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开展高端服务业建设成效统计监测
摘要:总体监测思路为:自2013年起,按季度对全市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米工程”产业园区已建成竣工项目的企业入驻情况,及入驻企业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进行动态跟踪监测。
从我市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看,不但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注重“质”的提高。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上层次、出品位、提质量,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整体功能,对于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具有深远意义。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全力推进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米工程”建设(以下简称“工程建设”)。如何动态监测其建设成效,反应其对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我们提早进行了探索、实践。
一、开展“建设成效”统计监测的意义
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米工程”包括金融、总部商务、科技、商贸、物流、软件及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度假及会展设施、人才公寓、社会事业公共设施等,共规划建设50个产业园区(不包括人才公寓和社会事业公共设施),总投资8000亿元,涉及11个行政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出台了土地、资金等政策措施。明确要求统计门加强对“十个千万平米工程”建设的统计监测。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按要求对“工程建设”的投资情况、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动态统计监测。但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成效,巨大的投入是为了有效的产出。尤其是目前“工程建设”的规划时间已经过半,部分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其实际效果如何?有多少竣工项目开始招商?招商效果怎样?有多少企业入住?入住企业是否符合园区建设要求?产生了多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这些都需要统计部门及时跟进监测,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真实、可信的决策依据。所以,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建设成效”统计监测办法,定期开展统计监测显得非常必要。
二、开展“建设成效”统计监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对“建设成效”开展定期统计监测,既无制度可依,也无经验可鉴,必须首先解决具体调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统计边界界定问题。按照规划,“十个千万平方米工程”建设涉及到全市所有行政区域,分布面广,部分园区还分布在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有的还是开放状态。要准确开展专项统计监测,首先需要确定统计区域。为此,我们协调各产业主管部门,以建设规划为基础,对50个聚集园区的区域边界进行了逐一调查、摸底和确认,解决了统计边界问题。
二是入住企业认定问题。由于工程正处于不断建设中,对入住企业需要动态确认,我们采取先确定竣工项目、再清理入住企业的办法,联合各产业主管部门共同按季度确定竣工项目、根据实际确认当期是否有企业入住、年内是否有企业入住等,从而确定已有入住企业的具体项目及产业、行业分类。然后由统计部门对入住企业的基本属性进行调查。
三是基础数据的调查问题。为达到既不增加基层调查工作量又要取得实际成效的目的,我们将入住企业的基本信息进行专业比对,确定限额以上企业和限额以下企业名单,限额以上企业数据通过各专业联网直报取得,限额以下和个体户数据通过服务业调查取得,解决了基础数据来源问题。
通过对以上三个关键问题的突破和解决,我们建立了《青岛市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米工程”建设成效统计监测制度》,并在今年上半年开始实行。
三、统计监测制度的主要内容
总体监测思路为:自2013年起,按季度对全市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米工程”产业园区已建成竣工项目的企业入驻情况,及入驻企业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先期确定44个产业园区为2013年监测对象,以后每年根据建设进展情况逐步增加。
监测范围为全市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米工程”产业园区,按照各产业园区入驻企业的不同特性,将其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别划分为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的单位作为统计调查对象。
“建设成效”统计监测实行分工负责,由青岛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共同组织实施,各区、市统计局、服务业发展局按照要求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竣工项目的确认和信息采集。由各区、市服务业发展局对每年确定的监测园区内所有已竣工的项目进行确认,并按季度采集竣工项目有关信息,于每年3、6、9、12月20日前将竣工项目的名称、详细地址、企业是否入驻等信息报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共同对各区、市服务业发展局所报送的信息进行审核、汇总,并作为确认调查企业的主要依据。
二是调查企业的确认。青岛市统计局根据确认的已竣工项目名称和详细地址等基本信息,利用统计部门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工商部门的登记注册信息,分行业、分规模确定竣工项目中入驻企业的基本情况,经各区、市统计局实地清查核实后,作为调查单位。
三是基础数据调查和总量数据测算。“建设成效”统计监测的企业基础数据来源,主要依托现行专业调查和青岛市服务业统计调查取得。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主要调查报告期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其他行业调查报告期主要财务数据。总量数据测算方式为:对达到相关专业限额标准的企业,通过联网直报基础数据进行叠加汇总;对限额以下的企业采用服务业调查和贸易业调查的不同行业均值分别进行推算;对个体经营户采用经济普查确定的不同行业户均值进行推算。
四、首次开展统计监测
按照统计监测方案,我们对上半年全市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米工程”实际建设成效进行了首次统计监测。
从统计监测情况看,到今年上半年,规划建设的“十个千万平米工程”全部50个产业园区中,有30个产业园区共205个竣工项目具备企业入驻条件,共引进企业1446家,实现营业收入过99.03亿元;创造增加值20.6亿元,拉动上半年全市服务业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实现税收收入2.95亿元、吸纳社会从业人员2.11万人
作者:刘伟 单位:青岛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