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市场与产业转移的关系
市场可以划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80年代初,浙江大力发展出口贸易, 2010年纺织服装业(不包括化学纤维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31.89%,仍是典型的出口加工产业。在这期间,专业化市场的出现,开始将浙江纺织服装 业推向内地市场,这是与产业集聚的产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大规模的原材料 和商品的集散地,专业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交易平台,使得企业的产品以较 低的成本和较快的速度进入内地流通领域,提高了交易效率,从而对区际投资产 生一定的替代效应,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产业转移。
近年来浙江纺织服装业外贸依赖度有所下降。从表4.7可以看出,2005年至 2010年浙江纺织服装业其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服装业 其比重仍达44%。可见国际市场需求仍是产业转移不可忽视的因素,而中西部的 市场开放度较低,加上国内市场需求有限,这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产业转移。
浙江素有“市场大省”之称。2010年,浙江共有商品市场4146个,其中年 成交额超十亿元和百亿元的分别达到180家和22家,实现年成交额12717.3亿 元。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同样发达,例如:海宁皮革服装城、湖州织里童装市场、 大唐袜业市场、嵘州中国领带城、钱清化纤原料市场和中国轻纺市场等。其中, 绍兴中国轻纺城是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年成交额从1988年的0.76亿元跃 升到2010年的793.66亿元,连续18年居全国纺织专业批发市场第一位,是目 前全国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这些专业市场涉及纺织服装 产业链的各个方面。
专业市场,是交易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是与产业集聚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 起,为产业集聚提供市场需求信息,是中小企业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的主要渠道 之一。专业市场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集聚,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为中小企业 提供销售渠道和原材料采购平台,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第二、专业市场把一些 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从中可以获得众多共享性资源,这种资源具有成本低 廉的特性并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产业升级;第三、由于专业市场形成的 “区域品牌”使得没有品牌的中小企业营销费用大大降低。企业一旦转移出去, 这种专业化市场带来的优势就会失去。中西部潜在市场需求很大,却缺乏发达的 专业市场,而浙江纺织服装企业依托专业市场,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商品营销网络, 中小型企业一旦转移出去,将无法享有专业市场而扩大的市场需求,成本相对较 大。
但产业转移的主体企业(厂家)的成长过程也是其空问范围不断扩张的过程。 纺织服装企业都要经历追求内部规模经济到外部经济规模的过程。在规模小的时 候,企业规模扩张往往采取原址扩张的方式,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将更多 采取异地扩张的方式,如在其他地方建立销售网点和生产基地等,以实现逐步由 地方型向区域型乃至全国型企业转变,并为向跨国型转变积累实践经验和物质基 础。
在浙江,纺织服装企业的外移很多属于投资扩张性转移,可以充分利用新的 投资机会,扩大和占领新的市场。接近市场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以及信息搜寻成本, 有利于企业生产和销售网络的布局优化,在全国形成统一的产业链体系。据了解, 雅戈尔集团在成立重庆生产基地的同时,其市场开发也在同步进行,主要看中了 西部潜在的市场优势。不过这种产业转移的主体是大型纺织服装企业,有能力支 付较高的市场开拓成本,而中小企业缺乏这种实力,对专业市场的依赖性较强。 因此,现阶段浙江纺织服装业依托国际市场和专业市场,内外贸互动发展,克服 了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弱的缺点,依靠专业市场本身的集散功能而开拓市场。虽然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生产技术的提高,对专业市场的依赖将减弱,但仍是产品销 售的主要渠道之一,这势必减缓浙江中小企业向中西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