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摘 要: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是指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等所形成的企业群体或企业集合的总称,它具有发展快,对其它产业的渗透能力强的特点。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驱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也制定了大力推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努力推动由高技术产业大国向高技术产业强国的政策。
   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
   1、制定各种专项计划,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谈起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计划,就要从863计划开始,顾名思义,863计划即是从1986年实施了中国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863计划的实施,有力的醋精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在863计划实施过程中去的了许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并且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了很大的突破,在产业方面实现了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生长点,有力的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遍地开花
   通过专项计划的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也遍地开花,尤其是各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最好依托。自从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建立以来,各地也相继建立高新区,这些高新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从产值来看,有一半来自国家高新区。
   3、高新技术产业化得到社会投资的有力支持
   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投资也转向高新技术产业,有力的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尤其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及许多地方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建立有力的保障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同时证券市场以及民间风险投资市场也进一步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成功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多。
   虽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取得了让国人骄傲的成绩,但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面临着诸多问题,如:高新技术产业化机制不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化缺乏动力,高科技人才相对缺乏;资金支持有待加强等等。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的两条途径
   目前,国际上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形式虽然认识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关于如何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道路认识还是比较一致,都认为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一)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市场产品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渗透力强、需求潜力大的特点,也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把产品推向市场,再扩大规模,进而形成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最佳切入点。
   (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品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如何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摆在了许多传统行业的面前,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但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传统产业已有相当基础,占经济产值的比重很大,而且今后相当时期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中之重。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化不但其本身提升了产业结构的水平,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化,使所有得到高新技术渗透的传统产业的内部结构都得到提升,从而全面提升整个传统产业的结构。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第一种模式是真正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渠道,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主要依赖形式。但第一种模式对各方面要求高,投资风险大,投资周期长,耗资巨大,成果转化复杂。基于目前中国的国情,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以第二种模式为主、第一种模式为辅的道路。即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我国发展高新技术的主要选择模式,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切入点。
   (一)产业以市场为导向
   当前,传统产业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但是传统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所以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国外传统产业的发展史表明:在发到国家任何时期,传统产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题,甚至在目前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产业的地位仍然是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动摇,因为这是市场需求的产物。从全球500强的企业名单中我们不难看到石油、化工、食品以及机械等传统行业中的企业也仍占绝大多数,从此也不难看出发达国家传统产业仍然是支柱产业。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的工程,传统产业产品质量与技术仍然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距离,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传统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二)调整产业结构,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
   面对我过传统产业的诸多问题,如何促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成为了核心问题,所以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所以我国可以间接国内外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经验和总结,为我国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能增大对高新技术的需求,把传统产业落后对高新技术、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三)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有利于提高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能扩大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规模就能扩大就业。在我国目前大学扩招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城市的今天,就业岗位难以满足大量的需求。所以通过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扩大规模同时扩大就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不断的扩大规模吸引人才。从而是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国际经验可循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领域展开的竞争更加激烈。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催化剂。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已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科技革命依赖人类现代化进程和国际竞争的强大需求拉动,也必将与新兴产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互相推动促进。对我国来说,这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总之,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我们走向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今,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紧做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五)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传统产业的资金支持
   虽然高新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高新技术产业需要传统行业的资金的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启动基金,而传统船业的管理者由于受管理思想的约束,另外由于高新技术行业是高风险行业,所以很多传统企业都不愿意投资。这是需要国家政策引导的。只有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才能有力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才能有力的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改造。
   (六)中国亟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目前处在一个类似于西方国家从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增长模式转变为第二次产业革命增长模式的过程中,这种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污染。当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中,近四分之三来自重制造业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这也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亟需转变。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显示,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列第133位,这与我们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名列前茅是严重不相称的。我们必须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切入点
   (一)营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好坏和国家的政策引导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国家的宏观战略引导才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技术选择性的用高新技术改造形成示范效应,形成以点带面的推广形式。同时政府要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新、改造。组织制定和实施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优先配置相关资源,集中力量解决事关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一些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问题。加快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管理技术,把实现高科技产业化作为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二)构建高新技术产业的多元投融资体系
   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增加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三)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是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抉择。同时明确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要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形成辐射周边、拓展海内外、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其二高度重视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并重,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其三努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支持跨国公司制造业升级并本土化,不断强化企业在我市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最后加快建设高新技术公共技术平台,加快建设由政府、企业、高校、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投入、市场化机制运作、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中小企业、研究开发产业共性与关键性技术、提高本地区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公共技术平台。
   (四)培育文化创新体系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需要有容忍失败、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企业高新技术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人力资本的创新文化传统。高新技术的持续发展取决于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而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则需要创新文化的坚强支撑。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的温床,这样才能吸引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高科技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