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对预算单位财务的影响
2001年以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现以全面推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是建立公共财政制度重要内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资金管理的诸多问题,使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同时对预算单位资金使用单位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国库集中支付的意义
国库集中支付就是改变现行财政性资金层层拨付程序,由财政部门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将财政性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
(一)可以解决过去财政资金层层拨付、流经环节多、资金分散、滞留的问题,基本杜绝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
(二)有利于提高政府对财政资金的调控能力和使用效率。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预算内外资金集中在一起,政府和财政部门掌握了所有的财政资金,对预算单位已安排但未拨付的资金仍集中在国库或财政专户中,便于财政性资金的合理调度、统筹安排,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有利于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强化了预算执行过程监督。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实现了指标、资金分离运行的管理模式;支出拨付实施全程监控,财政管理、财务管理信息通畅、透明,有利于加强内部监督,提高办事效率。
(四)有利于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促进廉政建设。通过集中收付和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每项收支的审核,将所有部门和单位的财务账目、资金来源和使用去向,全部纳入依法治理、规范管理的轨道,提高了收入来源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能够较好地杜绝不合理支出和各种违规、违纪支出,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从而促进廉政建设。
(五)有利于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观念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预算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申请使用财政资金的计划性、科学性、规范性得到加强,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单位会计影响
我国现行中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方案。不改变部门预算单位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改变部门、单位财会人员的职责;不改变人民银行国库局的职责。实行单一账户、统一资金结算,实行“零户统管”。但由于核算渠道和方式的变化,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对预算单位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转变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前,只有银行账户有足够的资金存款,才能保证系统各项财务支付和工作计划的顺利实现,各预算单位许多工作都是围绕资金管理来展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所有资金归属国库,单位只有用款指标和计划,不再负责财政性资金的拨付,各项行政性收费只是代国库办理。日常财务管理已不再涉及资金管理,预算单位的财务支出取决于年度预算和用款计划,只有符合年度预算的用款计划,才能办理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这就要求部门预算必须完整、全面、准确,突出了预算的中心地位,强调了预算的约束力,单位财务管理重心由资金管理转向全面预算管理。
(二)财务支付方式的改变
过去单位在使用财政性资金时,都是由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将财政性资金先拨入各预算单位银行存款账户,然后在支出发生时通过银行转账或支付现金的方式将款项支付给收款人。支付都是经过财政-单位-服务或经销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各预算单位主要是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将资金支付给收款人,而无需经过预算单位,减少了支付环节。由过去的资金流,变成现在的信息流,由预算单位单一支付变为财政网络支付,从根本上改变了各预算单位原有的财务支付方式。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前,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缺乏事前和事中监管。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基层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经费使用合法性监督,防止各种贪污挪用等经济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法使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性资金在未发生实际支付前,都以额度的形式存放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在实际发生支出时,财政部门对每项资金支出都实施全过程实时监控,财政监管 “关口”前移。这就从制度和机制上有效地防范各种违法违规问题,保证了财政性资金的安全和支出的合法性,使预算单位的“防错避漏”目标逐渐向合理科学预算转变。
(四)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
国库集中支付后,预算单位财政拨款无实际资金,通过指标、计划和额度进行反映。会计核算中没有“银行存款”科目,增设“授权支付额度”等新科目;年末节余的不是存款,而是“财政应返还额度”。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收费主体也由各预算单位变为财政国库,变成财政代理业务,“应交预算款”“应交财政专户”已失去意义,预算单位对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再纳入核算体系核算。
(五)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更高要求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由于管理方式和支付方式的转变,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由于预算对经费和支出的制约作用,要求预算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不但具备广博的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熟悉宏观经济、财政政策、金融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会计等相关科学,而且对单位将来需求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和预测,为单位预算管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经验,才能在新的财政资金管理体制下,制定出适合各预算单位实际的、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内部控制度。
三、改进的建议
(一)国库集中支付要和其他的财政改革措施相互配套,相互协调,特别是建立科学、规范的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办法,做到国库集中支付与预算管理制度相一致。
(二)加大宣传和培训,提高各单位对国库集中支付的认识,完善配套措施,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和办法。
(三)加大网络信息建设,统一信息平,全面实现数据共享,实行网上申报、支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