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企业实物资产管理初探

企业实物资产,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载体,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组成,然而,企业尤其是连锁商业企业,其实物资产一般体量大、分布零散、资产转移移动频繁等原因,使核实资产、明确责任、实现对实物资产的有效管理就成了困扰企业的一个管理难点问题。如何随时准确摸清企业家底、把企业财务每年年终耗时耗力的大规模集中实行的清产核资工作转化成企业日常流程化的资产管理行为?如何改变清产核资工作边清边乱、无法随时全面撑控企业资产实际状况的局面?如何提高对企业各项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资产管理行为的计划性、目的性管控,有效降低重复或不合理投资、提高资产购置、资产处置的科学合理性?如何有效提高企业投入资产对生产经营的最大贡献?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引发了对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的初步探索。
  企业财务要从简单的核算职能提升到财务管理的层次,财务必须在企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分析四方面有较大突破和提升。在提高企业全面管理,强化企业基础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一般会设置专职和兼职的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但实物资产管理管什么、怎么管、怎样层层落实资产的管理责任?却一直众说纷纭。其实,资产管理范围很广,既包括实物形态资产,也包括非实物形态资产管理,既包括资产的投资计划审批、组织采购,也有资产生命周期的运行管理和处置管理,是一个资产从进入企业直至其生命周期结束后退出企业的全过程管理,其间,尤其以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盘点管理最为复杂烦琐,所以,企业资产管理应该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先从繁锁的实物资产日常管理和盘点管理入手。为此,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实物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实物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即相关联又有区别,会计核算注重的是实物资产的价值计量,实物资产管理注重的是使用实物的状况,在业务流程上,实物资产管理应位于会计核算的上游。也就是说,实物资产管理不管是制度、业务环节、资产管理应用软件等各方面都应该从当前会计核算工作中相对独立出来,但又要与会计核算结果进行对接,使实物资产管理既有具体资产价值计量,又具有其自然属性和物理形态描述的一个有机整体。
  二、建立实物资产日常化管理机制
  实物资产与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一样,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载体,为什么就不能如现金、银行存款一般解决账实核对的问题?主要是实物资产没有象现金一样健全其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的盘点机制,形成现金日清月结的日常化工作流程,假如现金、银行存款也是一年或几年盘点一次,那肯定也要出问题。因此,实物资产管理也应该建立一套能够长期执行,并且便于执行的资产盘点机制,通过梳理、提炼实物资产管理行为,使之形成一套流程化的日常业务。通过流程化、业务化的管理行为,确保实物资产随时帐实相符、资产使用管理部门人员责任明确。
  三、落实实物资产管理责任
  实物资产日常化管理的主要难点在于责任落实。由于实物资产体量大、分布散、资产使用和管理人员变动带来的资产转移和移交频繁,使具体资产的管理责任难于落实。因此,要落实实物资产管理的责任,必须遵循用、管统一的原则,使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让每一项资产在任何时候都有人管,并为此建立相应的管理、考核制度,设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硬性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纳入资产管理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的绩效考核内容,进行单项考核,及时兑现考核结果。
  四、为管理者提供资产管理决策依据
  企业的资产购置和资产处置管理决策,需要了解相关资产现有价值信息、资产物理状况信息,为资产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使资产管理决策更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现时有价值的资产信息不仅需要了解具体资产的动态价值计量,也要对实物资产的自然属性和其物理形态变化拥有详尽的记录描述(包括资产的原始物理信息以及资产维修、改造、更换、调整等变化信息),使实物资产管理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管理系统,随时给管理者提供具体资产全面、详尽的管理信息,便于管理者对资产投资处置进行决策,使企业各部门资产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基于这些思考,为有效解决管理的难点问题,达到预期的资产管理目的,需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
  通过对实物资产具体管理行为进行梳理、提炼,对资产管理业务流程进行重塑,规范了实物资产进入企业后直至退出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资产具体运行过程的流程化操作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以制度的形式,将资产管理业务制度化、流程化和规范化。
  首先是明确实物资产及其管理部门、管理人,确立实物资产监管人角色和资产使用责任人角色。其次,将实物资产管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日常业务,对资产新增、内部转移、资产减少、维修维护、出租出借等日常业务流程、业务环节、单据流转、参与人员进行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岗位工作描述,形成与实物资产采购验收、会计核算既有区别,又相互衔接的业务流程体系,确保实物资产信息在各业务模块之间有序、及时传递。再次,对实物资产盘点工作的组织方式、盘点范围和盘点工作内容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如实物资产的打码、资产维修、改造、转移及出租出借业务的处理、手持扫码器上部门抽盘资产任务的下载、资产盘点结果的考核及兑现等。最后,建立完善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度,如实物资产日常转移变动、出租出借等进行系统流程审批、登记。
  二、开发实物资产管理系统软件,为管理行为提供信息化保障
  根据实物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对业务数据组织的要求,为提高实物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实现实物资产管理系统操作流程与实物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的统一配套,把实物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各环节进行软件功能化,通过按月从财务核算系统取数、更新各项实物资产动态价值计量的方式,确保实物资产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内资产的一一对应,并保障实物资产系统内资产信息的全面完整。按照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尽可能全面反映资产自然属性和其物理特性的要求,实物资产系统对每项资产属性进行分类归集,收集了资产地理位置、数码图片、资产特性(如房屋结构、楼层,车辆品牌、牌号、发动机排量等)和维修改造记录等信息。对实物资产日常转移变动、出租出借等进行系统流程审批并登记,对出租出借资产合同进行管理和合同到期系统警示。在资产盘点方面,突破采用手指、口述、眼看的传统盘点模式,将现代物流的先进理念引入资产盘点工作,对实物资产粘贴条码标签,通过手持扫码设备扫描标签,实现对实物的盘点,有效提高盘点结果的可靠性,使盘点工作过程变得更加有序和可控。
  三、落实责任到人
  实物资产管理的主要难点在于责任落实。通过对存量实物资产组织全面清查盘点,把每项实物资产的管理责任逐项落实到人;对于新增实物资产,按照业务流程于初始环节明确管理人。所有资产管理信息发生变动均需要有支撑依据及审批,最后,通过统一组织盘点,对某一时点实物资产项目的地址、使用人等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现场检验,将盘点结果作为考核落实责任的重要手段,做到资产与人在管理全程的紧密捆绑,做到每项资产都有管理责任人。




  四、配备相关岗位及人员
  为保证实物资产管理各业务能够顺利运行,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在企业内设置资产管理部门,并依据实际情况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将资产管理的具体业务常态化和流程化,确保实物资产管理系统正常运行,保障管理资产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的组织和实施,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充分预计实施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工作的艰巨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各实施阶段的目标、工作内容、责任部门、时间要求,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如对历史入账不规范形成的大卡片如何折分资产项目等,做到有备无患。
  通过在企业内推行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对资产管理行为进行流程化、常态化和规范化管理,使企业资产管理达到如下效果:
  1、使企业资产配置更加合理
  通过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适时撑控各部门管理使用的具体资产状况,对各部门提出的资产购置要求,更能结合部门实际生产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据审批,便于有效控制企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同时,对部门报废资产,也能根据该报废资产的运行记录,做出合理的处理意见。从而使企业资产配置更加合理,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
  2、有效进行资产占用成本核算
  通过加强企业资产管理,及时调整各部门使用资产状况,在企业内部经营效益考核中,提高了部门资产占用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引导各级管理部门对资产效益贡献的分析,对盲目投资和盲目处置资产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降低了企业成本费用,从而提高了企业资产贡献。
  3、明确资产管理责任,杜绝企业资产流失
  通过加强企业资产管理,把每项实物资产的管理责任逐项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明确了各项资产管理责任,通过常态化的资产盘点,使每项资产随时都有帐可查、有物可清,堵住了资产管理漏洞,杜绝企业资产流失。
  六、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资金管理与资产管理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资金管理是价值形态的管理,资产管理更侧重于物质形态的管理。实物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企业必须将实物资产管理贯穿于企业的资产管理过程,通过规范管理行为,实现实物资产管理日常化、流程化,有效解决长期困扰人们的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的问题,使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常态化,防止前清后乱。此外,企业管理决策层还应在稳步推进实物资产日常化管理的前提下,向企业实物资产管理业务的上游和下游延伸,使之成为一个覆盖更完整的体系,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