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于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探究

摘 要: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谨慎性原则在新的会计准则制度中被更为广泛地应用着,本文就针对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实务;不同角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竞争和风险在不断地增加中,会计在客观经济环境下也会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会计信息在投资者进行使用的情况下,风险信息的揭示也成为重点,这样的话,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也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就是将资本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或者将其作为中心内容,给企业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给予支持和维护,在会计实务中,它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确认和计量上的体现
哲学内涵和理论基础是谨慎性原则中所有的特性,它在会计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会计中,会计确认、计量等都是包含在谨慎性原则中的内容,站在会计计量的角度上来看,不能多计资产、收益是其中所要求的,少计负债、费用也是应该尽量少计的。
  1、资产的计价
  1.1存货的计价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都是存在于存货的计价方法。现在的市场价格已经在开始出现下降,先进先出法的采用,期末存货余额都是将最后的进价进行计算,使期末存货的价格与当时的价格相接近,这样的话,企业期末资产状况就会得到最真实的反映,最后购进的价格比较低是需要在期末存货的账面上进行反映出来的,这样资产估价就会恰到好处,不会过于高;当市场价格出现上升的时候,后进先出法就是最好的办法,发出材料的单价与市场价格尤为接近,但是最初购进或者发生的存货价值是企业期末存货的账面价值所反映出来的内容,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也就比较符合。
  1.2无形资产的计价
  在无形资产中,企业对其进行估价,应该将支出确定性、使用效益型的要求作为依据,然后计价入账。这样的话,企业中的无形资产虽然已经压低,将费用抬高,但是企业的自动财力却有所增加了,从而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在企业中就会得到快速的发展,这样的话,谨慎性原则也就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2、收益的确认
  站在谨慎性原则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不高估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2.1在资本公积中包含着债务重组收益,但是这其实并不会被纳入当期利益的损失或获得中。比较债务账面价值,相对较低的现金或者非现金资产对某项债务进行清偿的,所体现出来的资本公积,就是通过债务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和指出的现金或者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若是出现债务重组损失,那么也应该划分在当期利益损失或获得中。这样一来,低收益确认就会得到保证。
  2.2投资成本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被实施收回,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也就属于下降的趋势,而这个时候的投资效益其实就是属于当期利益的损失或获得,当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出现的净亏损进行确定之后,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范围最低之能够为零,若是被投资单位以后各期的净利润都能够实现,那么企业在对收益分配分享额进行计算的时候,其中所出现的亏损确认分担额以后,按抄过来确认的亏损分担额的金融,是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恢复,毫无疑问,这些都将谨慎性原则得到了最好地体现。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处理方法上的体现
  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地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而且谨慎性原则也在其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根据会计的相关制度,在不违反的情况下,找出一个最适合企业自身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出来。
  1.加速折旧
  折旧不断加速,可以使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得到很好地补充,由于技术的发展速度在逐渐增长,其无形损耗的发生也就成为必然,但是针对无形损耗也会有一定的补偿,这样的话,货币时间价值的损失就会得到降低,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就会越来越快。
  2.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投资
  权益法是适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根据这一方法,投资企业要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拥有的权益比例和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使用这种方法时,投资企业应将被投资企业每年获得的净损益按投资权益比例列为自身的投资损益,并表示为投资的增减。如果收到被投资企业发放的股利(不包括股票股利,下同),投资企业要冲减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
  3.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企业在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 即短期投资的期末市价低于成本时, 按市价计价; 当市价高于成本时, 按成本计价。对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 应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坏账准备, 现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规定, 应收账款计提坏账的比例和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这给企业增加了选择的空间,有利于企业抵御坏账损失产生的风险。存货跌价准备, 期末存货的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即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 存货按成本计价, 当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上所述充分体现了费用的确认宁高勿低的精神。
三、谨慎性原则在投资决策分析中的运用
  1、现金流量与货币时间价值
  事实上,在投资过程中,能够将货币的时间价值很好地掌握,就等于有了更多的机会成本,而且时间价值对于成本价值来讲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站在这个意义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费用的最终确认要么是最高值,要么就是最低值。
  2、资本成本与包含风险的折现率
  资本成本是组成企业资本结构的各种资金来源的成本的综合, 是新的投资为使股东权益不受损害而必须赚得的最低报酬率。在“资本成本”的基础上,依据不同投资方案风险程度的差别,追加相应的“风险报酬率”,以保证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更加稳定。
  3、通货膨胀对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
  通货膨胀主要就是针对上述货币问题进行阐述的,与上述内容恰好相反,一旦通货膨胀的情况出现,货币存在的时间越长就会越没有价值,若是在一个方案中,出现的通货膨胀的情况,那么在这个方案中的净现值就会出现增长的趋势。定率通货膨胀计量和增率通货膨胀计量这两种计算方法,可以将货币时间价值的现值充分地反映出来,这样的做法主要就是要将通货膨胀的影响降到最低。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理念,那就是收益的确认要么达到最高,要么保持最低。
四、谨慎原则在不同角度的作用
  1、从资产定义的角度来看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针对资产也有相应的概括,其实也就是交易、事项是在过去形成的,其中的所产生的资源主要是由企业完全拥有或者对其进行相应控制的,这个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根据这样的概括,我们就能够从中发现谨慎性原则的要求,针对那些预期不能够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任何利益的项目,企业就不应该再继续对其进行核算和列报了。结合这样的概括内容,会有以下几方面的新制度产生。
  2、从收益确认的角度来看
  站在谨慎性原则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收益
  从谨慎性原则出发,不高估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短期投资中所获得的现金股利和利息应该划分在初始投资成本收回的范畴中,对短期投资账面价值进行冲减,不再作为投资收益确认当期损益。
  第二,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而非当期损益。债务重组收益本质上属于交换资产产生的收益 负债是债务人为获得资产或接受劳务而承担的,需在未来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的偿付必须以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的方式来完成。在正常情况下债务人负有无条件清偿到期债务的义务。
  第三,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后,期末不再计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关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待实际收到时再冲减收到当期的财务费用。
  第四,对于使用借款购置和建造的固定资产,其利息资本化的时间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为标准,不再以“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为标准。
  第五,企业对财产清查中所发生的盘亏,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于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