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决算报表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摘 要:依据我国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事业单位应该进行预算管理,并在每年或项目结束后,对应收支,生成年度的决算表。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改进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决算报表;问题;改进对策。
我国在1998年,遵照“统一设计、集中布置、一表多用、数据共享”的原则,建立了起了一套完整体系、功能强大,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会计决算报表,为制定统一的信息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础。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在决算报表方面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
一、 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决算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决算报表的填报项目和范围太广泛。
根据报表的编报要求,行政单位在决算报表方面的填报范围是:所有位列财政年度预算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集团以及没有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但是执行行政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其他单位。变薄的范围中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同时也包括纳入预算编制的企业和集团;包括财政对其全额拨款的单位、差额的单位,也包括财政没有对其拨款的自收自支、企业化的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其他的单位组织。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中,不宜存在以盈利为目的、进行自主经营的、自负盈亏的企业和集团。同时,企业和集团还要填报企业类的报表,因此造成部分数据重复填报。
(二)报表的数量过多,项目极其繁杂。
决算报表的体系由:封面、主表、附表三部分构成,各个表合计要超过50多张,不少报表、指标重复而交叉,数据冗余量很大。例如一个有财政拨款的和预算外资的单位,支出的填写不仅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上缴上级支出、事业单位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等项目进行列表填写,还要按照人员支出、日常办公支出、对个人家庭补助支出及固定资产构建支出等进行列表,并且还要分解为财政拨款支出和预算外支出两部分。由于某些指标之间逻辑关系不明确,增加了基层单位的编制报表的难度。
(三)报表中的实物量的指标过多,单位不统一。
这套报表中的实物量指标非常多,特别是在附表中,因为涉及到了大量的数据指标,资料来源庞杂,计量的单位不统一,因此出现错填、漏填的情况。实物指标中,金额单位以“个”或“千”“万”,但是指标名称不同,如:“辆、座、千座千册、千时、千瓦、台”等十六个实物指标。
(四)、填报的主体不一致,信息的披露角度也不一致。
决算报表是以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基本编制的,因此要从单位的角度去反应资金的来源、运用和结余等情况,由于其中掺杂了许多报表和数据,所以报财政部门或其他特殊部门作为填报对象,这要求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反应资金的监督和监管,因此信息披露角度不一致。
(五)、数据采集的基础不统一,部分数据可靠性差。
会计决算编制要求以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会计总账和明细账作为基础,因此要达到“帐表相符、帐实一致”的要求。但是现在决算报表中不少指标,没有达到这一个要求,经过财政部门拨款的或预留外的资金,虽然是收入入账,但是预算外资金因为没有专门的科目反映,因此只能估计的进行填写。
二、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进行改善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科学合理的确定决算报表的编制范围,并进行明确,将行政单位中没有长期性拨款的自收自支的单位和企业集团从报表的范围中进行去除,与财政部门预算编报范围衔接,使信息准确有效。
(二)确保决算数据的可靠
可靠性对报表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要特别强调内部数据一致性和表外数据的协调配合,应该保证决算数据来自法定基础资料,努力削减来源不可靠的、不容易取得的模糊统计指标,并进行审核。
(三)增强决算数据的有效性
决算数据是从基层单位中采集来的,并且经过层层的审核和汇总,最后形成了汇总的决算数据,因此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及大量时间,因此如果没有形成决算的数据,会造成结算工作的浪费。所以既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又要确保数据有用。信息表述明确、易懂、清晰。
(四)使报表的编报具有可操作性
优化决算报表的结构,避免数据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在满足各方面需求的基础下,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使报表科学合理、逻辑清晰、简明扼要,减少数据冗长,防止体系的过于复杂,避免错填、漏填概率增加,保证数据真实和可靠。
(五)对决算报表进行审核
会计的决算报表审核是确认会计决算报表的规范性、真实性、一致性和准确性的工作,最终保证决算信息的质量。报表的填报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做好会计决算报表和数据资料的审查复核工作。并特别指定对错列和隐瞒收入及没有按照规定用途的其他支出等问题进行纠正。对于财政的专项资金收支和结余的情况,要进行重点的审查和核实。并且对于造假账的单位和负责人要严格依法查处。要健全会计监督和对内部的控制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与会计机构和人员的制约关系,为更好开展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打下基础。并且要加强政府的监督作用,进行政府的审计和纪检监察,这是规范经济秩序和预防会计质量失真的重要方面。
结语:
我国的企事业但的年度会计决算表制度是对资金预算及运用的的规范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单位内根据本单位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进行单位内部财务收支状况和资金供应情况,为来年的预算编制和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信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