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中国会计文化重构

摘要:要重视会计模范人物的榜样作用,要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会计法治与会计德治并举。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自古以来都是社会各界人士的理想和愿望。孔子提出了“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孟子则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和谐即协调,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运行有序,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的社会。其内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能促进经济发展有利的一面和阻碍经济发展不利的一面。中国文化的传统、现状和未来将决定我国会计模式在文化方面的特征,应对其两方面都要有足够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并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文化,为经济发展和崛起营造适宜的文化土壤。
          大力发展会计物质文化
  会计物质文化作为一种载体文化,是会计文化发达程度的外在表现,也是建立和完善我国会计文化的基础。会计物质文化是一种有形文化,较易被发现并引起重视,因此,相比较而言,会计工作设施建设上成效较好,我国企业已经逐步建立了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工作正朝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电算化会计、网络会计在会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的同时,会计人员自身的技能却没能跟上设施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有较强的会计专业知识又热悉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化会计人才严重短缺,因此,只有通过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以及加大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等方式建设一支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符合信息化要求的会计人员队伍,才能适应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才能建设高质量的会计物质文化。
         强化会计制度文化
  会计制度文化亦即会计规范体系,保障了会计系统乃至整个组织的正常运作,并制约着会计人员的行为。它作为会计物质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的中介,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现有的会计制度仍存在弊端和漏洞,为造假者提供了条件,并且其刚性的制约也使操纵利润成为可能。再完善的制度没有人这个主体的自觉遵守和认同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强化会计制度文化一方面要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借鉴各国先进的会计准则,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合理、有效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并强化
  还有会计伦理观念,二者共同约束会计人员及其工作行为,充分发挥会计制度的法律制约的同时,通过道德伦理来弥补制度刚性的不足,力求做到制度伦理化、道德法律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会计法治与会计德治并举。
         优化会计精神文化
   会计精神文化是会计文化的实质和灵魂所在,而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加强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升会计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是加强会计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同时也是建设会计文化的核心。
   首先,要重视模范(英雄)人物的榜样作用。模范人物是会计个体学习的榜样并得到大多数会计人员的敬重。他们自身优秀的道德品质赢得其他会计人员的敬佩和效仿。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拥有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整个会计文化建设和完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培养这样的模范人物,以模范人物强大的影响和引导力量推动共同道德观的形成。
  其次,要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要履行好职业道德行为,就需要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信仰和职业道德意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遵守,还可以通过日常的工作潜移默化,使会计人员认同和内化所倡导的优秀的会计职业道德,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

作者:《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