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简述目前国内外关于低碳交通研究的趋势

(1)交通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有待于深入研究

既然低碳交通的墓本特征是低排放、低能耗、高能效,那么交通碳排放类型 的判定就至关重要,交通碳排放的评价直接决定了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目前评 价交通碳排放的指标包括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增长率、碳排放效率、碳排放强度 等,但并未真正解决交通碳排放的判定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至今还在为 碳减排责任的衡量问题而争论,即发达国家认为应该增加中国的碳减排总量,而 中国则认为应以降低碳减排强度为履行碳减排责任的目标.然而交通领域有别于 其他领域,必须依附于技术、燃料、发展阶段等外部因素。如果中国交通碳排放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已做到有效率的话,那是否可称之为低碳排放呢?显然这很难 得到发达国家的认同.因此,应该深入研究交通碳排放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 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试图寻找出交通碳减排的侧重点。

(2)交通碳减排的成本收益测算有待深入研究

作为社会发展的墓础性行业,交通碳减排不能“不惜一切代价”,而要将发 展阶段、经济可承受能力和交通需求等结合考虑。因此,要优化已有经济模型, 更加准确的测算交通碳减排的成本与收益,既不能被动应付,也不能“大跃进”, 要寻找出最佳的碳减排方案和减排路径.现有的研究是在一个独立样本的假设 下,采用LEAP等模型对交通的减排成本、减排潜力、燃料选择、低碳技术选择 等进行情景模拟、预测和评价。然而交通发展还必须考虑到样本内部、样本间的 相关影响.因此,在现有低碳交通发展路线和指标确定的前提下,可以将区域协 调发展的目标作为约束条件,综合分析交通碳减排对经济产出、能源消费、温室 气体排放、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的宏观影响。

(3)交通碳减排与阶段性因素的影响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交通碳减排关键是寻找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既然交通发展依附于社会发展的 外部环境,那么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因素就至关重要,阶段性因素对交通碳减排的 驱动研究直接决定了低碳交通政策减排的方向.因此,要扩展现有的研究视野, 更加准确的把握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既不能“睁只眼闭只眼”,也不能“抓 着就算”,要深入研究阶段性因素对于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现有的研究只是 停留在交通领域内的表征变量上,行驶距离、交通保有量、交通量等表征变量的 内在驱动因素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因此,在现有的驱动因素分析框架下,引入社 会发展的阶段性因素,深入分析阶段性因素对交通部门碳排放的影响机制。

(4)交通碳减排政策组合的选择有待于深入研究

根据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交通碳减排政策既可以从基础设施等硬件低碳化提 升入手,也可以选择燃料税、技术标准等软件低碳化提升入手,更可以从居民交 通行为低碳化转变入手.这几种政策手段往往是组合使用的.但是交通发展具有 典型的阶段性特征,政策使用的时序特征较为明显。在经济发展早期,硬件的低 碳化提升显然超前于其他政策;中后期,财税政策、管制政策等需求引导型手段 成效高于硬件的碳减排成效.从总体上说,交通碳减排政策组合的选择是早期看 硬件,后期看软件.然而各政策目标的选择和执行力度都影响着政策组合的效果, 因此,需理论研究者深入思考,选定合适中国国情的交通碳减排主体政策。

(5)交通碳减排与中国阶段性发展的匹配问题研究有待展开

发达国家在已完成硬件低碳化提升阶段后才开始探索交通碳减排问题,而中 国目前仍处于硬件提升的工业化、城镇化阶段.由于工业化、城镇化是中国交通 发展的两大推力,也是推动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动力,因此,在研究 实现低碳交通目标的同时,必须考察相关的交通政策对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影 响,在政策设计时,也必须考虑低碳交通目标与工业化、城镇化目标间的协调关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