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管理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基于价值管理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马 杰
部分国有企业在推行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笔者将全面介绍价值管理的概念,分析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在推行基于机制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具体问题给出相应可行性的对策,为我国国有企业改善业绩评价提供参考,为其他性质的企业改善业绩评价提供借鉴。
一、基于价值管理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重要作用
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是区别于过去基于利润的企业业绩评价的全新评价方法,在其评价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企业当前创造利润的能力,还考虑到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有利于实现企业资产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基于价值管理的业绩评价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国有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处在关键时期。受过去体制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及落后,管理者仅仅将目光集中在短期利润的创造之上,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采用基于机制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可以为企业的业绩评价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有助于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与国际现行会计准则更为接近,但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相对比较落后,不能将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到企业管理过程之中。通过构建基于机制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的帮助国有企业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理念,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
3.有助于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增加,我国的部分行业已经完全对外开放,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同时,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央企在近几年也加快了海外战略的发展速度,在海外的业务量也迅速增加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的国有企业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竞争和合作。企业构建基于价值管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加快企业与国际的接轨。
二、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在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意识到过去业绩考核的不足,认识到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的重要性。但价值管理理念是从国外引入到我国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部分国有企业在使用价值管理理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财务指标所占权重过大
由于受到过去体制的长期制约,我国国有企业当前业绩评价体系还有很多不合理之处,突出表现在财务指标权重过大,虽然引入了一些基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但指标的权重太小,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价值管理状况,企业短期内的盈利状况决定着企业的业绩评价。当前我国最新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暂行办法》仅将财务指标权重设为30%,指标权重太低,不能全面的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企业的价值管理。
2.价值管理与企业战略发展相脱节
为了改变过去以财务指标评价企业业绩的做法,我国将价值管理的理念引入到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之中。这样不仅关注企业在当期内利润的创造,更加注重企业未来价值的实现。而企业的发展战略也是对企业未来整体发展方向的规划,指导着企业未来的价值创造。当前我国部分国有企业的价值管理与战略发展相脱节,没有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引入到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之中,导致企业的发展过于注重眼前利益的创造,忽视了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不利于企业未来价值的创造。
3.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价值管理认识不足
利用利润创造等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业绩,在我国国有企业当中已经存在了几十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适用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之中,部分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已经形成了思维的定式,将企业利润的增长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作为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没有价值管理的意识。同时,推行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会改变过去的一些业绩评价的结果,部分管理者很可能因为评价结果的不满意而有抵触情绪。
4.基于价值管理的评价指标设置不完善
完善的指标设置是强化业绩评价的基础。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基于价值观管理业绩评价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部分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在指标设置过程中仅考虑到企业经济利益紧密相关者的相应指标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将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以及长期社会福利创造等因素考虑到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导致基于企业价值管理的企业业绩评级指标设置不完善,不能有效的引导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不能体现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基于价值管理的业绩评价对策
价值管理能够有效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特殊,价值管理对国有企业尤为重要。要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基于价值管理的业绩评价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着手。
1.合理设置指标权重
合理的设置指标权重是业绩评价的基础。受长期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部分国有企业思想意识依然比较落后,虽然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开始推行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但在评价过程中对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财务指标所占权重太大,使得价值管理只是一种形式主义,不能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体现。我国的国有企业应该在科学考虑财务指标对业绩评价重要程度的基础之上合理的设置非财务指标的权重,保证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过程中能够得以体现,保证企业长期发展利益能够得到体现,防止短期利润决定一切的现象在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过程中再次出现。
2.将价值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效结合
企业基于价值管理的业绩评价是为了实现企业长期的收益最大化,而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对企业发展方向的规划,二者共同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但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价值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互脱节,企业基于价值管理的业绩评价没有将战略目标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之中,而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到企业的价值管理。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国有企业应该将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将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纳入到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之中,利用业绩评价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时,国有企业还需要紧密配合国家政策调整,配合国家对整体宏观经济的调控,促进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
3.提高管理者对价值管理的认识
价值管理是从国外引入到我国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是对国有企业原有管理体制的一种改革和突破。在推行的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观念意识比较落后,不能接受这一全新的管理理念,导致改革困难重重。我国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价值管理理念的宣传和教育,让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能够理解价值管理的含义,认识到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配合企业基于价值管理的业绩评价,将价值管理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实现国有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4.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大部分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都是以企业的财务指标为主,过于注重企业在短期内的引力能力,忽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严重的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不能体现国有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业绩评价体系之中,仅考虑到企业短期内经济利益的创造以及与利益密切相关的利益,很少考虑到整体效益以及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到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考虑到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有效的引导国有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体现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完善对国有企业的价值管理。
四、结束语
价值管理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管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国有企业不仅仅需要完成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更要履行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价值管理仅仅是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改革的一部分,整体国有企业的改革还需要引入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与我国特殊国情相结合,实现国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