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发挥财政职能助推区域经济

摘要:以壮大财源为着力点,做优财政“蛋糕”,以两化互动为立足点,开辟后续财源,以投资融资为切入点,筹措建设资金。

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是率先实现崛起和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南溪打造“全域开放的桥头堡、产业活跃的增长极、创新跨越的示范区”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国梦•南溪篇章”的重要途径。笔者对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通过思想解放和措施创新,努力破解财政发展瓶颈,为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财政保障。
  一、区级财政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区财政持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08年完成8101万元;2009年完成11615万元;2010年完成16310万元,2011年完成25202万元;2012年完成40,703万元,是2008年的4.85倍;人均财力是2008年的3.23倍;公共财政支出15.57亿元,是2008年的2.75倍。财政收支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构建,公共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彰显。
  但随着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政策性减税等因素,加之我区产业结构矛盾突出,资金、土地、环境等要素的制约,我区财政出现了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收支矛盾突出、资金调度困难的不利局面。尤其在刚性支出增长方面,物价高位运行,民生诉求增加,改革成本加剧,极大地推高了财政基本保障基数。
  二、财政存在的困难
  (一)财政总体实力较弱。近年来,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区不断加大对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的投入,9平方公里的集中区、4.76平方公里的新城已初具规模,园区被纳入省政府“1525”工程。在2~3年后,南溪的经济结构、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都会发生质的飞跃。但在当前打基础时期,在企业孵化培养阶段,缺少充满活力的、市场前景广阔的支柱产业,同时由于经济效益低,增长速度慢,使财政收入增长空间狭窄。从财政收入结构分析来看,工业及第三产业比重较小,投资拉动型税收仍然占主体地位。体现在投资拉动上的销售不动产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等占已完成税收收入的72%以上,区域经济结构还未从根本上得到合理调整。
  (二)政策性减税影响明显。近年来,受国家宏观政策因素影响,增值税转型、结构性减税、退税等财政政策以及一次性税源的影响,税收收入增长后劲不足。特别是各级各部门严格厉行节约,对部分第三产业的影响较为明显。
  (三)财政支出压力大,特别是“保民生、促发展”的责任很重。2013年政府要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资金需求缺口较大,财政保障各方面的支出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新农村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安居房建设等各类社会事业发展投入逐年增长。前几年的融资贷款还本付息、BT项目到期还款、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等资金支出压力巨大。
  (四)项目配套资金压力大。上级各部门制定的法定支出和配套支出种类繁多,金额较大,如:涉农方面,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性农业保险、生猪无害化处理等地方配套政策;民生方面,如城乡低保配套资金、农村五保户供养、城乡医疗救助配套资金、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办公经费补助及党员培训经费的提标等;教育方面,营养餐补助、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配套资金等方面,据初步统计,2012年本级配套34908.98万元,占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2.43%。规定支出或者占财政支出的一定比例;或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或定一个标准,或确定一个数额。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部分事业因财受阻,影响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政府机器的正常运转。
  三、积极的应对措施
  (一)以壮大财源为着力点,做优财政“蛋糕”。一是进一步挖潜增收,切实抓好重点项目、重点税源管理,加强对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配套费、各类附加收入等征收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杜绝跑冒滴漏。二是进一步完善房地产税收专业化和一体化管理措施和办法,将营业用房、工业、仓储、停车场等纳入存量房交易评估核价系统,促进税收稳定增长。三是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的引导工作,推动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库的筹备建立工作,同时,认真研究中央和省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财力支撑。
  (二)以两化互动为立足点,开辟后续财源。一是要科学制定城镇建设产业规划,合理安排城镇产业布局,利用挂钩或扶持的办法,把需要扩散的项目、产品布点到试点城镇,采取园区带动、投资拉动、以工兴镇的做法,促进城镇化发展。二是要落实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完善中小企业扶持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促进食品、轻工、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不断集群壮大;落实城镇创业配套政策,积极扶持创业资金需求量小、就业效果强的中小型企业,通过财政奖励、规费减免等政策措施扶持创业。三是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大对市场建设、沿街沿路开发、商业亮点工程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以特色产业支撑促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吸收更多的城区农民从事二、三产业,让劳动力从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多渠道增加城区农民收入,为城区农村城市化提供不竭动力。
  (三)以投资融资为切入点,筹措建设资金。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引导作用,继续采用BOT、BLT、TOT、BT等融资模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二要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通过资产扩股和股份制改造等方式,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加强融资平台管理,建立资产与资源注入机制,不断扩大平台公司资产规模,提高资产质量和运营能力;三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改进贷款管理方式、放宽贷款条件、丰富信贷品种,使其真正成为融资的“主力军”;组建城镇经济发展担保公司,解决城镇化建设中承贷单位选择难、担保难等问题,同时加强与“国开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合作,完善担保的信用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
  (四)以保障民生为结合点,促进社会和谐。一是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健全投入机制,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二是积极支持深化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培训,三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落实好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税收优惠和收费基金减免政策。四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国家增加对“三农”投入为契机,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认真研究摸索农村公共运行维护机制建设,扎实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改善农村生产条件。
  (五)以深化改革为侧重点,精细财政管理。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收支分类办法和预算编制制度。加大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力度,统筹安排政府各类财力资源。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建立科学规范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工作,逐步减少预算单位现金支付范围,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三是加快推进绩效评价工作。树立“大绩效”理念,重点做好政府投资重点工程和重大民生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当年预算调整和以后年度预算编制的参考依据。四是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完善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强化对评审专家、代理机构和协议供货单位的管理和考核,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五是加快投资评审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投资评审流程,完善评审内控制度。六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国有资产动态化管理。七是强化财政资金全程监督和内部监督工作。整合财政监督资源,健全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管机制,强化内部监督检查,完善财政内部控制,规范财政权力运行。
作者:张 毅 单位:宜宾市南溪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