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媒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加。媒体作为一种法律外的手段,媒体关注是否对上市公司具有治理作用、进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本文选取2007-2011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检验。研究表明,公司受到媒体的关注越多,其信息披露质量越好。
关键词:信息披露质量 媒体关注 公司治理
一、引言
在转轨经济国家正式的法律制度以外,媒体传播的新闻舆论已成为公司治理、社会监督及宏观治理环境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媒体本身具有逐利性,他们可能为了提高新闻关注度而故意制造噱头,恶意夸大或歪曲事实;也可能会被收买而丧失独立性,成为其“自我炒作”的工具。因此,媒体关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用究竟如何仍有待检验。
本文以深市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依据,检验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进而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可为有效发挥媒体的公共监督作用提供经验和理论支持。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7-2011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主板A股上市公司作为总样本,并删除:当年的IPO公司;样本期间曾经或正被ST、PT的公司;金融行业公司;数据缺失的样本。考虑到本文采用百度新闻搜索条数作为媒体关注度的替代指标,删除了媒体报道数量大于10 000条或小于100条的样本,这是因为部分公司的股票名称容易引起歧义,以该公司股票名称检索出的新闻大多与该上市公司无关,或者股票名称在样本期间进行了变更从而导致了较大的测量误差。经过以上筛选,最终总共获得了1 535个有效样本。
(二)信息披露质量的度量
本文借鉴王斌(2008)的做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诚信档案”中“披露考评”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根据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将“优秀”和“良好”取值为1,将“合格”和“不合格”取值为0。
(三)媒体关注度的度量
关于媒体关注度的度量,目前文献中还没有统一或广为使用的做法。本文借鉴饶育蕾、彭叠峰和成大超(2010)的做法,通过网络编程的方法获得了媒体报道的数据。具体做法是:对每个上市公司,通过权威中文新闻搜索引擎“百度新闻”(http://news.baidu.com)对标题中含有该公司股票名称的新闻报道进行分年度检索,起止时间为每年的1 月1 日至12 月31 日。百度新闻搜索引擎会自动输出相应的新闻报道条数(Media),取此数据的自然对数值(Ln Media)来度量每个公司的媒体关注度。
(四)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
由于被解释变量信息披露质量取值0或1,为二分类因变量,因此本文设定以下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来检验媒体关注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
Quality=β0+β1LnMedia+β2Size+β3Ten+β4Dual+β5Lev+β6ROE
其中,Quality表示信息披露质量。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还在模型中引入以下控制变量:(1)公司规模(Size):取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实证研究表明,公司规模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Lev和Penman,1990)。(2)股权集中度(Ten):取公司前10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研究表明,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信息披露质量也越高(崔学刚,2004)。(3)两职合一(Dual):当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时,取值1;否则取值0。高强、伍利娜(2008)的研究发现,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会降低信息披露质量。(4)资产负债率(Lev):等于年末总负债/年末总资产。已有研究表明,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经理层出于职位安全考虑会更多地进行盈余管理,从而降低信息披露质量(张卫国、王霞,2004)。(5)净资产收益率(ROE):等于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净资产收益率与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关系(王斌,2008)。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2007-2011年深交所对样本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考评结果见表1。(表略)
从表1可以看出,2007-2011年,样本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总体情况较稳定,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即获得“良好”和“合格”的公司占大部分(约85%)。且“优秀”和“良好”的比例有上升趋势,而“合格”和“不合格”的比例在下降,到2011年,“优秀”和“良好”公司的比例高达86.65%,这说明上市公司总体信息披露质量有上升趋势。
对上述模型所涉及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2007-2011年媒体对上市公司报道数量(Media)的均值为897.6267,说明平均每个上市公司每天差不多要被媒体报道两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媒体对上市公司的关注度。
(二)相关性分析
表2是各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媒体关注度与信息披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0.01水平下显著);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净资产收益率与信息披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0.01水平下显著);两职合一与信息披露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0.01水平下显著)。这为进一步回归分析提供了基础。同时,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基本都在0.5以下,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分析
根据模型,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媒体关注度的回归系数大于0,且在0.01水平下显著,可以判定媒体关注度与因变量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媒体关注度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即公司受到的媒体关注越多,其信息披露质量越好。控制变量中公司规模、两职合一、资产负债率也表现出较强的显著性,且符号与预期相符,这说明公司规模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的领导结构,可能不利于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其信息披露质量越低。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07-2011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了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公司受到媒体的关注越多,其信息披露质量越好。然而,信息披露及质量是反映上市公司经济活动情况的一个结果性指标,媒体并不直接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其具体的影响机制可能包括:1.媒体报道能够发现公司违规行为,或增强公司违规事件的曝光程度,从而提高行政机构介入的可能性,加大违规公司的行政成本,促使这些公司改正违规行为,最终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2.媒体报道能够影响公司高管的声誉,进而规范其不良行为。媒体对高管的关注越多,高管的压力也就越大,从而降低高管谋取私有收益的概率和程度,使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得以提高。3.媒体对资本市场上存在的问题或现象加以报道,使得投资者等市场参与者对上市公司营运背后可能存在的“黑幕”形成合理的预期和判断,从而提升了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媒体关注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媒体通过发挥公司治理作用,进而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媒体的外部监督,对推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J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GL020;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跨国资本运营与会计准则趋同研究,项目编号:PXM2012-014213-000036)。
参考文献
1.王斌,梁欣欣.公司治理、财务状况与信息披露质量[J].会计研究,2008,(3):31-38.
2.饶育蕾,彭叠峰,成大超.媒体注意力会引起股票的异常收益吗?——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2):287-296.
3.崔学刚.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4,(8):36-41.
4.高强、伍利娜.兼任董秘能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吗?——对拟修订《上市规则》关于董秘任职资格新要求的实证检验[J].会计研究,2008,(1):21-27.
5.张为国,王霞.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动因分析[J].会计研究,2004,(4):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