但是在城镇生活居住的广大农民的社会保 障问题并没有得到和好的解决,就业问题、医疗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依然是摆在他们 面前的重大难题,农民并未真正“市民化”.要扩大城市化的消费需求效应,就必须解 决城镇广大农民的社保问题,使他们能在城市找到归属感,在城市能赚钱、敢花钱、会 花钱.
2.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使广大农民工真正在城市“落地生根”
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力量,而住房问题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大难题,解 决广大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对于进一步推进城市化及城市化质量的稳步提升具有至关重 要的意义。相对于大多数地区而言,浙江省城市化形成的大中小城市共同繁荣、同步发 展的“城市生态系统”为人多地少地区的城市化树立了榜样,而高房价成为近年来浙江 城市化遇到的死结,高房价使广大农民工在城镇购房成为一种奢求,严重阻碍了浙江省 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抑制了城市化带来的消费需求的扩张。政府应加快保障性住房的 建设,在此墓础上逐步将在城市长期生活、具有稳定工作和生存能力的农民工纳入城市 经济适用房保障范围,同时规划实施公租房等保障房的保障人群范围,并把长期在城镇 的农民工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问题。
3.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农民转为市民的后顾之忧
由于户籍限制,众多农民在城镇无法扎根,严重抑制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消费扩 大的拉动作用.没有户口,即便是有了城镇住房依然不能享受城镇居民在子女教育、医 疗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附带在户口背后的权益.现行户籍制度已经成为城市 化的一大障碍,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以及户口与各种利益挂钩的弊端成为促进浙江省城市 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4.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
消费需求不足,最重要的还是城乡居民收入低下,购买力不足。要想刺激消费增长,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就必须首先保证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其次,政府应鼓励并加快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投资环境,为城乡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 会;最后,政府应着力于发展农村高效优质农业,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供过于 求的问题,并且从政策上和财政资金上鼓励和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引导乡镇企业优化 结构,优质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居民的非第一产业收入.
5.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增加居民即期消费支出
在居民整体消费需求不高的情况下,发展消费信贷对于拉动消费需求作用十分明显 (杨帆,2009。消费能使居民潜在需求、即期抑制的需求转化为当期现实需求,不仅 可以解决当前消费品普遍供过于求的情况,优化供求结构,还可以提高消费质量,间接 促进投资。另外,针对目前消费信贷门槛过高、内容单一的问题,金融机构应着力于扩 大信贷内容,而不是仅局限于住房信贷和汽车信贷.在当前住房信贷与汽车信贷面临一 系列问题的情况下,银行应开发文化消费信贷、教育消费信贷、旅游消费信贷等新型信 贷产品,同时可以开发千元信贷等小额信贷产品来降低居民消费信贷门槛,扩大居民消 费需求.当然,要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政府部门应完善消费信贷相关法律法规,使消费 信贷走向正规化,有法可依、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