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自贡市十一次党代会做出了“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强化政府服务管理职能”的战略部署,体现了新一届市委班子对农村公共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荣县作为全省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项目首批10个试点县之一,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服务、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积极创新,探索出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新模式。
2013年以来,荣县紧紧抓住全省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县机遇,先行先试,加大财政投入,在分层保障、规范程序、完善体系、创新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农村面貌和农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一、三层级保障,着力解决怎样组织的问题
示范试点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触及层次深,协调各方利益统筹推进的难度大、要求高。为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有力,及时构建三个层级组织保障机制。一是实行县委书记领办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领导小组,实行县级考核、领导包片,建立“1个乡镇+1名县级领导干部、1名组工干部、1名财政业务干部”的“1+3”联席制度,切实保障项目高效推进。二是实行乡镇党委“一把手”负总责制。建立“1名乡镇干部+1个村”一对一联系制度和镇党委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推进中的问题,全方位指导项目实施。三是实行村级自治制。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形式,选举产生成立村民议事机构,组织项目实施,推选理财小组、监督小组,监督项目实施。同时,制定《荣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等10个规范性文件,加强项目实施管理。推行周分析、月报告、季总结的工作推进机制,及时归纳总结工作推进中的经验和教训。
二、三渠道筹资,着力解决怎样投入的问题
“小改革、大机制、小资金、大舞台”是示范试点工作的重要目标,资金使用是否规范化、合法化,资金效益是否最大化是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改革的关键所在。为此,出台《荣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示范试点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引导从三个渠道筹集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一是争取专项资金。实行项目争取“线型制”,向县财政局带帽下达资金争取任务,对口向上联系汇报,确保涉及项目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对接、第一时间争取。从2012年开展示范试点工作以来,累计向上争取资金1770万元。二是落实配套资金。按照示范试点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所需配套资金每年纳入财政预算,根据乡镇农业人口、耕地面积、财政状况、绩效考核结果等因素,将配套资金拨付到各乡镇。同时,按项目实施情况,县财政配套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确保项目实施有序推进。三是整合项目资金。坚持“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资金管理理念,注重将小农水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之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各类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截至目前,全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2亿元,投入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有效破解了农村财政投入项目后续管理无资金的瓶颈,解决了村干部为民办事“有心无力”的问题,有效解决了边远乡镇、村组无集体收入的“空壳”问题,有效激发了村组干部主动作为、谋求发展的热情。
三、四范围圈定,着力解决怎样维护的问题
如何有效解决好村内最急需、群众最急盼、受益最直接的突出问题是示范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保基本、广覆盖”的工作思路,在农村公共运行维护体系建设上,圈定以“农村基础设施维护、农业生产服务、农村生活服务、农村社会管理”4大类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涵盖20项运行维护体系、60项运行维护内容,全面覆盖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一是农村基础设施维护类。主要包含村内道路养护、村内水利设施、供水供电供气、村内环境卫生、通讯网络邮政、农村客运6项运行维护体系20项运行维护内容。二是农业生产服务类。主要包含农业科技服务、动植物疾病防控、农产品生产流通、农业资源保护、农村防灾减灾、农村金融服务6项运行维护体系19项运行维护内容。三是农村生活服务类。主要包含广播电视电影、文化卫生计生、体育文娱展览3项运行维护体系8项运行维护内容。四是农村社会管理类。主要包含村级阵地建设、宣传援助服务、农村安全稳定、疾病防控监督、建设规划管理5项运行维护体系13项运行维护内容。圈定四个范围的公共服务内容,有力推进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实施项目2529个,有效解决了行路难、饮水难等突出问题,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干群关系明显改善。1~11月,全县农村信访总量669件,同比减少225件,下降率25%。
四、四程序规范,着力解决怎样作主的问题
民主参与,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是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工作的内在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35186”工作法。一是3个阶段。即事前民定、事中民管、事后民评三个阶段。二是5步骤。即宣传发动、方案拟定、项目实施、资金管理、项目考评五个步骤。三是18个环节。即资金下达、宣传动员、意见征求、汇总评分、建议提出、乡镇初审、方案拟定、村民表决、乡镇审批、队伍确定、合同签订、监督检查、项目验收、报账审核、资金兑付、群众评议、资料归档、绩效考评18个环节。四是6个公开。即资金额度、汇总评分、实施方案、完成情况、使用资金、评议结果。四大规范程序,使项目实施由过去的“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由“替民做主”到“民主决策”,由“规划做到”到“需求做到”,始终坚持“村民议、村民定”,充分体现了村民自治、群众做主的理念,有效地调动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县27个镇(乡)296个村通过民主程序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8500余条,梳理归纳符合实施方案内容的意见建议3400余条。
五、三环节联动,着力解决怎样监管的问题
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是一项全新工作,全国、全省正处于试点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为确保监督到位,荣县建立三环节联动监管机制。一是建立事前民主决策制。建立健全村组议事会、监事会、联席会等民主管理机制和制度,对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进行梳理,通过民主评议打分确定实施项目内容及时限要求,对存在的分歧,通过召开联席会协商解决。二是建立事中跟踪督查制。落实专业技术人员跟踪各村运行维护项目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将项目规划、财务收支情况、办事程序等纳入公开内容,以固定的事务公开栏适时公开,实行常规性工作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专项工作随时公开,并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议。三是建立事后多方监管制。由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媒体,聘请特邀监督员、农村基层监督员,村民大会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民主质量监督小组”共同监督,充分发挥村级群众自治监管组织作用,督促各村做到“三公开”和“三不准”(公开项目资金额度、实施方案、评议结果;不准将专项资金用于村级组织运转费用、平均发放、截留挪用),确保项目资金不被挤占、挪用,使示范试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形成动态长效的监督运行机制。
作者:荣县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