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后投资理财方向改变探索
引言
“十二五”规划是我国对于国家经济以五年为时间段进行的中短期规划,体现了我国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的把控,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十二五”规划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于未来五年内经济发展提出了多项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最为重要的是:未来五年内中国将会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的结构改变,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从强国向富民的发展重点的转变,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引起来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解读和相应分析
(一)“十二五”规划政策摘要
“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做出了方向性和指导性的规划,对于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经济的发展深刻的影响着投资理财的方向,对“十二五”纲要进行解读,可以得到下面的理解:
1、传统能源产业稳步发展
能源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对于其发展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我国第三大能源煤炭资源的开采,在总结“十一五”规划计划7.5%使用率,实际达到11%的经验上,“十二五”规划采用扩大备用煤炭能源开采量计划,规划目标产值41亿吨/年,以保证工业能源供应,能源产业发展更具有计划性。
2、基础性产业高速优质发展
基础性产业,例如电力,铁道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发展影响着众多相关行业发展,也会影响到对其进行投资的关注度。
铁道部对于“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铁路建设加快发展,预计新线规模将要达到三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预计将达到十二万公里左右,与“十一五”相比,投产新线增长幅度高达87.5%。大幅提高运输能力,能加快我国的经济内发式增长,加大铁路运输覆盖范围,对于某些地区的发展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电力发展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对于其电网建设,“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电力供应,预计投入资金达到2039亿元人民币,在“十一五”基础上继续发展。电力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内发式增长,效果是长久,日益显现的。
3、民生、民营成为发展方向
“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将要实现从国强向民富的转变。具体包括如下方面:其一就是继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其二,提高公民保障力度,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卫生,收入方面,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将个人看病承担费用比重减至30%左右,提高居民收入和可支配性资金等。
(二)对于目前投资理财方式影响
“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引作用,对于企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进行理财规划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性作用。
1、现金规划中加大备用金规制
“十二五”规划对于经济发展重点转化为民生方面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GDP计划达到7%的基础上,目标居民收入增长高于7%的幅度。随着民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的同时,结果必然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收入普遍呈现出上升趋势,如2011年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增长17.9%,城镇居民提高14.1%,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物价水平就会随之而出现上升趋势。因此,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理财规划中留置备用资金数额,则可能出现一定的问题。
虽然留置较多数量的备用资金会造成机会成本的损失,但是在总体数额较小的情况下,这是合理减小理财风险,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理财规划的基本的出发点。因此,对于现金规划中的备用现金规划,应适度加大数额。
2、投资产品对于股票、债券观察为主
股市中股票的变化情况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危机的应对逐步取得成功,且从“十二五”规划的解读中,我们发现对于企业的发展的轨迹,进行了较好的规划。具体包括上述的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煤炭能源企业和经济快速发展动力的铁路事业,电力事业。
那么在进行传统股票类投资时,在关注企业发展远景时,应当对于民营企业,煤炭行业和之前地理位置较为不优越的企业予以适度的关注,因为其随着运输、电力等发展约束条件逐渐消除后,必然会在“十二五”规划时期涌现一批“黑马”。
二、结论
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出现了变化,由此,我们进行了理财规划方面的改变的初步的探索,并得出了对于个人基础性现金理财应加大备用金,对于传统类股票投资应加大关注借助政策发展的“黑马”企业,而不是一直关注于以往企业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