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新模式

摘要:为使农审中心真正做到依群众需求审计,在“审什么”和“怎么审”课题上提出了科学的指导性意见。更好落实农村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多措并举,狠抓落实。

宁海县位于三门湾与象山港之间,陆域面积1843平方公里,全县下辖18个乡镇(街道)、363个行政村,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合作社共计427个,人口61万人(农业人口53万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757元。近年来,宁海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为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我县于2011年专门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县审计局下属事业单位),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职能进行了划转。

一、职能划转初衷

(一)职能划转是强化审计独立性的需要。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原来由县农林局下属事业单位县农经总站牵头、各乡镇(街道)农经站负责。各农经站既负责本辖区村级财务管理和核算,又负责村级财务审计,不但工作任务繁重,而且也难以保障审计的独立性。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作为县审计局下属事业单位,既具有审计独立性,又配备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审计人员,能够客观公正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开展农村审计方面有其特有优势。

(二)职能划转是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政府在农村实施的基本建设项目不断激增,大量财政性资金流向农村,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壮大。2011年,我县针对农村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土地征用拆迁补偿金达4.1亿元,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09亿元;年末村级集体资产总额达33.56亿元,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村社有77个。如何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确保“三资”保值增值、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成为加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职能进行划转,以切实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

(三)职能划转是促进农村稳定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农村群众上访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信访焦点绝大部分集中在国家、集体资产流失、三农资金使用不到位、村干部侵占挪用、农民利益分配不公等方面。因此,适时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职能进行划转,强化农村审计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促进审管有机结合,对创新社会管理、减少社会矛盾的触点、降低燃点显得尤为必要。

二、主要做法

(一)建机构配人员。为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2011年7月,县编委批准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核定编制18名。相关职能部门在解决中心“人、财、物”等关键问题上给予了全力配合。一是在人员调动上给予组织保障;二是在经费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三是在办公用房上给予积极落实。

(二)强指导解难题。为使农审中心真正做到依群众需求审计,县委县政府专门组成调研组进行摸底调研,在“审什么”和“怎么审”课题上提出了科学的指导性意见。一是在解决“审什么”难题上,积极拓展审计内容,在对村级财务收支进行全面审计的基础上,针对村干部报酬发放、招待费使用、债权债务、拆迁征用兑现款发放和工程建设及资产经营和承包等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并把大额物资采购、现金管理、工程管理以及村集体的资源资产等纳入审计范围;同时拓宽审计范围,将村社组织下的老年协会、经济联合体等作为延伸审计范围。为实现农村财务审管有机统一,做到以审促管,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四个相关政策性文件。二是在解决“怎么审”难题上,将全县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经济收入规模和复杂程度划分为三类,并按照不同的方式实施审计。同时,为确保审计证据的确凿无误,农审中心在审查账内账目基础上,对需进一步核查的疑问,进行账外调查核实,若存在调查取证障碍或困难,由县纪委等部门派员予以协助。

(三)抓落实促整改。审而不改,不如不审。为了更好落实农村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中心依照“审而要改、审而要用、审而要究”的原则,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一是推行审计公开促整改。在充分考虑农村社会稳定,并在尊重和听取乡镇(街道)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扩大审计结果公开范围,如通报村民代表、村三委会成员或向上访人员公布,提高村级财务收支情况的透明度,让村民更好地行使监督权,通过群众监督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二是明确工作机制促整改。明确各乡镇(街道)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主任)为配合农村审计工作第一责任人,农经站长和乡镇代理会计为具体联系人员,并将联村干部配合农村审计工作的职责列入年度考核内容,使联村干部有义务督促被审计村社向农审中心限期报送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同时,要求农林、纪检、司法机关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农审中心开展工作,形成合力促整改,提高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三是加大查处力度促整改。要求相关部门对农村审计工作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和线索必须加大查处力度。如6月移送的跃龙街道南门经济合作社出纳叶某涉嫌犯罪问题线索和8月移送的某村前书记童某涉嫌违纪线索,县公安局和县纪委都分别进行了认真严肃查处,增强了农村审计监督的威慑力,起到“审计一村、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作用。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严肃了国家财经纪律。截至2012年9月底,农审中心共安排农村审计项目69个,覆盖全县18个乡镇(街道),已完成审计项目55个。查出违法违纪违规金额1020多万元,收回侵占挪用集体资金70多万元,提出审计建议157条,移交司法机关案件1件,移送县纪委案件1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要求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落实责任,加强跟踪检查,严肃财经法规。农审中心运作近一年来,通过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账内审计与实地勘察相结合、账务审计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审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提高了审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度,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支持。

(二)促进了集体“三资”管理的进一步规范。通过农村审计,在摸清村社财务家底基础上,帮助被审计村社进行债权债务清理,堵塞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漏洞,挖掘了存量“三资”的增值潜力,促进了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另外,农村审计也进一步增强了村干部的财经法纪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使村干部更加重视村级财务管理,促进了村社“三资”管理的不断规范。

(三)促进了农村社会进一步稳定。目前,少数村不规范的财务管理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农审中心通过审计,给被审计村社一个事实清楚、结论正确的审计报告,特别是对上访村的审计,结合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精审细计,对有问题的村干部作出相应的处理,给群众一个明白;对扎扎实实办事却遭到部分群众质疑的村干部,经审计后还干部一个清白,减少了群众对村干部的误会,促进了干群关系的和谐。截至2012年9月底,农审中心已将10个上访村审计完毕,其他30多个上访村的审计计划也正在有条不紊安排之中。从跟踪回访的情况看,已审计完毕村社的上访人员对审计结果基本满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群众上访事件的发生,促进了农村社会的进一步稳定。

作者单位:宁海县审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