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强化油气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资产管理效益

会计准则中资产的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因此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企业经营者通过对资产的使用、运营和维护创造价值和收益。国内油田企业资产规模庞大,通过建设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是油田企业强化价值管理理念,提高价值管理能力,提高资产管理效益的迫切需要。对于实现油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持续有效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Life Cycle Asset Management,LCAM)是由全周期成本管理(Life Cycle Cost,LCC)发展而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本质上是系统工程理论在资产管理上的应用。它以资产为管理对象,以实现企业总体目标为宗旨,基于经济生命基础,统筹考虑、系统优化资产生命周期内各个环节,即规划设计、采购建设、生产运营、退役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实现系统优化的科学方法。

二、油田企业资产分析及现状

(一)油田企业资产分析

1.油田企业的勘探投资特点

由于油田企业特殊的生产过程,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油气勘探活动具有高风险、风险和收益之间相关性较低的特点。一方面,高风险表现为高度的勘探风险,即企业为了获得重要资产(油气储量)所进行的投资可能未发现商业可采储量。另一方面,风险与收益之间相关性较低,有时少量的科研投入可能发现价值高于投资数倍的油气储量。

2.油田企业资产的确认

其他行业拥有与控制的资产,主要通过商品流通领域购买获得,资产的价值即为实际支出。石油企业拥有与控制的主要资产为油气资产,即油气开采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井及相关设施和矿区权益,主要是油气勘探、油气开发生产阶段的资本性支出。如油气水井、集输管线、输油泵站等。而开采油气所必须的辅助设备和设施,如房屋、机器等,作为一般固定资产管理。

3.油气储量的资产化确认

在我国,油田企业的油气储量没有被作为企业的资产进行资产化管理,按照会计准则无法进行有效计量。长期以来一直用地质学概念描述它,称作:探明储量、控制储量、可采储量等。在会计报表上,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拥有的储量,企业未来的价值没有被真实地披露。一方面,勘探的投入与发现的储量价值不相关,不能以勘探的支出代替储量价值;另一方面,同样大小的储量因地质条件不同,开发的成本差异很大,给储量资产的有效计量造成障碍。

4.油气资产的会计计量

油气勘探会计计量有别于其它类型的企业,因此也产生了不同于一般行业的资产计价方法。由于油气勘探高风险性所带来的支出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和不相关性,出于对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尤其是投产前勘探、开发过程中风险性的认识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历史成本会计计价模式,成果法和全部成本法是最典型的两大模式。

(二)油田企业资产管理现状

1.资产管理不全面,资产的实物管理、专业管理、价值管理脱节

实物管理、专业管理、价值管理是资产管理的三个方面,既有相关性,又有独立性。实物管理主要在基层单位,负责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及保管;专业管理主要是生产、设备、安全、房产、地质等专业职能部门,按照本系统业务管理规范、标准及有关制度进行资产专业化管理和审核、鉴定工作;价值管理主要是财务部门进行资产价值量核算以及投资收益评估。由于资产管理全过程中各部门工作衔接不够,造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现象。

2.忽视资产的收益属性和费用属性

在“2008中国首席财务官论坛”会上,SAP 中国副总裁王纹关于“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的主题演讲,强调了固定资产的四种属性:实物属性、价值属性、收益属性、费用属性。收益属性,从会计准则定义看,固定资产将来一定是给我们带来收益的,收益属性对于我们的日常经营非常重要。固定资产的费用属性是非常强的一个属性,固定资产在整个的生命周期里面,对整个的费用支出有过一些统计,一个大型的固定资产的费用支出是它原始支出的300%以上。油田企业是高投入行业,它的费用支出不会占到如此高的比例,但它的费用属性,后续的大修、作业、保养等等一系列的费用支出,也是资产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

3.投资中的不良资产

投资环节中的不良资产在企业不良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油田企业高风险的投资特点是产生不良资产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已入账而无法收回的投资收益和无法收回的投资本金。投资决定资产,在投资阶段,资产管理部门没有介入,按投资计划实施后,形成的资产才交与资产部门管理,资产部门对于不良资产的形成没有控制力,只能被动接受,无法从资产生命周期的初始环节参与管理。

(三)油田企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

从宏观上,油田企业可以把油气储量经济寿命看作全生命周期,分为储量发现、勘探开发、储量评估、储量核销、储量枯竭五个阶段,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围绕这一全生命周期开展,并进行储量资产的全过程管理。

从微观上,油田企业资产是以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行维护、转让调拨、报废处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面记录从投资决策、资产获取、资产经营状况、资产维修与改造、直至资产处置的全程生命轨迹。

通过对油田企业资产管理模式分析,逐步构建适合油田企业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三、构建油田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一)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加强资产管理组织建设

按照分专业、分层级管理模式,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坚持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盘活资产存量与优化资产结构相结合,将资产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主管部门和各级使用单位,有机衔接各级岗位的管理职能,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互动,形成全过程闭环管理和长效机制。

油田企业按照战略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层次构建资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工作目标和职责要求。战略层由油田一级单位的财务资产、设备管理、规划计划、安全环保、基建工程、油气开发管理部门共同组成,组织指导下一级机构的固定资产技术及价值管理。下属二级单位的财务资产、油气开发、设备管理等部门构成管理层,行使本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专业管理工作。油田三级、基层单位作为固定资产的执行层,进行资产实物管理。通过信息逐层传递,实现战略层的决策能够落实到执行层的每一项任务,执行层的信息和需求及时反馈到战略层。

(二)建立资产指标考核体系,强化资产的质量管理

以追求资产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加强存量资产的管理,促进资产价值的有效增长,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盘活闲置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产占用,实现由资产总量最大到资产质量最优的转变。对于增量资产,实现对资产的源头管理,加强投资过程控制,加大投资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分析,减少不良资产的形成,提高资产回报和运营效益。

(三)开发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

1.从加强财务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入手,开发适合油田企业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建立“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企业级资产管理系统,固化业务流程,打破信息壁垒,支持指标评估考核,利用信息系统规范资产从前期的规划设计、投资建设,以及资产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维护保养、移动调拨,直至报废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价值链管理。

2.将条形码技术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跟踪固定资产管理全过程

由于油田企业单位分散,管辖区域广,资产实物管理难度大。采用条形码对固定资产进行标识,通过资产实物标识不断提供与资产相关的地点、描述和技术状况的实时信息,把实物和资产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和使用状态的全程跟踪。

3.统计资产的费用属性、收益属性

利用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融入成本预算面向资产的管理理念。以资产为核算对象,归集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费用;核算资产全过程的价值收益,运用技术经济性评估手段,对资产价值进行合理评估,客观、真实地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

总之,加强和改善油田企业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一方面从实物管理上,进一步细化了账、卡、物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全过程闭环管理;另一方面在价值管理上,实现从资产的投资、维护成本、收益的全过程管理,提高资产回报和运营效益。同时,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也是油田企业强化价值管理理念,提高价值管理能力,提高资产管理效益的迫切需要。对油田企业由追求储量规模、产量规模向注重储量价值、效益开发转变,由开发油藏向经营油藏转变,实现油田企业持续有效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