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研究
1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各高校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没有特色和优势,势必会影响高校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毕业实习以及到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必须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就业导向与职业导向来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1.1 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是指通过对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不断建设、完善,这一过程可以联合教育理论工作者、教师、用人单位,多方横向交流,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课程设置思路。近年来,通过对招聘单位的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多数用人单位对我们的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不满意,主要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较差,需要的磨合期较长,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较差,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部门的需要。因此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能力状况的会计专业人才是目前经济类院校的当务之急。
1.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配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数,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我国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课时数占到了学生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总学时和总学分的控制下,公共基础课严重挤占专业课的课时,使得专业课课时非常紧张,所以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关键是要合理压缩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合理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课时分配。
2 会计本科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研究
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优化是“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会计学专业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合理划分、有机衔接,给构建学生一个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会计学专业的各门课程该讲什么、如何讲以及怎样将实验和理论合理地结合起来。会计本科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研究主要是保证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体现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最大程度地反映企业实际账务处理的规定和做法,有利于学生“零距离”就业。
2.1 优化会计专业教学内容
目前会计专业课程之间交重复内容较多,如会计学原理与中级财务会计在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及会计报表编制内容上存在重复;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预测、投资决策、财务预算等内容方面重复,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削弱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另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新的会计业务、事项不断出现,新的会计问题也随之产生,所以要不断密切联系实际,不断优化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不应贪大求全,应根据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选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适应工作岗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2.2 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会计是一门融理论与实践性为一体应用性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会计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对部分章节采用案例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奉行“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让学生学会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会计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方针,要求高校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当前形势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没有特色和优势,势必会影响高校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高校会计专业建设必须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未来一段时间应有针对性地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计本科教育应奉行“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建设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的会计专业人才。(2)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问题。高等院校的会计学专业以培养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会计、审计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管理人才为目标。因此不仅要注重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坚实基础理论及宽广的知识面的教学,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安排上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培养、道德素质修养的总体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加强考评和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已受到颇多诟病,但传统教学手段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有它独特的魅力,比如漂亮美观的板书、抑扬顿挫且幽默的语言、流畅的板书绘图,都会深深地吸引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手段,综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高校会计专业应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高度,规划专业与学科发展;紧紧围绕社会对会计职业人才需求的现实,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技能训练等环节进行积极的改革和不懈探索,以提高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竞争择业上具有优势。
参考文献
[1] 易荣华,潘岚.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2] 肖龙阶.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文教资料,2007(30).
[3] 王涛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大学教育科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