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要问题与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重视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现行法规等完善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属国家所有,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近年在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一些部门、单位对本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仍存在下列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受计划经济时期管理模式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不仅给国有资产的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而且使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加大了政府运行成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重视不够。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不能直接投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中去创造经济效益,一些地方政府和单位只重视抓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而忽视了对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思想上的轻视,导致这部分资产在利用和管理上出现漏洞。
(二)账实严重不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账面原值与现值存在很大差距。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实行集中代理核算的地方,由于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的脱节,加之人员素质、责任心以及核算软件的缺陷,有些连固定资产明细账(台账、卡片)也不设,更谈不上固定资产账账、账实、账卡核对,造成固定资产所反映的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此外,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也是造成这一问题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部分单位占有大量与行政管理无直接关系的国有资产,“非转经”后存在诸多问题。如:出租的铺面、经营的宾馆、培训中心、印刷厂、修理厂、内部商店等,这些资产并不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必需的,与行政管理无直接关系。况且,“非转经”后还存在着盲目投资、产权不清、管理混乱、收益分配向个人倾斜等问题。巨额的资产闲置与低效率运行,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和政府运行成本较高。
(四)国有资产占有量差距较大,形成部门之间办公条件苦乐不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主要来源于财政投资,由于投资和占用的无偿性,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无计划或计划性不强,盲目攀比。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在安排支出时,也没有将资金拨付与单位拥有资产挂钩。特别是在安排修缮费和基建支出时,没有人均资产比率,导致部门间办公条件苦乐不均,一部分资产闲置浪费,利用率低,损耗严重。
上述问题的存在给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安全完整带来严重危害,也损失浪费大量公共财政资源,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为此笔者建议:其一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及有关人员应强化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重视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有关的法规制度,严格规范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其二,财政及国资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措施确实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部门、单位固定资产的日常动态管理,从资产的购置使用及处置的各环节都建立严密的监管制度。
其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审计,在财务收支审计中应树立经费收支与资产管理审计并重的科学理念,关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动态管理情况,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