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电信企业财务管理几个关系
电信业重组完成后,电信企业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效益,就必须树立“现金至上”的财务管理理念,追求最大化的现金收入率,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实现“低成本扩张、有效益发展”的经营理念。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要紧紧围绕提高现金收入率、增强企业效益这一主题,注意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正确处理利润和现金收入率的关系
利润≠现金。企业要追求有现金兑付能力的利润,也就是提高收入的“含金量”,加大对现金收入率的考核。EBITDA指标对经营收入、经营成本和费用的会计数据采集弱化了现金概念,侧重点在于考核毛利润占收入的比例,不能直观、准确地反映收入中现金的流入比例。应该采用的考核公式为:
其考核值越高,表明收入中现金流入量越大。
正确处理用户发展和ARPU值的关系
发展电信用户对占有市场有积极的作用,也有增加收入的可能,但不等于收入的绝对增长和效益的提高。理想的经营效果是用户没有增加而经营收入有所增加,即在用户数不变的情况下,ARPU值得到提高。由于各运营商对市场的争夺,电信企业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甚至减收、ARPU值降低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提高效益,就要处理好发展用户和ARPU值的关系。对有效益的、能提高ARPU值的用户要大力发展,对低效益或无效益的用户(“零次户”或“低话务户”)的发展要慎重对待。因为如果发展了用户,但ARPU值没有提高,而企业因发展用户投资的折旧、设备线路维护费却相应增加,这样对企业效益就不是正面影响了。
正确处理资本性支出(即投资)与回报率的关系
企业资本性支出(投资)的合理运用,是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和赢利能力的关键。正确地进行资本性支出决策,有助于企业长远经营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要以科学化的经济评价(即投资回报率测算)来对比、优化、确定投资方案。如果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报告不科学、对市场分析不准确,就会造成资金利用率低、资源闲置、收益小的结果,但投资折旧、维护费用仍然增加了,这样就影响了企业效益的提高。
正确处理经营收入和用户欠费的关系
目前,国内电信运营企业二百多亿元的用户欠费,严重影响着电信企业的正常运行。企业虽然为开拓市场、增加经营收入付出许多努力,但实现的收入却不能及时以现金兑现。按财务制度的规定,对超过一定期限的用户欠费要核销,但运营商欠厂家的设备材料款不管多长时间,一般还是要清偿的。也许有人认为,欠费的核销不影响企业当期利润的增减,但欠费对应收入应该交纳的税费、发生的经营费用是必须以现金支付的。因此,电信企业自身应该努力做好此方面的工作,处理好经营收入和欠费的关系。特别要重视欠费清缴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回收欠费,加速资金回笼,避免资产流失。
市场不相信眼泪,经济有其运作规律。美国以人均占有的电信资源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自豪,其电信企业的管理模式也被世界多数国家引用,但近年来美国的公司破产、财务丑闻案中,电信企业占了近一半,原因何在?我们认为就是忽视“现金至上”的理念,虚列没有现金流入的收入,以没有现金兑付能力的数字利润欺瞒股东,使投资浪费、资源闲置,导致破产。我国的电信企业应引以为戒,重视“现金至上”理念,加强财务管理。经营、投资都要以效益为先,确实贯彻落实“低成本扩张、有效益发展”的经营理念,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