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告业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
1.非均衡增长理论
全球经济的发展一般都是在资源和要素比较丰富或者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 开始发展,这样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迅速的提升,同时也会呈现 出经济发展程度两极分化的格局。.部分经济学家如赫希曼( Amert 0. Hirschman ), 佩鲁( Perrous)等人就解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并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非均衡增长理论。
增长极理论认为其依靠自身的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极大影响会带动周边产业 或地区的发展.“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各个地区自身条件的不同引 起不均衡发展,这种不均衡发展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从而使得发展差距 会越来愈大.中心一外围理论,认为中心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推动中心,在最初阶 段,经济社会的各种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区,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逐渐分散到 外围地区,影响带动外围地区的共同协调发展.赫希曼认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成长 对经济落后地区发展既会产生有利的影响,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有利的影响称 为“涓滴效应”,不利的影响是“极化效应”.倒U理论认为在国家发展的早期 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倾向于不平衡发展.随着经济增长,区域间 不平衡将趋于稳定,当到达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成长差异将逐渐缩小,这时将 倾向于均衡增长.
2.现代服务业理论
服务业在空间上的聚集趋势比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聚集更明显.判断一种产 业在都市中的聚集潜力,其依据主要有四个:一是要看该产业是否在都市经济中 具有比较优势,已有的墓础和都市本身的产业特点能够对产业的强辐射力给予较 强的支撑;二是产业本身的特性,是否具有很强的聚集性;三是产业新增附加价值 的比重和土地利用效率;四是对公共服务,虽然有些公共服务具有聚集特性,但需 要兼顾公平性和效率性.
现代服务业不仅高度集聚于大都市地区,而且一般是集聚于大都市的商务中 心区,它要求城市的第三产业非常的发达.其次,现代服务业是高技术、高人力资 本、高附加值的产业,所以专业、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的易获取性是影响现代服务 业集群区位选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第三,服务产品的不可分性,即服务的生 产和消费与交易同时进行这一特点,使得现代服务业必须在客户需求较大的区域 聚集.
3.市场结构理论
市场结构指的是某一市场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市场结构逐 渐被用在产业组织理论里面,梅森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重点提出了市场结构、 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经过很多学者的研究和使用,现在常用的产 业组织理论“SCP”分析范式就是有关市场结构的产业分析方法.
市场结构的组成主要有市场主体、市场格局和市场集中度,主要影响因素也 为三个,即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退出壁垒.
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首先研究的市场集中度,它可以揭示在特定的产业 市场中,其市场垄断情况.在差异化上,企业或厂家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偏好或者 为避开较强竞争者的威胁,通过与其他竟争企业提供的产品有所区别来寻求自己 的市场份额.
在进入壁垒上,Bain (1956)提出了“进入壁垒”的概念,指的是潜在的竞 争者或新竟争者竟争进入市场所遇到的一些不利的阻碍因素.G.Stigler (1971 ) 提出了狭义的进入壁垒,认为规模经济、资本需求量、产品差异化程度不再是主 要的进入壁垒,政府管制已经成为真正的进入壁垒. W.K.Banmol (1986)认为 判断市场进入壁垒的高低是“沉淀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