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对企业财务危机分析的研究

摘 要:财务危机是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也称财务困境,是威胁企业持续经营的根本性危机,而其实质是由于企业对财务风险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企业通过判断分析财务危机的级别,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的规避财务风险。 本文通过论述财务危机分析的目的和财务危机分析的内容,进而对定性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财务危机;目的;内容;方法


财务危机又称财务困境,顾名思义,是指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财务危机是财务风险的一种极端表现,其实质是由于企业对财务风险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会对正常的财务管理活动乃至整个企业的正常运作产生负面影响。而由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而引发的支付能力不足,一般可以釆取一定措施加以补救,这样的困难通常是暂时的和比较次要的,可以通过协商,延长偿债期限,或通过资产抵押借新债还旧债等方式来缓解财务危机。在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也在不断提高。有效地发现财务危机并对其进行规避,是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一、财务危机分析的目的
财务危机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财务预警,为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服务,帮助有关各方做出正确的财务、经营决策,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1、为企业预警,使企业及时应对财务危机、避免破产。财务危机分析人员通过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可以为企业进行财务预警,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及时找出财务危机的成因,并提出恰当的财务危机应对策略, 使企业及时走出财务危机,避免破产、倒闭。
2、为投资人和债权人预警,使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财务危机分析人员通过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可以为企业的投资人和债权人进行财务预警,帮助投资人做出投资、再投资和终止投资的决策,帮助债权人做出是否进行债务重组以及如何进行债务重组等信贷决策,以减少投资人和债权人可能遭受的投资风险。
3、为政府机构服务,使其做出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的决策。财务危机分析人员通过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可以为政府部门进行财务预警,帮助政府部门进行资源的配置、再配置和优化,同时妥善安排破产企业的人员,以减少破产成本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4、为企业客户预警,使其做出恰当的购买和销售决策。财务危机分析人员通过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可以为企业的供货商和采购商进行财务预警,帮助供货商做出正确的信用政策,帮助釆购商制定正确的釆购策略,以减少企业客户可能遭受的连带财务危机。
二、财务危机分析的内容
根据2007年颁布的《财务通则》, 可将财务危机分析的内容概括如下:
1、发现财务危机的征兆,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结构是否恶化、财务经营信誉是否降低、自有资金是否充足、经营主业是否明确、经营效益是否明显下降等征兆来识别财务危机,同时通过建立单变量和多变量财务预警模型来判断财务危机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2、发现财务危机的内外部诱因,提出财务危机的应对措施。财务管理人员在识别财务危机之后,应进一步分析企业财务危机的内外部诱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财务危机的应对措施。财务危机的内部诱因可能包括负债过度、资产周转缓慢、扩张速度过快等。外部诱因可能包括经济不景气、行业恶性竞争、关联方倒闭、对外提供信用担保等。财务危机的应对措施可能包括拓展融资渠道、处置闲置资产、盘活存量资产、保持合理的现金流量、建立财务监控体系等。
三、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与方法
企业财务预警是财务危机的预测与警报,是以企业财务信息为基础,利用企业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等资料,通过选择和观察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借助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分析方法,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报警,并及时向企业管理者、债权人、所有者及潜在投资者等诸多利益相关者发出警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可以分成定性和定量预警两大类,定性预警得出的结果是一种判断,定量预警得出的结果可以测出财务危机的警度数值。本文主要对定性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与方法进行探讨。
定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下面几种:
1、标准化调查法。标准化调查法是指通过风险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就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详细调查与分析,通过企业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形成对警情的预测,形成报告文件供企业经营管理者使用的方法,标准化调查法又称风险分析调查法。标准化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识别风险的方法。标准化调查法通过直接观察风险管理单位的设备、设施和操作等,可以了解风险管理单位的活动和行为方式,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标准化调查法简单易懂、操作性强、对所有企业普遍适用。其缺点是:标准化调查法耗费的时间较多,成本较高。无针对表内问题的解释;缺少对表外信息的判断。

 2、“四阶段症状”分析法。此方法把财务危机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即财务危机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实现期,具体如下:
  财务危机潜伏期:盲目扩张;企业资产流动性差,资源分配不当;无效市场营销,销售额上升,利润下降;财务经营信誉持续降低,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资本结构不合理,疏于风险管理;无视环境的重大变化。
财务危机发作期:过分依赖外部资金,利息负担重;自有资本不足;利息负担过重、缺乏会计的预警作用;债务拖延偿付。
财务危机恶化期:资金周转困难,债务到期违约不支付;经营者无心经营业务,专心于财务周转。
财务危机实现期:资不抵债,丧失偿付能力;宣布倒闭。
根据上述,每个阶段都有反映危机轻重程度的典型症状。企业如有相应症状出现, 一定要尽快弄清病因,判定公司财务危机的程度,如果财务运营情况不佳,出现资不抵债等财务危机时要对症下药,使企业尽快摆脱财务困境。这种方法使用简单、易于实施,缺点是在实际中很难将这四个阶段作截然的划分。
 3、“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判断是通过结转额占收入的比例和企业三个月资金周转表而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认为资金周转率是判断企业运营能力的重要标准,而企业是处于一个时刻变化的经营环境当中的。从短期来看,若企业不能制定出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则说明企业发生了财务危机,财务状况已经恶化;若能制定出资金周转表,而且转入下个月的结转额超过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应付票据总支付额占销售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以下〈制造业〉或百分之六十以下(批发商)。否则的话企业将发生财务危机。该方法的实质是企业为抵御财务出现困难时的危机而在多变的理财环境中保持一定的现金流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懂、实施方便,但是目前来说判断标准不够科学,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4、流程图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对识别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关键点特别有用,它是一种企业动态的识别其生产和财务的关键点以防范风险的分析方法。一些关键点必然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流程中,如果关键点出现堵塞和发生损失,那么企业全部经营活动将会导致终止。对企业潜在风险进行判断和分析,画出企业流程图并找到关键点,并釆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这种方法对识别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关键点特别有用,而且流程图分析法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实施方便。但流程图法作为一种防范手段, 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应与识别损失的其他方法同时使用。但绘图人员须有较高的水平,且对企业情况有较深的了解。
5、管理评分法。管理评分法是由美国学者约翰·阿吉蒂最先使用的,这种方法又称人记分法。他根据可能导致破产的企业缺陷和企业的管理特性,对这些缺点、错误进行对比打分,并对破产过程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处理,以总分数的高低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管理评分法试图把定性分析判断定量化,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细致的调查,才能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客观的评价。这种方法简单易懂,行之有效,但其效果需要评分者对企业及管理者相当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