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于高校实行无现金结算方式的应用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经费大幅增长,会计核算业务量也不断加大,这给高校传统的会计结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财[2007]1号)等相关文件精神,高校应大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创新财务管理手段,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特别是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逐步改变传统的资金收付方式,大力推行资金电子划转,最大限度地减少现金流动,规避现金周转风险,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随着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财务结算方式也逐渐向无现金方式转变。高校财务实行无现金结算,是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对创新高校财务管理手段、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从高校现金结算方式的弊端入手,阐述了采用无现金结算方式的优势,结合无现金结算的具体流程,对无现金结算方式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一、高校传统现金结算的弊端

现金管理是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重点,尽管高校传统现金结算管理系统不断完善,但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其根源就是高校的资金结算方式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现金模式。

一是现金结算方式成本较高。在采用现金结算方式的情况下,高校必须用大量人力物力来清点、运送、保管现金,导致高校现金结算方式成本较高。

二是财务部门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下。随着高校经费量持续攀升,财务报销业务急剧增加,大量现金收支业务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尤其在每年年末和学期结束前,出纳工作异常繁忙,师生员工经常排长队报账,教职工抱怨多、意见大,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为此承受了较大的压力。

三是容易滋生经济犯罪行为。一方面大量使用现金结算使得税务机关难以监督相关人员资金流转的真实情况,极易发生偷税漏税的现象。另一方面现金流动性强,大量的现金结算不可避免地滋生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如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等,同时也不利于反洗钱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无现金结算的优势分析

高校无现金结算是指高校的财务人员在办理收付结算业务时,不再收付现金,而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通过无现金收付系统实现电子货币收付的结算方式。收款时通过银企端通讯系统将款项存入学校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中,付款时通过银企端通讯系统将款项直接打入收款人的银行卡或指定的银行账户中。与传统财务的现金结算方式相比无现金结算方式更加安全、高效、经济、先进,更有利于建立与现代金融行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

(一)规避现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实施无现金结算方式,有效规避了现金流转过程中的收付差错风险、提取保管风险和收取假币等风险,有效降低了资金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前来报销的师生员工携带和保管现金的风险,确保了人身安全。

(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得以提升

实施无现金结算方式之后,简化了财务报销的流程,出纳人员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清点现金,减少了报销人员在出纳岗位的等待时间,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为例,实施无现金结算方式后出纳由每日处理现金收付业务100余笔、现金流量上百万降低到每日现金收付业务不足30笔、平均日现金流量10万元,师生报销等待时间缩短50%以上。

(三)资金划转更加便捷,促进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无现金结算方式将现代网络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之中,对公业务采用结算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彻底改变了以往通过手工填写汇款单、转账支票并送交银行进行资金划转的传统结算模式,加快了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

(四)会计内部控制得以加强,有效防范职务犯罪

使用无现金结算方式,使高校收入结算更加透明。一方面结算业务中不涉及现金,能够从源头预防职务犯罪、防止腐败。另一方面教职工工资与津贴通过无现金结算系统统一支付,有利于税务机关监督个人资金流转的真实情况,有效防止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使反洗钱工作顺利开展。

三、高校“无现金”结算系统的业务流程

高校无现金结算系统主要依靠银行POS机结算和网银与高校财务系统连接进行结算。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为例,正在着手完善以下几方面管理体系建设。

(一)无现金收款结算

1.学生学宿费收缴的无现金结算

高校收款结算方面结算量最大的是学生学宿费的结算。学校计财处把学生的基本信息及缴费金额生成数据包发给银行,发起申请委托银行批量扣款,银行统一批量扣款并存入学校在银行开设的应缴财政专户中,再把成功扣款的学生名单返还给学校计财处,计财处根据名单打印收据发放给学生。个别学生没有被批量扣款的,可以持银行卡到计财处的POS机上刷卡缴费。

2.高校零星收费业务的无现金结算

校内人员交回差旅费余款,外单位交来测试费、版面费、培训费、场租费等零星收费业务可采用POS机划卡的方式交款,或直接到就近的银行网点交款,并在缴款单上注明交款人姓名、联系电话及交款事项。

(二)无现金付款结算

1.日常报销业务无现金结算

①对个人报销业务

出纳根据审核无误的票据及记账凭证金额,将款项通过POS机刷入经办人银行卡中,或根据经办人的工资号、银行账号等相关信息通过网上银行客户端向银行发出付款指令,将报销款直接转入经办人的银行账户中。

②对外单位转账业务

银行出纳根据审核无误的票据及记账凭证金额,按照收款单位提供的开户行、账号,通过网银转账支付款项。

2.教职工工资、津贴及劳务费发放的无现金结算

高校财务部门每月集中发放教职工的工资、津贴及劳务费等,按收入总额累计扣除个人所得税之后,通过网银客户端将基本信息及实发金额发送给银行,再由银行统一打入教职工的工资卡或指定的银行账户中。

3.学生奖助学金发放的无现金结算

计财处根据教育处与研究生院提供的享受奖助学金的学生基本信息及实发金额通过网银客户端发送给银行,再由银行统一打入学生的银行账户中。

四、无现金结算方式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无现金结算方式在高校的推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实际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无现金结算方式向完全无现金结算方式转换

近年来,虽然无现金结算方式占高校财务结算业务的比重逐步增加,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报账习惯难以打破,财务报销人员习惯于领取现金,在日常业务中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现金业务,向完全无现金结算方式转变仍需时日。

(二)存在大量银行退票

在实际工作中出纳每天处理大量的付款业务,时常出现对公转账业务中收款人全称、开户行名称或账号不符、对个人付款业务中户名与银行账号不符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都会导致银行退票,严重影响了财务结算业务的开展。

(三)资金对账难度加大

在无现金结算方式下,高校网银业务量加大,导致对账业务量增加、对账难度加大。银行资金收支处理上存在资金信息不清晰、银行电子回单出具明显滞后、对公业务对账单和个人业务对账单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回单的遗失、混淆等。

五、完善高校无现金结算方式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宣传服务工作,逐步推行无现金结算方式

首先进一步加大业务宣传,促进师生更新财务理念。让广大教职工亲身体会到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保证无现金结算方式得以顺利实施。

其次逐步推行无现金结算方式。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不断改进优化业务流程,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使师生员工逐步加深对无现金结算方式优越性的了解,并认可和接受这种结算方式,进而在全校推广运用完全无现金结算方式。

(二)创建无现金结算数据库,实现数据更新功能

针对因收款人账号不符而出现大量退票的情况,高校应创建无现金结算数据库,并增加数据更新功能。无现金结算系统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校师生员工的信息,在办理日常报销业务时,按照其在校的唯一识别信息,如教职工工资号或学生学号,自动与其工资卡或银行账号关联,完成网银对个人付款业务。二是外部单位信息,转账信息一旦录入无误并成功转账之后相关信息便被保存在数据库中,便于再次转账时直接调取账户信息,同时增加数据更新功能,保证无现金结算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三)与银行密切配合,完善银行对账功能

无现金结算方式减少了日常现金流量,却加大了对账的工作量。首先,高校需要与银行沟通,开放银行数据输出端口权限,方便财务人员在网银客户端及时获取电子版对账单,做到及时对账。其次,银行与高校财务数据之间应设置共同的字段为双方数据匹配对接的关键字,完善财务系统自动对账等功能。

总之,高校实现无现金结算,能够极大地推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是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对创新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规避现金流转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加强会计内部控制、防范职务犯罪,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高校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切实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适合本校的无现金结算模式,真正实现资金的无现金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