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对低碳酒店发展的启示
引言
一场全行业的变革正在发生,“低碳酒店”来袭,低碳就是利润!我们已不在驻足于一个口号,我们的消费可以创造“绿色”。
一、能源短缺“催生”低碳酒店
经济要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能源越来越短缺的现状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低碳酒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酒店是给外出的人提供一种家的感觉,甚至是精神的栖息所。但酒店碳排放量十分严重,却成为了城市的巨大污染源。国家建设部数字表明,我国每年的新开工建筑面积80%到90%达不到国际节能标准,2008年建筑能源占全国能耗的28%。由此,酒店行业势必要向低碳经济方向转变。近年来,酒店行业似乎也意识到了低碳经济的竞争优势,逐步将环保低碳的理念运用到酒店的建设和经营当中,秉承着“节省就是利润”原则进行管理,倡导低碳节能。低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
二、低碳酒店概述
(一)低碳酒店定义
随着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这是一场改变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球性革命。选择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并创造价值、形成自己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企业通过重新审视自身的生产流程、市场定位、供应链价值链组织,在酒店建设和经营当中植入低碳环保理念,引领了一种时尚,一种创意。“酒店也低碳”响应了政府的号召,顺应了政策,更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在低碳中创造效益,在效益中创造低碳”的经营不仅能大幅提升酒店的盈利能力,降低酒店营运成本,更能塑造酒店的社会形象,突显经济与社会共赢。。
(二)低碳酒店的重点
1、酒店作为建筑体的碳排放
酒店作为建筑体,它的能耗是相当大的。建设部统计,2008年建筑能源占全国能耗的28%,建筑的热损耗方面,窗户是40%,玻璃窗是40%到50%,屋顶是10%。 而我们要创造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酒店能源的碳排放
酒店要维持正常运营,尤其是大型酒店,能源的大量消耗不可避免,从而导致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大,已成为闻之色变的城市碳排放污染源。如酒店餐饮的燃煤及客房供暖的燃油锅炉,排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氮氢化合物和二氧化硫等气体。一座中等规模的三星级饭店,一年大约要消耗1400吨煤的能量,可向空中至少排放4200吨二氧化碳、70吨烟尘和28吨二氧化硫,酒店能源费用的支出占营业费用的比例已达8%至15%。
三、国内低碳酒店发展现状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酒店也越来越多的融入了低碳绿色的理念。部分酒店开始引入低碳装置,加快材料、污废水的处理,以及更换温度、照明调节装置。绿色酒店借山、借水,充分利用自然风景,真正使自己“低碳”起来实现环保,让绿色成为一种生活目标,将低碳变为一种时尚。
位于杭州绿城千岛湖的喜来登度假酒店,是低碳酒店的范例。酒店空调系统的用水是取自千岛湖30米以下的地方。每个房间配有自动感应的温度调节装置,降低了电能耗,从而节省了空调用电量。并且该酒店是利用纯天然的太阳能提供热水。
但国内只有少数几个酒店开始践行低碳思想。大部分还是传统模式,在实施低碳环保的口号下并没有在各方面落到实处, 只是打着绿色低碳酒店的旗号,并没真正使酒店盈利且环保。
真正的低碳是将低碳观念深入消费者内心。《中国联合商报》的记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走访了几家连锁性酒店。据酒店的服务人员说,客人有时候会开着电视和空调就出去了,并且他们需要时不时的为客人添加一次性用具。经常地,客人退房的时候会把一次性用具都拿走。记者发现这几家酒店都是以简约、舒适的风格为标识,酒店房间和走廊里都贴着节约用水等宣传低碳的图标,但记者并未发现酒店实施哪些行之有效的互动方式让“低碳理念”融入顾客意识中。由于低碳酒店要达到低碳的标准,需要酒店的建筑设施,排放设施,供水供电设施必须能够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而环保设施的成本会大幅增加酒店的成本费用。这样的话,低碳酒店只能望尘莫及。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打造低碳绿色的酒店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除此之外,我国现在关于规范“低碳环保”酒店的法律法规也尚未出台。主要停留在宣传阶段,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与法规,实际操作性较差。主要是国家对这方面不重视,缺乏一些相应的鼓励措施。国内对于低碳酒店这种经营理念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标准,在国内这种零星级的低碳酒店凤毛麟角。政府大力提倡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若能顺应政策的号召,在细节上加以约束,对低碳酒店实施优惠,重点突破,低碳酒店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四、国外低碳酒店发展案例
(一)日本轻井泽的温泉酒店虹夕诺雅简介
“虹夕诺雅”温泉始于1904年,是轻井泽高原的老牌温泉酒店,具有上百年的历史。这里的有不需用冷气设备的客房。轻井泽这块地方即使是在盛夏,夜间的室外气温会降到摄氏十几度。配套使用绝热和双层屋顶等方法,可大幅度减少空调设备的规定使用时间。另外也不依赖矿物燃料的暖气设备。引进地热资源利用系统从而摆脱了对灯油的依存,使能源资源的自给自足率达到高达80%的生态度假村。 虽然这里没有电视,不能用电话,甚至上网也只能去休息室。对于习惯了有“电”生活的都市人来说,可能一下子觉得无法适应。但当你泡壶茶坐在露台,看眼前以浅涧山雪水引建的人工湖景及天然山色,就会意识到无“电”生活,原来是如此写意逍遥。
虹夕诺雅酒店还独具匠心地研究出了不用空调的方法——“风楼”。即使在轻井泽夏天最热的时候,气温也仅在25℃左右。这个风楼是装建在日式小屋顶上,楼壁上有着半闭性窗口的设施。这样它会将白天的温暖空气排出去,并将夜间清爽的凉风引进来,从而使人们在室内都能享受到夜间外面清凉纯净的空气。
五、国内低碳酒店发展建议
(一)政府方面——“政府要让企业的实惠”
1、实现税收优惠政策
借鉴美国纳帕地区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我国政府也应加大财政支持。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购买节能低碳设备成本较高,如果近期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即使长远看可以带来较大利润,恐怕也不会有人做。这就需要国家和政府扶持,鼓励企业发展低碳型酒店。税收优惠可以增加低碳型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在后期,节能低碳设备会使企业大大节省的水电费、供热制冷费用,从而获利丰厚。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对国家贴补利润。
2、节减审批程序
节减审批程序可放宽低碳型企业进入市场难度。
3、制定低碳酒店标准
规范标准才可以防止不合格企业骗取国家优惠政策。
(二)企业方面
除了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外,行业本身完全可以从“自律”的角度做一些调整和改变。
1、融入企业低碳理念和塑造酒店环保形象要作为酒店的重中之重。就如GAIA酒店,通过kiosk的特殊屏幕,旅客可通过三个装置在酒店大堂内的触摸式屏幕了解酒店在节能、节水以及二氧化碳排放三方面与普通酒店之间的差别。
2、酒店要遵循低碳环保的规律,在酒店装修材料的更新换代和日常用品的选择上,都要以“低碳环保”为首要前提。借鉴日本的虹夕诺雅酒店做法,那里没有电视,也不能用手机。并且酒店研究出不用空调的方法——“风楼”。利用自然规律,为自己服务。
3、酒店要增强与顾客的默契度,让环保观念融入客人行为中,使客人在不自觉中能够为低碳事业亲力亲为,形成企业从员工到顾客统一的“低碳观念”,造就企业软实力。让顾客创造“低碳效益”,增强竞争优势。
六、结语
社会对节能的呼声唤起了我对低碳酒店研究的兴趣。而我国在低碳酒店发展方面却相对滞后,我通过研究国外低碳酒店发展案例,对国内酒店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由于地区环境的影响,国内外经营方式可能存在差异,提出的建议尚有不足。我会在今后密切关注国内外低碳酒店的发展动态,并对其做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