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金的性别收益差异分析
养老保险金 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性别收益差异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195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以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国企改革开始实施,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也随之转为国家——社会保障制。1993年,我国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社会保险机构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和比例,向企业和职工统一筹集、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养老保险基金,这是我国首创的一种新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一直沿用至今。
养老金的领取额与缴费年限相关,个人账户每年发放的养老金按照个人退休时的年龄,用个人养老账户总金额除以实际的计发月数,实际的计发月数可以根据个人退休年龄查表得到。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用完后,个人就只能领到社会统筹账户中的养老金,而社会统筹账户部分的养老金数额相对有限,此时可能会造成老年贫困。
二、我国养老金性别收益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人们退休后得到的养老金与在职时的工资相关,养老金的性别收益差异是男女在职时工资差距的延续。因此,天然的劳动力市场因素是造成养老金性别差异的本质因素。同时,我国实施的养老金分配制度对养老金的分配有一定影响,通过基础养老金账户和个人账户的划分及不同分配方式影响了养老金的分配,进而影响了男女的养老金收益。
(一)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引起养老金的性别收益差异
从劳动力的参与率来说,在世界各国,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普遍低于男性,到2008年,我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为67.5%,低于我国总体劳动力参与率73.8%。世界上其他国家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也普遍低于男性,这是由女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决定的。女性对家庭和子女都负担着重大的责任,同时,女性受教育的平均水平低于男性,以上因素导致了女性较低的劳动力参与率。
在就业形式方面,女性相比男性有更多的非正式工作,而有些单位不给非正式员工投保基本养老保险。同时,大量没有稳定工作的女性也没有被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的范围。这使得女性在养老金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相比而言,男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更大。
在工资水平方面,一般来说,女性的平均工资低于男性,由于个人账户实行基金积累制,女性缴费较低,因此,女性的个人账户中积累的资金较少;在最终养老金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造成养老金的性别收益差异
我国实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本身造成了养老金的性别收益差异。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从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方法来看,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从上式可以看出,男女在基础养老金的具体发放额度方面,男性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多于女性,个人缴费额度大于女性,同时,男性退休年龄晚于女性,缴费年限长,因此男性可领取的养老金大于女性,享有更高的保障水平。
个人账户养老金实行的是基金积累制,即用在职时缴的费来满足退休后的生活需求,减少个人的长寿风险,实现个人生命周期内的再分配。个人账户中基金积累的总额是确定的,这不利于工资低、缴费年限短、缴费额少的女职工,而有利于工资高、缴费年限长、缴费金额多的男职工。
退休年龄的设定也造成了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性别收益差异。我国规定男女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3到4年,而女性退休年龄比男性早5到10年,因此女性需要的养老金领取年限远远长于男性。50岁退休的女性可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为16年3个月,此时其年龄为66岁;55岁退休的女性可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为14年2个月,此时其年龄为69岁;两者均达不到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73.33岁。而60岁退休的男性可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为11年7个月,此时其年龄为71岁,超过了男性平均预期寿命69.63岁。假设退休时男女积累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均为50万元,50岁退休的女性每年约能得到3万元(50/16.25=3.08),55岁退休的女性每年约能得到3.88万元(50/14.17=3.53),而60岁退休的男性每年约能得到4.32(50/11.58=4.32)万元。可见男性的养老金较为充足,而女性退休后个人账户中的养老金供给年限明显不足,并且女性个人账户中的养老金年均领取额度也远远少于男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养老保险金的性别收益差异比较明显。笔者认为,应该合理应用养老金的缴费和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目前,我国收入差距很大,可以尝试通过养老金的缴费和分配缩小这一差距。确切地说,我们可以适当扩大参与社会统筹的基本养老金,缩小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比例。同时,对高收入者的个人账户资金实行累进额度提取。这种方式使得富人更多的保险费进入社会统筹,平均分配给社会其他成员,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收入差距,促进了社会公平。由于富人中男性较多,这种方式也促成了男性养老金向女性的转移,客观上使女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养老金补偿。当然,这里也应该有一定的比例限制,确切的比例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