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破解与金融支持体系构建——基于河南省黄淮四市的调查

摘要:融资难问题一直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发展,在经济基础薄弱的黄淮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以黄淮四市124家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从融资结构差异视角,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最后,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自身出发,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综合金融支持方案。
关键词:民营企业 融资困境金融支持体系 构建

一、引言与相关研究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是民营企业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点,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Stigliz和Weise从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出发,解释了民营企业利率偏高和银行的惜贷现象。Berger和Udell为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了“关系型融资假说”。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问题,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林毅夫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融资难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李扬和杨思群从转轨经济特有的制度障碍和结构缺陷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张捷和王霄指出构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壁垒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规模歧视。张旭和梁小芳通过对青岛市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建立长期信用评估体系来缓解融资难问题。高霁阳在对江苏、山东的中小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从银企关系、金融机制、社会信用来分析其融资难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二、案例区域经济与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黄淮四市是指位于黄河以南、淮河流域的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和驻马店市。在河南省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黄淮四大经济板块中,黄淮四市是传统的农业地区,总人口占全省的36%,耕地面积占全省的40%,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居全省40%以上,是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目前黄淮四市总体上基础薄弱、原始积累不足、经济增长滞后、工业化水平低、开放度不够、财政实力较弱,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中原经济区发展大局。
黄淮四市与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地区相比,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外贸出口指标均落后于其他经济区。2009年黄淮四市GDP总量为3 484.9亿元,仅占全省总量的17.8%;人均GDP为9 726元,与河南省人均水平存在明显差距。经济增长速度差距更为显著,自2000年以来,中原城市群年均增长12.3%,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年均增长11.5%和11.2%,而黄淮地区年均增长仅为9.1%,与发展最快的中原城市群差距为3.2%。2009年黄淮四市的城镇化率仅为31.4% ,其中周口、驻马店分别仅为30.0%、29. 5%,与全省的37.7 %相差6.3 %,与郑州市(63.5 %)相比,差距更大。在外贸出口方面,2009年黄淮四市外贸出口额为7.3亿美元,仅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5.2%。从区域角度来看,黄淮四市位于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与武汉城市圈的边缘地带,总体呈现出经济发展“塌陷”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黄淮四市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了科迪食品、蓝天集团、益海粮油、辅仁药业、财鑫集团与羚锐制药等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的民营企业。截至2009年底,黄淮四市民营企业数量达到68.2万家,从业人员为480.1万人,全年实交税金42.8亿元。
目前,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民营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与困难增多。当前,黄淮四市民营企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民营经济发展基础薄弱。黄淮四市属于传统经济落后农区,民营企业规模偏小,初始积累不足,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差。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食品加工与医药为主要支柱产业,但产业聚集度不高,龙头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偏弱。三是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加剧。长期以来,由于融资渠道融梗塞不畅,融资难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当前,黄淮四市被认定为“金融高风险地区”,国有商业银行放贷权限上收,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加剧,进一步制约了企业产能释放与快速发展。
三、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分析
课题组依据统计调查理论,结合黄淮四市区情,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160家民营企业作为研究样本。2011年9月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30份,其中有效问卷124份,有效回收率为77.5%。
调查发现,黄淮四市民营企业融资存在以下特征:1.融资渠道表现出规模差异。中小民营企业以内源融资为主,内源融资比例超过70%。随着规模扩大,外源融资呈现上升趋势。2.银行贷款比例过高。外源融资以债务融资为主,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 票据业务与商业信用获取资金比例较低。124家企业中,商业银行贷款(52%),其他途径主要包括商业信用(19%)、商业票据业务(12%)、民间借贷(11%)及其他(6%)。3.资金充裕度存在行业差异。房地产企业资金最为充裕,周口市与信阳市的医药类企业获取资金较为容易,驻马店与商丘市的食品加工类企业地方金融支持力度较大,而科技类民营企业融资难度最高。4.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支持有限。黄淮四市目前只有天方药业、羚锐制药与辅仁药业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由于黄淮四市民营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偏少,同时缺乏有效资本退出渠道。因而,风险投资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有限。
四、民营企业融资难成因探析
(一)整体经济基础薄弱
由于黄淮四市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较低,区域性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辐射与对外吸引能力不强,二、三产业发展落后,传统农业效益低下,加上缺乏国家与省级重点投资项目,造成经济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极大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现行金融体系制约
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与农村信用社构成了黄淮四市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这决定了以商业银行为媒介的间接融资居占导地位。由于企业债券与股票上市,实行严格审批制度与额度管理,因此黄淮四市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非常困难。而城市商业银行与城乡信用社授权、授信不足以及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缓慢极大制约了黄淮四市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需求。
(三)地方政府支持不足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针对国有大企业及公有制企业设计的金融政策法规偏多,而与民营企业相关的融资政策与配套法规不够健全。加上社会中介服务质量低下,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专项财政支持不足与民间资本发展受限,进一步加剧了民营企业融资困境。
(四)企业自身风险突出
黄淮四市民营企业多是家族私有企业或合伙制企业。私有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财务信息缺乏透明,投资决策不够科学,信用意识较差,企业自身的不规范运作,加剧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降低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经营风险的存在,将无法保证投资者获取稳定收益,这直接影响了风险资金与创业基金的投资积极性。
五、全方位金融支持体系构建与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鼓励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第一,政府在融资政策制定上要抛弃传统的“唯经济成分”论,对不同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第二,政府应建立政策性基金,大力扶持从事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的中小民营企业,使解决融资问题与农民增收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金融支持将有利于发挥黄淮市的比较优势。第三,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民营企业信用服务体系,主要框架是:搭建三个平台,建立四个系统。即企业征信平台、融资平台与信用担保平台,组织协调系统、企业信用数据系统、项目评审系统与维信系统。第四,政府要利用其职能,采取优惠政策支持规模大、经营好的民营企业上市,拓宽它们的融资渠道。
(二)改进商业银行服务,积极发展民间金融机构
第一,考虑到民营企业贷款时间急、频率高,商业银行应简化信贷业务流程,提高信贷管理效率,建议商业银行尝试开展风险信贷业务。第二,地方政府应大力推进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地区商业银行,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处理好服务顾客和商业盈利的关系,处理好财政职能与金融职能关系,使其逐渐发展成为服务农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农村金融机构。第三,规范民间信贷融资,放松民间金融压制,积极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金融租赁公司、民间担保公司,打破金融垄断,从根本上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民营企业要注重自身完善与发展
第一,由于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现象在黄淮四市非常普遍,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公司制与股份制改造,逐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与融资能力。第二,改变传统的“重经营,轻管理”倾向,建立起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保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逐步提高自身信用等级,化解金融机构的惜贷危机。第三,民营企业要提高经营效率,争取实现创业板上市,进行直接融资。第四,民营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闲置存量资本盘活增量资本,通过合资、入股等形式吸引内部与民间资本。Z

(注: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荷兰经验对黄淮四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B819;周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周口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KSKDY-201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