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敏感性分析在企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一、企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
  (一)盈亏平衡分析法 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确定项目的盈亏平衡点,分析各种因素的变动对项目盈利能力的影响。 在项目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盈亏恰好平衡。根据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与产量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盈亏平衡分析又可分为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方法是将总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在一定生产规模限度内不随产品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大修理费、管理人员工资及工资附加费等;可变成本指随产量变动而按正比例变化的费用,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及人工工资等。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方法。销售收入与生产成本方程不一定都是产量的线性方程。随着产量规模的扩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供给可能发生变化,设备维修费用可能会增加等原因都可能造成产品生产成本与产量变化不再保持线性关系;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企业为竞争而采取降价促销等措施可能造成销售收入与产量不再呈线性关系。当产品的总成本与产量不呈线性关系,销售收入与产量不呈线性关系时,要用非线性盈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又称敏感度分析,是通过分析预测项目主要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化时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性因素,并确定其影响程度,从而当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对投资方案的承受能力进行判断。其实质是通过逐一改变相关变量数值的方法来解释关键指标受这些因素变动影响大小的规律。敏感性分析的作用主要包括: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使项目分析者和管理者全面掌握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潜在危险,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研究不确定因素变动如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值变动的范围或极限数值,分析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小,决策者可以根据自己对风险程度的偏好选择经济回报与所要承担风险相当的投资方案。敏感性分析可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单个不确定因素变动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即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所做的敏感性分析。多因素敏感性分析,考察多个不确定因素同时变动时对方案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判断其风险情况敏感分析应用广泛,主要是在求得某个模型的最优解后,研究模型中某个或若干个参数允许变化到多大,仍能使原最优解的条件保持不变,或者当参数变化超过允许范围,与那最优解已不能保持最优性时,提供一套简洁的计算方法,重新求解最优解。敏感性分析法能够预测各种不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从而判断项目可能容许的风险程度。但是,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概率,在分析计算中有相当大的主观随意性,因而要在事先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充分注意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的依赖关系。
  (三)概率分析法 概率预测分析是采用概率研究经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因素的发生对经济评价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方法。一般是计算该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及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时的累计概率,累计概率值越大,说明项目承担风险越小。根据对基础数据的取值及发生概率的估算方法不同,概率分析可分为客观概率分析和主观概率分析。概率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列出各种拟考虑的不确定因素,如原材料价格、产品销售量、经营成本和投资等;分别设想各个不确定因素可能发生的情况,即该不确定因素可能出现的数值;分别确定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即概率,每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发生的概率之和必须等于一;分别求出可能发生事件的净现值、加权净现值,然后求出加权净现值期望值;求出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累计概率。
  (四)风险决策分析法 风险决策分析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决策树法,这种决策方法把未来的各种情况彻底展开,从而形成未来发展动态的各种不同的比较方案,然后结合未来各种不同情况发生的概率进行计算,使其有机的结合在各种方案的比较中。风险决策必备的条件包括: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目标;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可供选择;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以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可以计算出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在可能出现的不同自然状态中,决策者不能肯定未来将出现哪种自然状态,但能确定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
  二、敏感性分析在企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一)案例简介 陕西A科技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企业)成立于2001年,为私营工业企业,注册资金人民币1.1亿元。企业集研制、开发、生产、规模销售及生物技术开发为一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性集团公司。通过对A工业企业的实际调查,此企业正研究一项投资项目方案,该方案预计投资额、投资后年销售收入、年经营成本、方案使用寿命、残值,如下文所述,其中年税金为销售收入的10�,基准收益率为10%。由于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所使用的投资、成本、价格、产量等基础数据的估算与预测结果产生误差,给项目建设和经营带来风险,为了分析不确定因素对项目技术经济效益影响程度如何,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决策,进行项目的风险评估是必要的。对于A企业的这一投资项目来说,要做敏感性分析对投资额、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税率变化、残值、使用年限这几个因素的数据的准确性把握不大,同时,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对本方案的经济效果指标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这几个因素都做了分析,即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所的敏感性分析。
  (二)确定A企业分析指标 确定A企业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1)净现值。现值(net present value)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动态评价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要求考察项目寿命期内每年发生的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将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同一时点(通常是期初)的现值累加值就是净现值。多方案比选时,净现值越大的方案相对越优(净现值最大准则)。根据(图1)现金流量图,借助(表1)计算出该项目的净现值。NPV=-100+(40-11-40*10%)(P/A,10%,14)+20(P/F,10%,14)=89.4335(万元)。通过定性与定量的计算分析、论证、和评价选出经济上最合理的经济方案为方案的科学决策奠定基础。技术经济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进行投资决策――是否进行投资,以多大规模进行投资。体现在投资项目经济效果评价上,要解决两个问题:什么样的投资项目可以接受;有众多备选方案时,哪个方案或哪些方案的组合最优。方案的优劣取决于它对投资者贡献的大小,在不考虑其他非经济目标的情况下,企业追求的目标可以化为同等风险条件下净赢利的最大化,而净现值就是反映这种净盈利的指标,所以,在多方案比选中采用净现值指标和净现值最大准则是合理的。(2)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又称内部报酬率,在所有的经济评价指标中,内部收益率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简单地说,就是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一般而言内部收益率是净现值曲线与横坐标焦点处对应的折现率。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可以这样理解:在项目的整个寿命期间内按利率i=IRR计算,如最终存在未能收回的投资,而在寿命结束时,投资恰好被完全收回。也就是说,在项目的寿命期内,项目始终处于偿付未被收回的投资的状况。因此,项目的偿付能力完全取决于项目内部,故有“内部收益率”之称。设i1=20%,i2=25%分别计算其净现值NPV=(CIT-COT)*(1+i)-t (1)







  取i1=20%,NPV1=-100+(40-11-40*10%)(P/A,20%,14)+20(P/F,20%,14)=16.823(万元);
   取i2=25%,NPV2=-100+(40-11-40*10%)(P/A,25%,14)+20(P/F,25%,14)=-3.5184(万元)。
  IRR=i1+(i2-i1)NPV(i1)/( NPV(i1)+|NPV(i2)|) (2)
  IRR=20%+(25%-20%)*16.823/(16.823+|-3.5184|)=24%。因为IRR>基本收益率10%所以此项目可以接受。NPV=894338.12 通过计算得 IRR=24%。根据内部收益率的判别准则:设基准收益率为i0,若IRR>=i0则项目在经济效果上可以接受;若IRR<=i0则项目在经济效果上不可以接受。内部收益率IRR作为一个有效经济指标判定方案可行与否的标准,在本项目中经计算IRR=24%大于基准收益率i0=10%此项目可行而且其回报率是非常高.因此,就内部收益率这个指标来说,本方案是非常好的投资方案。内部收益率就是净现值为0时的收益率,反映投资的使用效率。在整个项目寿命期内,按利率=IRR=24%,存在未收回的投资,在寿命期结束时,投资得到收回。另外内部收益率不仅受期初投资规模的影响,而且受每年净收益的影响。每年净收益越大,收回资金速度越快,IRR越大。
  (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单因素下的经济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单个不确定因素变动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即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所的敏感性分析,称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分析指标为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1)绝对测定法。假设各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动,找出各因素变动使的净现值为0时的临界点,然后再根据结果,选出最敏感的几个因素进行相对测定,以便详细观察各敏感因素的变动对净现值的影响程度。若投资额变动率为A,销售收入变动率为B,税率变动率为C,成本变动率为D,残值变动率为E,使用年限变动率为F。第一,其他因素不变,投资额变动时:NPV=-100*(1+A)+(40-4-11)*(P/A,0.1,14)+20*(P/F,0.1,14),当NPV=0,得A=89.44%。第二,其他因素不变,销售收入变动时:NPV=-100+(40*(1-B)-4*(1-B)-11)*(P/A,0.1,14)+20*(P/F,0.1.14),当NPV=0,得B=33.72%;第三,其他因素不变,税率变动时:NPV=-100+(40-40*(0.1+C)-11)*(P/A,0.1,14)+20*(P/F,0.1,14)。计算NPV=0,得C=303.53%;第四,其他因素不变,成本变动时:NPV=-100+(40-40*0.1-11*(1+D)*(P/A,0.1,14)+20*(P/F,0.1,14),当NPV=0,得D=110.37%;第五,其他因素不变,残值变动时:NPV=-100+(40-4-11)*(P/A,0.1,14)+20(1-E)*(P/F,0.1,14),当NPV=0,则E=1698.46%;第六,其他因素不变,使用年限变动时:NPV=-100+(40-4-11)*(P/A,0.1(14*(1-F))+20*(P/F,0.1,14*(1-F)),当NPV=0,则F=67.86%。即其表示的经济含义:其他因素不变,投资额减少89.44%时,当销售收入减少33.72%,当税率增加303.53%,当成本增加,当残值110.37%;减少1689.46%,当使用年限缩短67.86%,即使用年限为4.5年时, NPV=0,方案变得不可接受。(2)相对测定法。根据此项目各年的现金流量(表3),基准收益率10%,计算期为14年,由于对未来影响经济因素环境的某些因素把握不大,投资额、销售成本和销售收入均有可能在+10%和-10%之间的范围内变动。以下分别就上面的三个不确定因素做单因素变动的敏感性分析。设投资额为K,年销售收入为B,年经营成本为C,期末残值为L,用内部收益率指标评价方案经济效果,计算公式:-K+B(P/A,IRR,14)-C(P/A,IRR,14)+L(P/F,IRR,14)=0。通过以上过程计算求得:IRR=24%。下面用内部收益率指标分别就投资额、销售成本和销售收入三个不确定因素做单因素变动的敏感性分析:第一,设投资额的变动百分比为Y,投资额变动后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公式:-K(1+ K)+B(P/A,IRR,14)-C(P/A,IRR,14)+L(P/F,IRR,14)=0;第二,设销售收入的变动百分比为X,销售收入变动后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公式:-K+B(1+X)(P/A,IRR,14)-C(P/A,IRR,14)+L(P/F,IRR,14)=0;第三,设经营成本的变动百分比为Z,经营成本变动后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公式:-K+B(P/A,IRR,14)-C(1+Z)(P/A,IRR,14)+L(P/F,IRR,14)=0。将有关数据及设定不确定因素的变动百分比均为10%。相对测定,即分别将这几个因素增大10%,减少10%,观察NPV的变动情况,如(表4)所示。在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定价策略和销售策略都不一样,对于本方案来说,最敏感的因素就是销售收入。在决定是否采用本方案的决策之前,应该对未来的投资销售收入及可能的变动范围做出更精确的预测估算,全面考虑可能影响销售收入的各个因素,并作出详细分析。如果销售收入下降33.72%的可能性很大,则意味着此方案有较大风险。另外严格控制成本也是提高本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投资额,就本方案来说对整个项目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从经济角度看,在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能节约投资额,当然更好。
  三、结论
  在本项目中简要介绍了项目风险评估的几种方法,并重点对敏感性分析方法对A企业做了具体分析与应用。敏感分析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有关因素发生某中变化对某一个或一组关键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技术。其实质是通过逐一改变相关变量数值的方法来解释关键指标受这些因素变动影响大小的规律。其应用广泛,主要是在求得某个模型的最优解后,研究模型中某个或若干个参数允许变化到多大,仍能使原最优解的条件保持不变,或者当参数变化超过允许范围,与那最优解已不能保持最优性时,提供一套简洁的计算方法,重新求解最优解。在分析过程中主要应用净现值指标内部收益率指标进行测算,借助excel电子表格进行计算、验证,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对投资额、销售收入、税率、成本、使用年限、残值等指标进行绝对和相对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