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管理,促效益-----浅议矿山企业节支降耗的有效途径
摘 要:求得最大效益是每个国有矿山企业的终极目标,而节支降耗是增大效益的有力保障,加强管理又是节支降耗的必然途径.强抓管理的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提倡制度建设, 让管理制度化, 数字化.二: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加强执行力的相关考核.三: 强化“人本思想”, 注重依靠群众.四: 加强工程项目的管理.五: 加强材料成本核算管理(包含设备管理)七: 加强安全管理八:加强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抓管理,节支降耗,制度建设,执行力,人本思想,依靠群众,工程项目,材料成本核算,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精细化管理
“强管理,求效益”,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如何节支降耗,如何提高效益是每个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时常思考的问题。对于一个国有企业,这种问题更应放在每个企业员工的心里,因为这与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在国有企业中工作了很多年的员工,我有诸多体会,我觉得从管理中要效益是必然途径。
一、 强抓管理,提倡制度建设,让管理制度化,数字化。
矿山企业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如资源问题,安全生产问题,投入产出问题,市场环境问题等等,而诸多外部因素带来的困难和压力,给我们提供了提升管理水平的契机。所以,当前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抓住管理不放松,向管理要效益。一是加强制度化建设,强调每项管理有制度可依,有监督考核,有执行到位;一是向成本管理要效益。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认真反思、坚决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讲成本效益的做事习惯和作风,认清成本上升的本质,研究投入产出和投资回报,科学管理,精打细算,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压缩非经营性支出,降低管理成本。要加紧建立标准成本体系,有了这个体系,成本控制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就可以真正用数据说话。要全面实施“问题倒追、目标倒排、成本倒算”的工作方法,下定决心想尽办法降成本,提效益。
二、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加强执行力的相关考核
执行力的关键就是抓好落实,抓落实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抓起。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统一认识,与各项制度要求保持一致,正确领会各项工作重点和内容,充分认识从自身做起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从战略高度看问题,从战略角度想问题。要坚决贯彻各项工作部署,自觉把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置于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制度。有了领导干部在执行力上的保证,才能一层抓一层,形成从上到下的正向落实流程。其次,坚持科学发展,以新理念,新模式强化员工的执行理念.以”效率,效果,效益”此三效促进管理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操作精细化等,有效推进执行力加以实践; 再者,监督是执行的灵魂,当然还要着力打造监督考核管理平台.在执行某项制度过程中,监督就是最好的追踪考核,设立督查工作组,采取定期,不定期,突击检查等方式对各项工作,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并纳入各项绩效考核指标.
强化执行力,关键还要有结果导向,做任何事情都力求效果最好、结果最优的价值选择,就是结果导向。在企业发展的困难时期,更需要这种导向。现在不光是要看到各单位努力了没有,更要看各单位做出成效了没有,要的就是结果导向,就是实实在在的业绩。这些业绩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
三、 强化“人本思想”,注重依靠群众
紧紧依靠广大员工,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作用是国有企业的特有优势,也是国有企业发展进程中,能够切实发挥凝聚、引领、带动作用的核心优势。实践证明,企业困难的时候,就是各级党群组织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联系群众优势的时候;就是彰显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时候;是广大员工努力工作、勇挑重担,为企业分忧解难建功立业的时候。
在任何时候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依靠方针,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生力军作用。员工是企业发展前进的主体和保障,广大员工蕴藏着巨大的劳动热情和无穷的创造力量,充分调动、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活力,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坚实保证。在当前的严峻形势面前,我们更需要贯彻落实党的依靠方针,更需要充分尊重广大员工在企业改革、发展、攻坚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更需要全心全意相信广大员工、依靠广大员工。心系企业发展,促进企业健康成长是广大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企业管理中要积极号召全体员工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挺身而出,勇挑重担,视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自觉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上;凝聚到自我加压,创新创造,提升业绩上;凝聚到努力完成年度各项任务指标上。只要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战胜不了的挫折。一切从我做起,提升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
四、 加强工程项目的管理
一个企业工程项目的管理到位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要树立绿色发展、节约发展的理念,在确保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想方设法降低工程造价,严格控制工程概算。工程建设既要讲速度、讲效率,更要讲质量、讲效益。加强招投标管理,通过公开透明的阳光操作,提高招标质量,压缩过程成本。将节约理念渗透到基本建设的各个环节和节点上,打造精品节约工程。
五、 加强材料成本核算管理(包含设备管理)
材料消耗管理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产品的成本中,物资消耗费用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加强物资消耗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物资消耗,就能不断降低产品成本,这样不仅能增加企业盈利,而且还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对此,加强物资消耗定额管理是个有效的手段。通过加强管理和考核,有效的监督和促进各车间,班组加强经济核算;更合理使用物资,处处精打细算,修旧利废,杜绝各种浪费。另外,对于矿山企业,加强设备管理,维护设备的完好性,合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也是降低备件消耗的基础。为此,要加强设备的大中小修,对所有设备包机到人,制定设备包机巡回检查制度,严格监督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对因检查不仔细和检修质量不过关造成损失的责任人要严格处罚;对发生的所有事故都必须认真分析,总结教训,防止再发生。确保了机电设备事故率降到最低标准。
六、 加强安全管理
对于矿山企业,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的,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效益就无从谈起。1、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员工素质,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2、坚持制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支撑。制度管理是安全工作制胜的法宝,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3、强化现场管理,整治事故隐患,是搞好安全工作关键环节。面对各种安全生产的有利或不利形势,牢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违章都可以预防,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深入开展“隐患整改”“基础建设”各项工作。加大对安全生产不稳定因素、矿山生产安全重点部位:提升,通风,排水等的安全生产专项督查,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认真整改整顿。对于这些工作,要精心组织,认真安排,统筹谋划,形成合力,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安全工作不含糊,不简略,不拖拉。
七、 加强精细化管理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到位,执行力就不是问题.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做到:精、准、细、严。所谓精,就是要把事情做到极致,把工作做到极限;准,是信息、数据、计量、决策等全方位达到准确要求,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运用正确的工作方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细,是注重细节,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严,是严格控制偏差,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我们在精细化管理方面需要加大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核算、精细化分析、精细化规划等项工作。需要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渗透、传递到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等所有环节和所有员工身上。更加注重细节、注重过程、注重落实、注重质量、注重效果,注重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