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是风险资本与高科技相融合的产物,是现代经济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企业成长形式与融资机制,是促进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的引擎。在初建过程中,创业方依靠先进的技术优势来获取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从而成立高科技风险企业。在初始发展阶段,由于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较少、人员也较少,因此,一般称之为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一般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成长、高技术的特征。
一、平衡计分卡理论与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绩效评估的联系
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的绩效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职能管理方式,是促进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然而也是高科技中小企业职能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因为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很难适应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性需求。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是一种高速成长的企业,其绩效测评的重心在于未来成长趋势,而不在于现在的状态,更不在于过去的成效,而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以财务指标为核心,主要反映企业过去的成效,因而与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内在本质相抵触。
平衡计分卡理论与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的绩效评估存在着天然的拟合性,从而为我国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有效策略。“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card,简称BSC)的概念出现于1988年,由KPMG公司帮助Apple公司设计绩效制度时问世,后来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诺朗顿研究院总裁戴维・P・诺顿带领下的研究小组在“衡量未来组织的业绩”的研究课题中提出的。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思想体现于卡普兰与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陆续发表的《平衡计分卡:良好绩效的测评体系》、《平衡计分卡的实际应用》和《把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管理体系的基石》等三篇文章中,从而为现代企业绩效测评的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平衡计分卡理论认为,传统的财务指标绩效评价体系存在如下诸多缺陷:第一,财务数字仅能够衡量过去的决策结果,无法评估未来的绩效表现,容易误导企业未来的经营方向;第二,财务指标源于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是按照有关的会计原则来编制的、无法按照经济环境和经营政策来调整有关的数据,因此导致指标值与实际经营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三,以财务指标为中心的绩效评价体系使经营者容易过分注重短期经营结果,对企业的经营行为产生误导,并且使企业的管理人员有强烈的冲动去操纵财务数据;第四,没有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潜力,忽视企业对市场、顾客和企业职工的关注;第五,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缺乏对企业的整体社会价值的综合性判断。
平衡计分卡既是一种战略规划工具,也是一种战略部署工具,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和学习,持续改善企业内部运作过程,获得最大化的客户满意,才能获取持续的财务收益。平衡计分卡理论认为,企业的财务收益是和外部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三个方面高度地关联。企业的整体战略绩效相当于一棵大树,只有“根深”(学习创新能力强)、“枝壮”(高效的内部流程)、“叶茂”(客户满意度高),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财务绩效)。
因此,在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绩效评价管理中,平衡计分卡实现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有效结合:财务是最终目标、顾客是关键、业务流程是基础、学习与成长是核心。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持续改善内部业务流程,更好地为顾客服务,最终实现财务目标。所以,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在实施平衡计分卡时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层面,应力图维持这四个层面的均衡,保证与战略发展的一致性。
二、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本文在综合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以上分析,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将我国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运营绩效体系分为财务业绩、顾客需求、内部流程与持续发展四个要素。绩效要素主要测评企业现在的财务绩效,顾客要素主要测评企业的市场运营及发展状况,内部流程要素主要测评企业内部机制的有效性,而持续发展要素主要测评企业的持续性成长能力。其中,每个要素包含三个具体的指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测度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内容如表1所示:
三、模型检验
本研究拟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测评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是结构方程的一种特殊形式,专门用来检验理论模型结构的合理性。一般而言,理论模型与现实模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基于现实的数据进行实证性检验。
本研究基于国内某投资基金公司所属的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为样本对象进行数据收集,共选择100家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作为样本总体,数据收集方法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该基金公司所投资的对象主要为生物、医药、电子等行业,具有显著的高科技特征。样本数据均由投资基金公司提供,因而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在100份回收问卷中,本研究选择了高质量研究问卷60份,从而使样本数与指标数之比为6:1,满足结构方程验证的基本要求。
基于所获取的样本数据,本研究采用SPSS11.5和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因子负荷参数列表如表2所示:
由因子负荷列表可知,指标X6、X9与X11的因子负荷缺乏显著性。同时得因子协方差矩阵如表3所示,
由因子协方差矩阵可知,财务要素、顾客要素、内部流程要素与持续发展要素等四个因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最后,得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如表4所示:
由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可知,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最优值阀值的要求,因此,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
四、结论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本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所设计的我国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我国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的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同时,根据检验结果可知,在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第一、营销策略的实施过于保守,不能适应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第二、组织结构缺乏应用的灵活性,与高技术行业的特征不匹配;第三、后继性融资能力乏力,无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因此,这三个问题是我国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需要引起风险投资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与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