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问题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是在短期内出售获得收益,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并非长期持有而是短期的,这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区别于其他金融资产的最大特点。因此,在账务处理中会显现一些特有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以出售为目的而持有的短期金融资产,是为了赚取差额利润从二级市场购入的不含长期股权投资的基金和股票。经过确认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其变动计入金融资产的当期损益部分,在进行核算时,不转记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在2007年新增加的一个会计科目。当时推出这个科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现在的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市场交易,与原来的短期投资类似,但又不尽相同。
  (一)特点
  1、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初次确认时已经确定了其持有目的是为了短期获利。同时,该资产具有活跃市场的作用,通过活跃市场能取得公允价值。其次,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不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2、就其对于会计的原则来说,进一步满足了现行会计准则体系的目标理念要求,符合了国家纳税处理的原则,对于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的处理,又便于纳税管理。按照我国税法的规定,对于实际实现的投资收益,企业才有纳税义务,对于未实现的投资收益,企业则没有纳税义务。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处理,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全面反映了对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贡献。企业的收益,一般来说,应该直接用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来量度,这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观念,更为注重事项实质和交易,重点反映了交易、事项的完整的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不仅确认了资产持会可能带来的未实现收益,还反映了由经济业务带来的相关的现实收益。
  4、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准确的会计信息,更加强调了决策有用观。企业批露的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准确的反映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而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企业的资产,更能真实、完整、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交易性金融资产风险较大,价值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更加强调了决策有用观念,所以说,企业对于该类资产的管理,应当更加注重。
  (二)拥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投机、套期、保值:
  1、取得的目的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如是以赚取差额利润为目的而购入的股票、基金、债券等。
  2、以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需要为基础,将某些金融资产组合从事短期获利活动。
  3、属于衍生而不含有效期的工具。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同点
  在实务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经常被混淆,主要有两点相同之处:一是主要表现形式相同。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为在活跃的证券市场上购入债券和股票。企业购入的一项证券或股票,既可以被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也可以被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二是采用计量模式相同。任何资产初始入账成本即为其在市场上通过交易取得的成本。而对于出售的资产的计量,采用市价。其计量模式为“市价一市价”模式,区别于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摊余成本的“市价一成本”计量模式及长期股权投资的“市价一权益法”模式。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时,主要设置的科目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下设二级科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购买时发生的费用以及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期间取得的收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实现的收益或损失,计入“投资收益”;还有于二级科目“公允价值变动”相对应的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主要会计处理
  1、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本身的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实际发生的费用,借记“投资收益”;如果价款中包含尚未发放但已宣告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则借记“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按照实际给予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时,应借记“应收股利或者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项目。若收到利息或现金股利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
  3、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差额的,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科目;反之亦然。
  4、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要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为“银行存款”,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二级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同时,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资产核算
  交易性金融资产财务的核算包括资产取得时,持有期间以及资产处置时:
  (一)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它应该是按照公允价值初步确认通过损益事件相关的交易成本的金额获得;如果付出的代价已宣布现金股利或的,应收款项应分开处理。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其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或者资产负债表日举行债券票面利率的利息计算时,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如果高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借记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差额的,反之亦然记录。
  (三)资产处置公司出售持作买卖的金融资产,其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交易最初记录在处置的时间来调整公允价值的变化之间的差额的金额确认为在同一时间的投资收益。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方法
  借记:“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银行存款”、“交易性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其成本也成为初始入账金额 ―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
  (五)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方法:
  公允价值大于账而余额差额的: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不及账而余额的,作相反分录。
  把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本年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作相反记录。账务处理的结果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期末无余额。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的问题
  (一)缺乏资产计价的可比性。购买价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却不包括和它相关的交易费用。类似可做为金融资产出售的,它的初始确认金额需包括购买价以及相应的交易费用。以上两种资产都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它们初始确认金额的计量标准却并不完全相同。其他资产如固定资产、原材料等资产的入账值除了买价也都包含其他费用。新准则规定,进货费用也需要计入库存商品的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标准与其他资产并不相同,不同资产之间的计价缺乏可比性。
  (二)不能正确真实的反应转让时的损益。获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主要是为了在近期内出售而后获利。差价即是出售收入扣除交易性的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在现行准则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不包括在获得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按现行标准规定计算会得出不准确转让损益的结果,而导致相关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下降。




  (三)在持有期间出现利润虚增,出售利润信息混乱,按照现行的新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期间所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数应当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直接转入当期损益;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原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数转出,同时计入“投资收益”以及与他相关的账户。
  
   五、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的改进方法
  为了更好地做相关的账务处理,应当采取的措施可以有:1.资产取得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2.改变“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账户性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交易性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产生不断变化,但这些在资产负债表上应该未反映属于实现的损益,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化不能直接作为当期损益的组成部分。另外,由于我国现行的是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跨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企业在第一年期末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入“本年利润”核算方法继续保留,这样便不会出现第一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次被结转入“本年利润”,而出现利润虚增的情况。同时,为了使企业核算跨年交易性的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更为方面,还应建议企业设置“跨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附表”。在第一年资产负债表日,将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的期末余额登入附表中,在出售时,将该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产生额以及第二年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的期末余额登入附表中,核算本项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
  
   六、结论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损益进行的账务处理,是从会计工作上对于该项投资收益进行的动态计量过程,分别计入损益表上。当在有价证券市场上的价值高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时,传递企业持有的投资收益情况;有价证券市场上价值低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的,要及时披露企业的相关损失情况,应满足信息全面披露的要求,并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也会因此而全面公允,可以清晰传达企业的真实资产情况,提高资产负债表的准确性、实用性。在金融市场稳定程度不够时,期末报表对外部公布的日期会相对滞后,在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占企业的总资产比重相对较大的情况时,现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将并未实现的收益反映在利润表下,就会让投资者对该企业的盈利情况产生错误判断,这是因为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未实现收益,在报表编制日期、投资者分析报表日期间隔相对较长时,或者金融市场波动幅度较大时,报表日的该项投资公允价值、该项投资最新市场价值是已经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的,就会影响到投到资者对该公司进行的评估和市场定价,投资者就难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所以说财务报表信息应向投资者准确的提供公允价值计量下的该资产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