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

摘要: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将内部审计部分外包,但也引发人们对审计质量的担忧。本文基于已有研究结果和实地发放调查问卷,得出影响内部审计外包的3大要素,并通过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影响内部审计外包各级因素及目前企业内审外包的现状作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包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影响因素

  一、审计外包的优劣势分析
  (一)内部审计外包的优势。第一,有利于保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由于企业管理层可能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干预内部审计,在这种利益牵制下,内部审计机构可能会失去独立性;而外部审计工作一般都是由注册会计师领导完成,他们独立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委托事项进行审计,提供更具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评价结果,有利于保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第二,有利于运用专业资源来保证质量。现代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娴熟的审计技巧,而我国的外部审计组织拥有大批管理咨询、资产评估、税收等领域的结构合理的多方面人才,能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审计项目选用不同的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作为外部审计主体,能够根据自身经验提出切合委托者需要的建议。第三,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外部咨询机构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将一些单位的先进经验介绍给被审计单位。而且被审计单位实施内部审计外包,可以解决本单位内审人员和机构编制不足问题。一方面可以节约本单位招募和培训内部审计人员的费用,精简内审结构,降低雇佣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约开发审计软件和开拓新方法的成本,从而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二)内部审计外包存在的问题。第一,放弃了企业自身的优势,可能导致审计质量产生偏差。内部审计是企业治理的一部分,内部审计人员熟悉本企业的各种情况,可能提供更好的符合管理层长期战略的咨询活动。而外部审计人员不如内部人员熟悉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积极主动的围绕企业目标开展审计工作,只能凭借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服务,他们可能会把内部审计工作变成一种程序化的工作,不能有效的保证审计质量。第二,不利于单位长远发展,导致对外包单位的依赖性过大。将内部审计工作外包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单位的发展,缺少了为单位未来的管理人员提供培训的平台。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削弱单位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当企业对该事务所的依赖性过大,带来的可能只是短期的成本下降,未来事务所可能会将价格提高,或从外部审计中得到补偿,从而使企业处于被动地位。第三,增大审计安全性与法律方面的风险,不利于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由于内部审计外包减少了本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控,外包中介机构掌握了大量本单位的信息和机密,如果外包中介机构不小心或故意外泄可能影响单位内部控制,对单位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我国目前的法律在外包主体和外包合作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方面的规定尚不完善,外包的风险相对较大。
  二、影响内部审计外包的因素
  为了更好地分析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审计外包的状况,本文拟建立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模型,对影响审计外包各个因数进行评估,从而得到内审外包的现状。
  (一)内部审计要素的选择。根据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分析法,本文首先应确定内部审计的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为了充分征求专家意见,笔者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请熟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情况的各级管理层填写。问卷回收后进行整理,得到78份有效问卷,分析筛选出其中3个最重要方面作为内部审计的准则层,在准则层里各选5个重要因素作为指标层。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决策总体分解成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在分层的基础之上,将描述评价对象的多项指标信息加以汇集进而从整体上认识评价对象的优劣。
  (二)构造各层次指标成对比矩阵,计算各级最大特征值、特征向量。
  (三)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1.确定评估的指标集。A={B1,B2,B3},分别表示企业或组织内审、双方合同合作外包、外包单位审计等方面。确定评估指标子集为Bi={Bij},(i,j=1,2,3)。
  2.确定评语等级及其对应标准。确定评语集为V={V1,V2,V3,V4,V5}={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差}。然后分别给评语赋值,即赋值后的评语集合为H={95,85,70,50,30},并规定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之间为良好,60-80分之间为合格,45-60分之间为不合格,45分以下为差。
  3.确定不同层次指标的权重向量。准则层:WA=(0.286 0.143 0.571);指标层:WB1=(0.380 0.199 0.2110.131 0.079);WB2=(0.380 0.188 0.188 0.138 0.105);WB3=(0.235 0.301 0.271 0.177 0.077)。
  4.对单因素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矩阵。本文请6位专家对内部审计各级指标进行评估打分,但由于指标的主观性,可以综合每个专家对该指标的打分次数,取6位专家赞同该指标的评语等级的比重为隶属度,从而建立单因素模糊综合评判矩阵R。
  5.进行单因素评价和综合评价。运用各个指标层的权重与专家的隶属度矩阵可以得到单因素评价如下:B1=(0.3115 0.2984 0.1998 0.1203 0.0702);B2=(0.3100 0.2383 0.1665 0.1665 0.1777);B3=(0.3142 0.2885 0.2365 0.1490 0.0128)。然后用单因素评价与准则层指标的权重的乘积得到综合评价B=(0.3128 0.2842 0.2160 0.1473 0.0442)。最后将综合评价与前面的评语VT进行乘积得到期望E=77.4824。
  对照规定的评语等级标准,可知该企业的内部审计的评语结果介于60-80之间,为合格。
  三、对内部审计的评价与建议
  (一)对内部审计的评价。1.外包单位审计在内部审计中占最重要的比例。由所得权重可知,外包单位审计占据57.1%的地位,这就表明外包单位审计已越来越重要,外包审计已经成为内部审计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包单位审计中,事务所资质、外审人员职业水平、事务所规模又分别占据了30.1%、27.1%、23.5%的地位,即大部分企业都比较重视事务所的资质、从业人员职业水平及事务所的规模。2.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比较重视自身的内部审计。从以上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企业仍有28.6%选择了企业自身进行内部审计。从各因数的权重可以看出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内审机构的权威性及独立性。3.对于双方合同合作的关注力度不足。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对于双方的合同关注不是太高。其中事务所任期所占的比重为13.8%,合同争议解决的比重更低为10.5%,是相对被忽略的一个因素。
  (二)对目前企业内部审计的建议。目前情况下,各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参差不齐,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也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可以适当的借助外部审计机构的资源,进行恰当的内部审计外包,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的价值。结合以上实证研究,我们认为,企业内部审计的培养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方面,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外包服务时,应选择信誉高、专业知识强的中介机构,而且企业应尽量选择与提供外部审计服务不同的机构作为审计机构,才能保证其独立性、权威性及客观性,只有在这种背景下,内审外包才比较妥当。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与受托事务所的协调与沟通,应当关注受托事务所派出的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审计的胜任能力。同时,进一步外包非核心的审计工作,特别是那些不涉及到企业机密和核心问题的业务,使企业内部的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企业长远发展与规划。再次,在进行内部审计外包之前,要考虑外包的代理成本与外包后的审计效益。在效益大于成本的情况下,采用外包方式的同时,学习别人先进的审计技术和审计理念,弥补审计知识和经验不足的缺陷。
  四、结论
  内部审计外包实现了内部审计机构与外部审计组织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内部审计作为企业价值的四大基石之一,仍然是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内部审计的部分外包,可以精简内审机构,通过采用合作内审的办法,实现内部审计的外包。总而言之,企业应该从自身的角度来看待内部审计外包的优势与劣势,同时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找出内部审计外包存在的机会以及潜在的威胁,让企业的管理者明确,内部审计不管是内置还是外包,最重要的是企业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S
  




参考文献:
  1.王光远,瞿曲.内部审计外包:述评与展望.审计研究[J],2005,(2).
  2.黄溶冰.审计质量与外包策略:组织柔性视角的案例研究[C].审计与治理学术研讨会,2011.
  3.朱靖娟.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基于Logit模型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