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
摘要: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其建立健全及实施已成为企业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本文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基本情况和特点,初步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中小企业会计制度。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制度内部控制
一、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一)会计主体。大多数小企业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通常是所有权与经营两权结合。这与大企业的两权分离不同。很多小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企业本身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与所有者个人及家庭的其他事项常混在一起,造成权益混淆。
(二)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小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比较简单,层次少,分工不太明确,兼职
较多;有的小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也没有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职能由其他人员监管。小企业会计人员少,分工不固定,专业水平一般较低,无证上岗现象严重。
(三)会计控制。小企业很少自己设计规章制度,一般照搬现成的会计制度,还删繁就简;会
计人员常常需要按领导意图办事,无法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办事。
(四)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在资产、负债方面相似但较为简单,在所有
者权益方面则有一定的特殊性。小企业的会计报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报表编制种类不全,报表项目不完整,有时根据领导与有关部门的需要临时编凑数据,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
二、设计小企业会计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是指会计制度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具体涉及《中华
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尤其《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制订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依据。
(二)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原则。即指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应以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前提,灵活性原则是做到充分考虑企业的自身需要,即在合法性的基础上要同时兼顾企业自身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大中型企业,不能贪大求全。
(三)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会计制度的设计必须以提高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应有利于加
强经济核算,增收节支。但因受企业规模、人员的限制,应在尽可能满足企业管理要求、规范会计行为的前提下讲求工作效率和运行质量,使会计制度设计简洁明了,更具操作性,充分考虑制度设计和运行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组合。
(四)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税法一致的原则。小企业会计制度在设计时应以会计制度设计为中心,但为了减轻会计人员在税务业务上过多的计算调整,有利于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应尽可能与现行税法规定相一致,并将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结合起来制定。
(五)重要性原则。因受客观条件限制,小企业不可能像大中型企业那样提供全面细致的会计信息,要实行“抓大放小”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企业会计的工作效率。
三、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会计组织系统设计会计核算系统设计,会计控制系统设计。
(一)会计组织系统设计。针对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并与此保持一致。由于小型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又由于小型企业人员较少,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也不会太多,从内部控制要求看,一般以2-3人为宜,可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管理部门设会计组织,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为了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在会计岗位设置和责权划分上,可设置三个岗位:
1.会计主管兼总账会计。职责是在分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负责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并负责编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和成本核算工作。
2.出纳岗位。负责与货币资金收付有关的具体业务,如记录日记账,处理日常货币资金收支、申报、缴纳税金,备用金核算等。
3.明细账会计岗位兼稽核。负责各种明细账的登记工作,账目的定期核对工作,财产清查的安排与实施工作等。
(二)会计核算系统设计。
1.会计科目是企业正确建账,合理核算并编制报表的重要依据。和大中型企业相比,由于经济业务数量较少,科目设置应适当简化。根据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小企业应设置如下五大类32个一级科目:(1)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2)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长期借款。(3)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本年利润。(4)成本类:主营业务成本。(5)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支出,其他支出,所得税。
2.会计报表选择与设计。目前,由于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同时由于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密切相关,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相对较少,主要是税务部门及债权人。因此,小企业会计报表的选择与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设计一套只提供最基本会计信息的简略会计报表;应允许小企业按简略的形式编制与提供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2)允许小企业不必编制和提供现金流量表;(3)小企业由于业务规模比较小,社会影响范围也较小,其报表附注内容应较为简略不必单独编制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等,有关这些方面的重要信息可以用附表或附注的形式说明。
(三)会计控制系统设计。小企业的会计控制系统设计方面包括: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实物资产控制,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
1.货币资金控制是小企业会计控制的要点。小企业应运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授权批准的方法,对货币资金收入,保管,支出等全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作出严格的规范。
2.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由于企业采购过程中经常存在回扣现象而导致企业资金流失或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等问题,因此,小企业必须加强对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具体的控制内容包括:(1)业务应由采购部门专门负责,通过各需要部门填制“申购单”进行控制。会计部门依据“申购单”核对库存和预算,核对无误后筹资付款,以避免盲目采购现象的发生。(2)货物送到时,应由保管部门验收并填制“入库单”由验收人员及负责人签章,一份留备登账,一份交采购部门。(3)领用物品凭审签的“出库单”发领。
3.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小企业在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中,应关注定价原则,收款方式等销售政策的制订,明确销售机构和销售人员的职责权限,加强合同订立、货物发出和账款回收的会计控制,防范销售过程中的舞弊行为,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
4.实物资产会计控制。尽管小企业的实物资产并不庞大,但是对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动,保管、维护和记录,还是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资产的取得、保管、领用、发出、盘点、处理等环节找出关键控制点,采用授权批准,会计记录与实物保管相互分离和制约,非实物保管人员无权领发货物等一系列控制方法,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流失。J
参考文献:
1.唐雪梅.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探究[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02):43-45.
2.崔向明.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03):71-72.
3.苏朝霞.谈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J].山西财税,2011,(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