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B公允价值研究近期动态及启示
公允价值已经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广泛应用,但是缺乏全面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已经成为国际财务报告的一大缺陷。IASB尽管为改进公允价值计量作出了许多努力,但是会计实务界对国际财务报告中公允价值应用批评仍较多;IASB认为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与美国保持协调并发挥其应有作用。基于以上考虑,开始对公允价值计量研究和制定单独准则的实质性工作。
IASB直接将FASB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终稿作为征求意见稿。除将附录“对现行准则的修订”进行替换外,FASB准则中的其他措辞均保持不变,IASB计划将所有与FASB存在分歧的事项作为征求意见的主要问题,并重点研究这些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以保证准则的适用性。
经过研讨,IASB在定义、范围、计量原则等一些关键问题上初步达成共识。IASB在定义、公允价值级次、计量单位与主市场和最有利市场、交易价格假定、要价和出价之间的公允价值、交易和运输成本方面采纳FASB的观点,但决定对其中的“第一天的利得和损失”、“将市场中间价或其他常规定价作为权宜之计会降低计量的可比性”、“哪些成本应归结于资产或债务”等继续进行讨论。同时,IASB还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了梳理,由于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影响很大,将导致许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被修改。并且IASB还讨论了公允价值计量运则。
本文作者认为,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策略应具有前瞻性,并认为我国新准则体系中对公允价值的“适度”应用态度是具有超前意识的。同时,作者还分析了制定单独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必要性。
(王卓整理自《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7年2月,作者:于永生)