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内容及思考
摘要:财务绩效评价,是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本方法,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评价标准,对企业一个会计年度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财务管理状况进行综合评判。本文通过对集团公司开展财务绩效评价工作应遵循的原则、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内容与计算的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完善集团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思考建议。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绩效 评价
一、财务绩效评价的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
财务绩效评价应充分体现市场经济法则和资本运营特征,对评价单位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判,以促进评价单位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二)客观性原则
财务绩效评价应充分体现市场竞争环境特征和集团公司行业特色,评价标准应既符合集团公司实际又具有引导性质,在合理运用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管理需求,客观制定集团公司评价标准值。
(三)绩效性原则
绩效评价应以考察评价单位投资回报、增长及发展水平为重点,真实反映资产运营效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等绩效状况,科学预测评价单位未来发展能力。
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内容与计算
财务绩效评价由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财务管理定性评价两部分组成,以财务绩效定量评价为主,财务管理定性评价为辅。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的设置和选取以国家通用考核指标为基础,同时增设特色评价指标,以体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产业、技术导向及管理需求。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由14项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10项财务管理定性评价指标组成。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是指对评价单位特定期间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四个方面进行的定量分析和评判。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由9项基本指标和5项修正指标构成。
(一)盈利能力评价指标
盈利能力评价,主要是对资本及资产报酬水平、成本费用控制水平、人均创收能力和经营现金流量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判,反映评价单位一定经营期间投入产出水平、盈利质量及现金保障状况。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包括3项基本指标和2项修正指标。
计算公式:1.基本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经济增加值(EVA)回报率=经济增加值(EVA)/调整后资本总额×100%。2.修正指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人均创收=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职工平均人数。
(二)资产质量评价指标
资产质量评价,重点对总资产周转状况、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以及存货周转情况进行分析和评判,反映评价单位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资产管理水平与资产的安全性。资产质量评价指标包括2项基本指标和1项修正指标。计算公式:1.基本指标。总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2.修正指标。存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三)偿债能力评价指标
偿债能力评价,主要对债务负担水平、资产负债结构、现金偿债能力等进行分析和评判,反映评价单位的债务水平、偿债能力及面临的债务风险。偿债能力评价指标包括1项基本指标和1项修正指标。计算公式:1.基本指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2.修正指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
(四)经营增长评价指标
经营增长评价,主要对销售增长、资本积累以及技术投入等情况进行分析和评判,反映评价单位的经营增长水平、资本增值状况及发展后劲。经营增长评价指标包括2项基本指标和1项修正指标。计算公式:1.基本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年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00%;民品销售收入增长率=(本年民品销售收入-上年民品销售收入)/上年民品销售收入×100%。2.修正指标。技术投入比率=本年科技支出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五)财务管理定性评价指标
是指在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专家评议的方式,对评价单位特定期间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的定性分析与综合评判。定性指标分为10项:财务子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会计机构的设置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与控制;会计核算与财务信息;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务风险控制;财务人才队伍建设。
(六)评价标准
财务绩效评价标准分为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和财务管理定性评价标准。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财务管理定性评价指标构成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权重实行百分制,权重依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各指标的引导功能确定。财务定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为85%,财务管理定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为15%。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包括标准值和标准系数。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值每年由集团公司统一制定发布,其中通用指标评价标准采用同类上市企业标准值和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前3年指标平均值,加权平均得出。通用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同类(上市)企业标准×30%+集团公司内部标准×70%。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值和财务管理定性评价标准各分为5档,即优秀值(A)、良好值(B)、平均值(C)、较低值(D)、较差值(E),对应标准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七)评价方法与计分排名
财务绩效评价采用统一标准、分类评价的方法,评价单位先统一对照评价标准测算出绩效评价得分,再按照单位类别分别进行评判。财务绩效定量指标评价计分采用功效系数法,财务管理定性指标评价计分采用综合分析判断法。1.财务绩效定量指标评价计分。(1)基本指标评价计分。基本指标总得分=∑单项基本指标得分。单项基本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调整分=功效系数×(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上档基础分=指标权数×上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是指上下两档标准值居于较低等级一档。(2)修正指标评价计分。修正后总得分=Σ各部分修正后得分。各部分修正后得分=各部分基本指标分数×该部分综合修正系数。某部分综合修正系数=Σ该部分各修正指标加权修正系数。某指标加权修正系数=(修正指标权数/该部分权数)×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2.财务管理定性指标评价计分一般通过专家评议打分形式完成,聘请的专家应不少于5名;评议专家应当在充分了解评价单位管理绩效状况的基础上,对照评价参考标准,采取综合分析判断法,对评价单位管理绩效指标做出分析评议,评判各项指标所处的水平档次,并直接给出评价分数。计分公式为:财务管理定性评价分数=Σ单项指标分数。单项指标分数=(Σ每位专家给定的单项指标分数)/专家人数。3.在得出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分数和财务管理定性评价分数后,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重,耦合形成综合绩效评价分数。计算公式为:财务绩效评价分数=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分数×85%+财务管理定性评价分数×15%。4.财务绩效评价分数用百分制表示,划分为优(A)、良(B)、中(C)、低(D)、差(E)5个等级。每个等级按其得分多少,再划分若干档次,以体现同一评价等级的不同差异,采用在字母后标注“+、-”号的方式表示。5.计分排名分为绩效评价综合排名、绩效评价分类排名和绩效评价进步排名3种。(1)绩效评价综合排名,是根据年度财务绩效评价得分对评价单位进行排名。(2)绩效评价分类排名,是根据年度财务绩效评价得分将评价单位按其所属类别分别进行排名。(3)绩效评价进步排名,是根据评价单位绩效进步率进行排名。绩效进步率=(本年度财务绩效评价得分-上年财务绩效评价得分)/上年财务绩效评价得分×100%。
三、完善集团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思考
(一)财务绩效评价需与集团公司的发展规划相结合
把绩效评价体系与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促使集团公司按照制度长期经营战略规划发展。在财务绩效评价过程中,应更重视长远利益的实现,甚至为了长远利益而暂时放弃眼前利益。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应来源于集团公司的战略规划目标和市场竞争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上。
(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应是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集团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应该补充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绩效评价体系的不足,绩效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都是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果和有形资产的统计来体现,非财务指标则是通过集团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获得的管理能力和优秀企业文化,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则构成了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理想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应是财务与非财务评价指标有机结合的体系。
(三)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应与技术管理创新指标相结合
技术管理创新是集团公司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发新技术,优化管理流程,为客户提供更多具有使用价值的创新产品并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企业才能占领市场,增加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从而给股东更好的回报。因此,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中应增加反映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指标,以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实力。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