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调查队全面强化六大保障措施 精心打造五大业务体系
摘要:青岛队党组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提高统计生产能力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举措加以推进,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作,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发挥工作合力。
2013年,青岛调查队在国家统计局和山东调查总队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手段,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精心打造“以粮食产量和畜牧业调查为主体的农牧业调查体系,以居民生活调查为主体的住户收支调查体系,以CPI、PPI、房价调查为主体的价格调查体系,以规下工业、服务业、采购经理调查为主体的小微企业调查体系,以文明城市测评、党风廉政建设调查为主体的专项调查体系”等五大业务体系,推动统计调查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一、调整机构,整合资源,为五大业务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近年来,随着国家局对调查队系统业务工作的改革和调整,基层调查队业务和机构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有的处室改革任务艰巨、工作量大,但人员力量配备不足;有的处室业务量不饱满或原有业务取消,造成人员闲置现象严重。长此以往,对业务开展和队伍管理都非常不利。针对这种情况,今年年初,青岛队党组对内设机构进行了适当调整:将工业与投资建筑业调查处和商业服务业调查处合署办公,将统计监测处和专项调查处合署办公,依托机关党委成立了人事教育和党办。整合后的处室职能互补、业务饱满、效率提升,形成了资源有效整合、优势充分发挥、运作科学高效的良好格局,为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健全网络,强化培训,为五大业务体系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青岛队党组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提高统计生产能力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举措加以推进。
(一)建立健全调查网络。农业、规模以下工业、服务业、价格、住户等专业高标准选聘辅助调查员,建立信息库,对辅助调查员实行动态管理,落实好调查员补贴,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基层调查网络。
(二)推进辅助调查员队伍管理规范化。与价格专业辅助调查员签订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实现了调查员管理由粗放化向精细化的转变;为辅助调查员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了调查员在调查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制定出台《辅助调查员管理考核办法》,增强调查员的责任心,确保数据质量;初步建立起后备调查员资料信息库,为保持调查员队伍的稳定性和调查工作的连续性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印发《青岛市农村统计调查联系点管理办法》《青岛市规模以下工业区(市)、乡(办)、企业三级联络点调查联络制度》,建立了60个农村调查工作联系点、20个规模以下工业调查工作联络点,点对点提报信息,压缩管理层级,及时、准确的掌握趋势性、苗头性问题,为分析研究和数据评估提供依据。全年累计与联系点沟通联系300余次,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四)加强业务培训。今年以来,青岛队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形式,全面提高调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全年召开各专业培训会议30余次,累计培训基层调查员2000余人次。邀请有关方面专家作专题讲座;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培训;开展业务轮讲,请区市业务科长介绍做法、经验,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收到良好效果。
(五)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今年以来,队领导亲自带队,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检查组,对各专业基层基础和主要调查数据质量开展督导检查,保证各项调查“数出有据”。全年各专业下基层开展业务指导和督导检查130余次,指导检查单位和调查户600余家。
三、突出特点,加大投入,为五大业务体系建设提供信息技术保障
信息化是统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利用信息技术采集上报数据是统计调查方式变革的趋势和方向。青岛队始终坚持不遗余力地推进信息化建设,为调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一)进一步拓宽网上直报覆盖面。今年,全队9个专业基层报表全部采用网上直报,直报单位2100余家,直报率达到80%以上,部分专业达100%,今年又在专项调查方面试行通过网上平台报送数据。
(二)不断完善CPI电子采价系统。建立CPI短信发布平台,及时提醒和督导调查员的工作,定期将月度数据发送给领导和政府部门;利用LBS基站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对CPI调查工作的监督检查。
(三)稳妥推进住户调查电子记账。结合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新制度,对“住户调查电子记账系统”进行完善升级,目前已有100多户正式启用电子记账。
(四)成功研发二手住宅移动数据采集系统,并进入试运行阶段。联合软件公司成功研发了二手住宅移动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Weblogic三层架构服务,同时移植了CPI手持数据采集系统和住户电子记账系统部分功能架构。目前已研发成功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四、争取支持,理顺渠道,为五大业务体系建设提供业务支持和经费保障
面对重大改革任务,青岛队党组认识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以及充足的经费,是顺利开展调查、提高数据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积极向市领导汇报,与有关区市和部门沟通,争取各方面支持。队主要领导就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专题向市领导汇报,亲自到市财政局沟通协调,多次赴区市督导人员、经费落实情况,与各区市区(市)长、分管副区(市)长沟通、交流,为各区(市)做好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争取地方经费支持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印发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工作的通知》(青政办字〔2013〕78号),明确了工作职责、经费来源、调查要求;并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了全市一体化改革工作会议,为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青岛市财政局关于贯彻青政办字〔2013〕78号文件有关事项的函》,规定了区、市级财政在一体化住户调查中应负担的地方样本经费,对各区市争取调查经费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经青岛市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同意,将抽样调查数据作为全市及各县区粮食产量的唯一法定数据,树立了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的权威性,并积极协调各市(区)为粮食抽样调查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二)明晰责任,理顺渠道。按照“协调统一、明确职责、共享数据、形成合力、改进服务”的原则,明确了调查队和统计局的职责。全市的住户一体化改革工作,由青岛调查队牵头,会同市统计局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组织实施;同时负责对各区、市住户调查的组织指导工作。在区、市设有国家调查队的,由国家调查队负责,未设立国家调查队的,由统计局负责。各级统计局、调查队,要加强沟通与协调,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三)改善基层调查条件。青岛队将业务经费向基层倾斜,努力提高基层调查现代化水平。去年出资30万元为各市配备了丈量和测产工具,今年又出资25万元给各区市配备了测产专用车辆,出资7万元为县、镇、村三级共467名调查员制发了绣有“国家粮食调查”“国家畜禽调查”字样和国家统计局LOGO标志的春、夏两套服装,大大增强了基层调查人员的责任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今年青岛队还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了农业、住户、价格等一线辅助调查员和调查户的补贴标准,充分调动了基层调查员和调查户的积极性。
五、注重宣传,强化执法,为五大业务体系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青岛队党组高度重视统计法制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局、山东总队统计法制工作重点,坚持依法治统、依法行政。采取形式多样、点面结合的方式,大力推进统计普法宣传。精心组织《统计法》颁布30周年系列纪念宣传活动,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12.8”《统计法》颁布日、“统计开放日”等重要节点,联合市统计局在大型广场集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在各专业年报会上进行《统计法》宣讲,突破700人次。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联合市统计局、市监察局印发通知,在全市部署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全年共对30余家单位进行了执法检查,有力的维护了调查工作秩序。
六、部门联动,加强协作,为五大业务体系建设提供机制保障
青岛队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作,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发挥工作合力。在粮食产量调查方面,联合市农委、市统计局,搞好粮食踏地预产和实割实测工作;联合市农技站、气象局等部门,建立全市小麦、玉米苗情监测体系,每月25日定期会商当月粮食作物长势情况,及时提报最新的苗情分析。在畜禽监测调查方面,与市畜牧兽医局联合下发通知,联合召开全市畜禽监测调查工作会议、开展基层基础工作大检查工作。在农产品价格调查方面,与市农委、物价局、水产局等沟通联系,及时获取农情、价格、生产等方面的信息。在住户调查方面,与发改、民政、农业、财政部门和工会组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在价格联动机制方面,与市物价局、民政局联合启动全市“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在住宅销售价格调查方面,加强与市国土资源房管局的沟通协调,成功建立网签数据联网平台。部门联动机制的建立有力推动了各项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强化以上六个方面的保障,青岛队在打造五大业务体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各项调查工作呈现出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山东调查总队刘同星总队长对青岛队粮食产量抽样调查、畜禽监测调查和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工作均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在精心打造五大业务体系、搞准各项统计调查数据的同时,青岛队大力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全年共撰写各类统计分析资料116篇,其中,被市领导批示10篇次;被两办采用43篇次,被总队网站采用63篇次,为国家及地方党政领导决策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支撑。2014年,我们决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强化“两个意识”,全面践行“三个提高”,进一步解放思想,超前谋划,加大力度,真抓实干,以更加前瞻的眼光,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扎实的工作,谱写新时期青岛调查事业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毕明星 单位: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