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金融创新支持台州低碳经济发展

  一、低碳经济发展综述
   近年来,发展低碳经济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努力寻求经济复苏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世界各国逐渐对发展低碳经济、调整能源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达成共识,使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逐渐成为全球新一轮经济竞争的重要指标。
   低碳经济是指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形态,其特点是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模式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而碳金融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碳交易中介服务以及碳指标交易等。{1}
   随着全球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形成共识,“低碳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几乎各个行业都面临着技术创新的挑战。低碳经济最终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但在目前,大部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成本高昂,远远低于市场追逐的基本回报率。在技术商业化尚不成熟,而减排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一方面除了政府采用传统的宏观调控政策促进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之外,另一方面就是要采用市场化的机制来引导私人资本投向低碳行业。
   可见,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市场化问题和金融创新的问题,而其中金融创新则是技术创新的保障。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应对,把握市场机遇,不断完善自身机制,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参与到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去。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一环,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经验表明,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只有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利用那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资金的流动,才能把资源合理的分配到低碳行业中来。
   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发展低碳能源产业等朝阳产业,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而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则起着集聚巨额资金、调剂资金余缺、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因此,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必然会产生对商业银行产品或服务的新需求,进而推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产生对商业银行创新产品、服务的需求。商业银行投资低碳能源产业,不仅促进了低碳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会增加自身新的盈利增长点。
   我国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势头对碳金融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但是由于发展时间有限,国内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尚不熟悉,只有少数商业银行关注“碳金融”。从国际碳交易整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从事的业务仍然相对单一,而且主要集中在产业下游和附加值较低的环节。在相关衍生金融产品开发等领域,我国商业银行依然滞后。
   二、台州医化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台州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企业诞生地,是我国两大经济模式之一的“温台模式”的创始者。改革开放30年来,台州从一个地理封闭、基础薄弱的农业地区,到如今中国东南沿海的制造业新兴之城,彰显了台州人敢于创新,勇立潮头的实干和创业精神。但是,台州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台州医化行业一直是台州主导产业之一,2008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18.3%。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其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要求却不断提高。两者形成尖锐矛盾。政府为此对医化行业进行整顿,关闭了一大批治污不达标的中小企业;同时停止审批外沙、岩头医化企业的新项目,从而导致医化行业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一方面医化行业为台州贡献了巨额利税以及为社会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政府又面临着民众要求提高环境质量的强烈呼声及创建国家模范环保城市的双重压力。分析医化行业阻碍台州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首先,台州医化行业对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产业层次低下造成的,因此如何提高台州医化行业的产业层次实为避免台州环境污染的根本之道。从台州医化产业结构看,大体上是化工――医药中间体――医药原料药――制剂这样一个体系。{2}其中化工、医药中间体及医药原料药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大,而制剂的影响则较轻。医药中间体及医药原料药是台州的强项,产量约占医化产品的50%,而制剂则为台州的弱项,仅占医化产品的7%。从减轻及控制污染的角度看,台州医化产业需要向制剂及成品药转移。而制剂及成品药对设备要求较高,投资额较大,这就涉及到资金的供应问题。
   其次,医化基地的筹建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医化基地是医化企业集聚的载体,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将会影响医化基地的发展速度。以临海川南浙江医化基地为例,由于缺少资金来源,到目前为止,园区尚未建成污水处理系统及固体焚烧中心。由于环保体系未跟上,医化企业无法向园区大规模转移,园区内企业也无法向环保部门申报新项目,导致园区发展相对偏慢。因此,如何为企业筹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构成了医化行业发展的焦点之一。
   三、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碳金融业务,助推地方经济腾飞
   总结上面几个问题,可以看出金融行业有义务支持台州医化行业布局的调整,努力建立医化行业的投融资体系,促进医化行业的基础建设及产业升级,为台州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针对台州医化行业面临的问题,金融银行需要兼顾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自身盈利的最佳结合,适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台州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台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金融创新可以从下几点着手:
   1.大力推进绿色信贷,积极支持节能减排。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安排部署,不断修订和完善支持绿色信贷发展的信贷政策和措施,运用信贷政策对资源进行导向,引导医化企业加大先进技术的引进、节能项目等的推广。同时加强授信管理,严格信贷投向。在发放信贷时,严格执行绿色信贷机制,严格信贷准入条件,强化对信贷资金用途的审核与监测。加强贷后管理,确保绿色信贷的用途。对于前期已投入环境不达标的医化企业和项目的信贷资金应加强风险监测。通过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整改规范,或停止贷款支持,并采取措施保护已发放的贷款。加大对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的信贷支持,大力支持大陈岛风力发电项目、台州供水二期工程、黄岩生态填埋场、南洋科技太阳能薄膜项目、星星集团等项目。通过银团贷款增强绿色信贷实施力度,提高绿色信贷资金实力。
   2.发行绿色经济债券或设立减排基金。可由金融机构牵头发行,专门将资金用于低碳经济项目贷款,所募集的资金用于低碳环保行业基础建设以及大型减排项目的上马。严格审核企业的环保资格,鼓励和支持符合低碳经济特点的企业和项目。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绿色债券。
   3.建立台州地区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机制。联合相关部门根据每户企业的规模、清洁技术、排污情况,将排污总量指标,分配到每户企业。规定配额指标可自由交易,银行不可以向超额或不足的企业发放贷款。银行制定与单位排放量相应的单位信贷资金,或根据企业使用配额指标计算最大信贷投放量,按比例发放贷款,遇有违规行为可暂停发放。对于企业中长期贷款,银行可根据企业历史排放情况,保守估计贷款期的排放总量。
   4.创新综合金融服务,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如推出清洁发展机制金融服务、提供CDM项目财务顾问服务等,通过为低碳项目提供以清洁发展机制财务顾问业务为代表的投行业务,以创新型的综合金融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国门,通过参与清洁发展机制获得碳减排收益,使银行与企业之间加深业务合作、实现双赢的局面。
   后金融危机时代,传统金融业务的发展受到诸多制约和挑战,而低碳经济将成为金融业新的赢利点,也是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自身盈利的最佳结合点和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契机。银行业只有展开创新和探索,不断推出新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才能完成它所肩负的重要社会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