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医院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清偿等业务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执行和控制等工作的总称。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发展与稳定。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1.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方法保守。目前,多数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观念陈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医院财务部门的财务工作仅侧重于日常的会计核算、记账和报账等基础会计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财务管理意识淡薄;有些医院的财务管理,只重视资金的管理,而忽视了实物的管理,导致医院财务账目混乱、账实不符等情况。
   2.医院预算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多数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不规范、不科学。首先是医院领导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对于医院预算管理的宣传不够,其他预算职能部门员工还存在传统的观念,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造成医院的预算执行力度不够。其次,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缺乏科学的考证与沟通,编制随意性强,预算编制不规范、不科学,资金运营效率较低,预算编制流于形式。
   3.资金、财物管理存在着失控现象。当前,多数大中型公立医院的职工几乎都在千人以上,资产总额、年业务收入也已达亿元,年门诊人次高,住院人次高、业务量大,科室多,资金取得涉及部门很多,流程多。另外,对于医疗器械、设备的采购核算等由分部门执行,由于分管财物人员的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导致账实、账账不符,给医院资金、财产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4.缺乏风险意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目前公立医院的资金补偿90%靠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进销差价两种来源,如果医院长期经营管理不善,收不抵支,就会出现被兼并及淘汰的可能,医院的生存就危在旦夕。
   5.投资管理存在盲目性。投资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投资存在盲目性,医院采购部门未曾分析设备的服务需求和医院的实际资金支付能力以及设备的投资回报率,就盲目购进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造成医院资金的浪费。
   二、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应做好的工作
   鉴于目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结合笔者所在的医院现状,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医院要面向市场,进一步树立市场意识,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除以人为本,综合治理,更新观念,强化职工市场意识外,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主要课题,因此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强化财务管理职能至关重要。医院要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轨,从经营管理入手,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加强经济核算和效益分析,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更新财务管理观念的关键是院领导和财务人员要有资金成本观念、效益观念、投入产出观念,进一步确立新观念和发扬创新精神,这是搞好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因素,有一支高素质的财务队伍是搞好财务管理的前提和关键。
   2.强化医疗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分析,完善目标成本责任制。医疗服务活动中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是医疗成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经济活动的主体,更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对象。医疗成本核算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医院竞争能力的关键,也是医院深化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低医院各项成本。
   在医院财务管理上,要建立成本、费用控制中心,科学地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层层把关,严格控制,实现医院成本的最小化。要树立成本意识,划分成本责任中心,明确各部门的成本目标和责任,并与职工个人的利益挂钩,提高医院成本竞争能力。要对医院实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管理。通过研究市场变化,调整成本管理重点,降低成本。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成本控制制度和牵制制度,切实加强卫生服务各环节的成本管理。建立成本报表和分析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馈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拓宽成本考核范围,变目前的定额成本法为目标成本核算法。
   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健全资金管理体系。资金是医院业务活动得以持续运行的基本保证,是医院的“血液”。要建立资金管理责任制,抓好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医院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挖掘内部资金潜力,狠抓货币回笼,调整库存结构,压缩存货资金的占用,增强医院的支付能力,提高医院信誉。
   要加强医院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加速资金周转。财务人员要做到:(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所有固定资产设账建卡,建立大型医疗设备跟踪制度。(2)将流动资金作为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推行药品代销制度,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加强门诊、住院收费管理。(4)减少药品及材料在医院内部流动环节,缩短周转时间减少实物占用。(5)合理使用资金,使资金投向临床、人员培训、科研等。(6)对结算资金应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报销审批制度。(7)分析、评价资金使用效果。
   4.强化预算管理,发挥预算功能。预算管理是当今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能否获得有价值的经济信息,抓住机遇,是自如地驾驭卫生服务市场的关键。目前许多医疗机构没有经济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信息反馈能力较弱,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显得被动落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在预算上下功夫,要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市场信息,超前提出财务预算,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财务决策,使财务管理从目前的被动应付和机械算账转变为事前控制和科学理财,充分利用资产负责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工具,发挥预算功能。
   围绕预算执行结果,考核预算实施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医院的预算与实际执行的结果总是有一定的差异。医院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工作记录和考核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并将实际数与预算相比较,借以评价各部门的工作实绩,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强化会计控制。
   5.强化制度化管理。财务管理是涉及各方关系和矛盾,因此,必须以制度来管理,并使之涵盖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制度要有严肃性和强制性,能够约束和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医院的有关规定,同时要检查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达到预期目标,避免人为因素左右和影响医院经济的运行。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资金来源一方面靠财政补贴,而主要还是靠自身的医疗业务收入来取得。因此,医院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在医院的一切经济活动中,医院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都与医院的财务管理有关。作为医院经营管理的重点之一,财务管理已愈来愈示其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