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北京倡议搭台 专家热议会计国际趋同

 近日,财政部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新兴市场与转型经济国家会计国际趋同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推动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会计国际趋同的北京倡议》。此次大会令世界瞩目,与会人士纷纷发表了他们的感言。

  搭建平台 交流经验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认为,过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更多地是采用发达国家的会计制度为“蓝本”,没有详细地考虑到转型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新兴市场与转型经济国家将来如何采纳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能通过这种交流,认识和了解到转型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这个平台不仅仅能起到宣传国际会计趋同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互动,反过来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比如已经修订的关联方交易准则,正是包括财政部在内的各方面一直积极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沟通,推动修改现行国际准则,吸收了中国准则的规定,同时降低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披露成本。

  天健华证中洲(北京)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陈箭深表示,经过短短两年的努力,我国建成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在部分企业中实施,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为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起到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中国在会计准则制定和国际趋同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理当与各国同行分享;中国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也需要同他们一道探讨,共同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在此次研讨会上,尤其是中国以及来自印度、巴西、南非、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代表介绍的经验,不仅有助于这些国家自身会计与国际趋同,也有助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充分考虑这些经验,使未来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质量更高,更具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此次研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会议通过的《北京倡议》。通过这个倡议,不仅中国会计准则建设与国际趋同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的普遍认可,更为重要的是,倡议所发出的建立“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会计国际趋同论坛”这一倡议如能得到实施,将建立一个对话框架和一种长效机制,使广大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在国际准则的制定和会计国际趋同中有更多的“话语权”。此外,中国还将通过“亚太合作基金”对其他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在会计国际趋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这充分表达了我国在进一步认真做好自身国际趋同的同时还将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趋同的决心。

  是过程,更是潮流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刘永泽认为,这次大会的成功举办说明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其他国家对我国会计改革的认可。趋同是互同,中国会计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国家将具有借鉴意义。对于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全面实施会计国际趋同起到良好的宣传效应。同时,这次改革也对会计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从去年开始财政部就展开了大规模的培训,这对保证新旧会计准则的转换起到了有力的保障。

  天津财经学院教授盖地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进程,这次会议的效果将会越来越凸显。中国的会计准则趋同是一个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接轨、协调再到趋同,对双方来讲是一个互相认识,互相了解的过程。中国能够主动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使国际会计准则不仅反映发达国家的声音,又照顾到新兴市场与转型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会议通过的《北京倡议》正是代表这一种潮流,新兴市场与转型经济国家今后将更多地参与到国际会计趋同中。

  行业发展的福音

  北京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春认为,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来北京参加这次大会,这本身就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会计改革成功的认可。通过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可以证明,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市场经济发展是同步的,甚至是超前的。从国内事务所发展角度来看,准则的趋同是巨大的福音。过去,会计市场虽然开放了,但我们的报表却不被认同,主要原因就是准则不接轨,注册会计师执业平台不一样,这直接影响了事务所“走出去”。中国会计准则实现趋同后,意味着国内事务所出具的报表在世界范围内也将得到认可,这让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对准则趋同的期盼更大,也为事务所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

  普华永道合伙人金以文表示,希望每年都能举行这样的会议,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不仅仅在中国,其实在很多国家遇到的问题是共同的。比如在一些具体的科目中,怎样操作才能为报表需求者提供最有用的信息,同时还要考虑成本效率。不能只看到国际准则是完美的,一个好的准则应该是可以应用到所有的企业的。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主管袁文辉也认为,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使我们对中国的期望越来越大,有了这样的例会,能够使交流和沟通更加顺畅。对整个行业来讲,实现国际趋同也是一件好事,可以使每个国家站在同一平台上,一起上台阶。当然,这也是一个挑战,还需要持续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